学习理财博客空间

理财鱼

您现在的位置是:理财鱼 > 理财方法 >

理财方法

《把思考作为习惯》:拼命加班35岁仍被裁员,努力工作的意义究竟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2-04-25 17:04理财方法 评论

理财鱼小提示:《把思考作为习惯》:拼命加班35岁仍被裁员,努力工作的意义究竟在哪里?

 《把思考作为习惯》:拼命加班35岁仍被裁员,努力工作的意义究竟在哪里?

从互联网裁员频上热搜到互联网大佬纷纷隐退,从996打工人福报,到“10105”,多少人以为拼命加班可以换来更大的福报,可是,工作到了35岁仍被裁员,那么,努力工作的意义究竟在哪里?

每个人在职场上打拼,其实都是在追求多个不同的目标,比如赚钱养家、结交朋友、满足好奇心等。虽然具体情况因人而异,但大致都可以按照马斯洛需求金字塔理论分成从低到高的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但是,和一般人的认知不同,这五种需求的实现,并不是严格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层层递进的,而是可以同时追求的。假如你在做一份自己发自内心喜欢且擅长的,还能获得尊重,能让你挣到钱的工作,可以说就是同时满足了这五种需求。

 《把思考作为习惯》:拼命加班35岁仍被裁员,努力工作的意义究竟在哪里?

《把思考作为习惯》

韩焱 著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湛庐文化

当然,想要从事这样的工作并不容易,现实世界总有各种不如意。湛庐创始人、董事长韩焱在新书《把思考作为习惯》中提出,与其抱怨自己没有得到什么,怨天尤人地指责客观环境,不如认真思考一下,你究竟能从当前的工作中收获怎样的意义。

这并不是所谓的自欺欺人或者“精神胜利法”,实际上,你越早在职业生涯中追求自我实现,就越能认清自己的长远目标,在这个过程里收获的意义感、目标感、使命感,能让你在工作中如虎添翼,更好地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01

找到意义感,让自我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把思考作为习惯》:拼命加班35岁仍被裁员,努力工作的意义究竟在哪里?

在职场上追求自我实现,首先要找到自己所做工作的意义感,这不仅能让你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帮你成为更卓越的自己。

三个石匠的故事你一定耳熟能详:第一个石匠说,“我在混口饭吃”;第二个石匠说,“我在做全国最好的石匠活儿”;第三个石匠仰望天空自豪地说,“我正在建造一座大教堂”。

第一个石匠和第二个石匠都有自己的目标,而且第二个石匠的目标还很远大,要做全国最好的石匠活儿。而第三个石匠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溢于言表,他从工作中收获的意义感,让他不仅不会磨洋工,还会勤于磨炼自己的手艺,关注工程的整体质量,主动和他人协作。

因为他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工作的最终目标是对建造大教堂做出贡献。所以,理所当然地,这样的人工作成效更显著,进步速度会更快,也更容易晋升到重要的岗位上,进入职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可以说,最有效的激励,其实就在你的内心当中。

但你很可能会想,很多工作本身可能没有多么深刻的意义,尤其是在那些入门级的工作或者机械性重复的工作中,寻找意义感更是一件难事儿。不过我要说的是,即便是所谓的理想工作,其中的意义感也不是一开始就摆在那里,一目了然的。所以,更重要的并不是寻找理想的工作,而是要学会“认知重塑”,换句话说,就是自己主动为工作赋予更大的意义感。

比如,图书管理员可以把自己的工作看成是有益于人类知识传播的崇高工作,而不仅仅是分类记录、整理上架的机械式劳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图书管理员就是读者的“阅读咨询师”,可以帮助读者更准更快地找到自己需要的知识。简单地讲,这种认知重塑其实就是给你的工作和职责找到新的定位。

无论你做的是什么工作,也无论你已经从业多久,认知重塑都可以随时进行,你要让它成为自己的一种惯常的思维模式。假如你是一位客服人员,每天都有数不清的客户留言需要处理,这让你感到非常烦躁。这个时候,你就可以重新给自己的工作定位,你可以把自己叫作“解忧大师”,工作内容是帮助每位客户消除他们的烦恼和焦虑,同时帮助公司解决客户对产品的意见、抱怨和指责等问题。你的工作做好了,不仅可以让用户心情舒畅,还能提高用户满意度,甚至能对产品的改进提出关键性意见。

这种使命感会影响我们对每一份工作的体验。相同的工作可以有很多不同的体验方式,通过重塑工作的意义,我们也在重塑自己的工作体验。其实,人不怕付出,而是怕付出得不到回报、没有价值,找到意义感就是在帮你找到价值,它能给予你情绪和绩效的双重回馈。

02

树立目标感,打造自组织的高效团队

 《把思考作为习惯》:拼命加班35岁仍被裁员,努力工作的意义究竟在哪里?

在职场上追求自我实现,除了能帮你更快地进步,还能让你拥有一种意识,那就是懂得为身边的伙伴赋能,为大家树立目标感,进而帮助你更好地攀登职业发展的阶梯。因为大多数人的职业生涯都会从做具体工作逐步过渡到担负一定比例的管理责任,可以说,成为管理者是每个职场人都要面对的一次蜕变。然而在今天,管理者面临着更复杂的局面,管理早就超越了传统的计划、监督、考核的模式。

应对这一挑战,树立目标感是必不可少的。早在 1954 年的时候,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就提出了目标管理的概念。这是一种能让企业全体成员的努力都凝聚到组织目标上的管理方式。当组织成员能发自内心地认同组织赋予的工作目标和价值的时候,他们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也会显著提高,而团队成员也能在工作过程中感受到自我实现的价值感,凝聚为一个自组织的高效团队。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盟军的一家生产轰炸机零件的工厂面临一个难题,那就是工人们生产的零件经常会出现各种质量问题,给飞机的最后组装环节带来很多麻烦,生产出的飞机也更容易发生故障。你觉得以下方法中哪种能更好地解决这个难题呢?

给表现好的工人更多的奖金;

强化零件质检流程;

让工人了解自己生产的零件是装在哪里、发挥什么作用的。

实际上,工厂的管理者想了一个办法,他们找来一架完整的轰炸机摆在工厂里,让工人们能亲眼看到自己生产的零件是装在哪里、发挥什么作用的,他们还请来了机组成员,请他们讲述自己的飞行故事,帮助工人了解这些零件是如何保护飞行员的生命安全的。

共3页: 上一页下一页

>相关《 《把思考作为习惯》:拼命加班35岁仍被裁员,努力工作的意义究竟在哪里?》内容:


1、 465亿美元!为何马斯克拼命想买下推特?外媒曝光真实目的……

理财鱼小提示:465亿美元!为何马斯克拼命想买下推特?外媒曝光真实目的…… 王爷说财经讯:对于全球社交媒体公司——推特(Twitter),全球首富马斯克(Elon Musk)似乎是志在必得? 4月初,马斯克从推特(Twitter)爱用者,摇身一变为最大股东【详情见《28.9亿...【继续阅读】


2、 浦东一防疫人员连续加班96小时死亡?亲历者家属:看图说话的造谣可以停止了!

东方网·纵相新闻 陈丽娜 这两天,网上传出一则消息称“浦东三林一名防疫安保人员连续加班96小时后最终由于心肌梗塞死亡”,并附上了现场一名保安正在给穿隔离服的人做心肺复苏的视频。 今天,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联系到视频中保安的儿子周先生。他告诉记...【继续阅读】


3、 评论丨集中整治超时加班,让“体面工作幸福生活”成为新文化

理财鱼小提示:评论丨集中整治超时加班,让“体面工作幸福生活”成为新文化 “体面工作、幸福生活”,不仅是从业者的追求,也理应成为企业价值观。 近年来,加班现象在某些行业普遍制度化和严重超时化,让打工人不堪重负,由高强度加班引发的猝死悲剧不时发生,...【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