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理财博客空间

理财鱼

您现在的位置是:理财鱼 > 银行理财 >

银行理财

碳金融,谁执牛耳?

发布时间:2022-02-02 12:08银行理财 评论

银行与实体经济如鱼和水的关系,两者共生共荣。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银行要大力解决实体经济的薄弱环节,如小微企业。同时要围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为此,老虎财经推出《服务实体的样本们》专题。

本篇是《服务实体的样本们》之一:碳金融,谁执牛耳?

碳金融,谁执牛耳?


2022年,银行加快碳金融领域的布局。

1月13日,河南省城商行首笔碳排放权配额质押贷款正式落地。郑州银行为河南省首批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管理的重点排放单位——河南省武陟县广源纸业有限公司,发放碳排放权质押贷款1800万元。

就在前不久,光大银行落地首笔碳排放权质押贷款,光大银行杭州分行以29万吨碳排放配额为质押向湖州嘉骏热电有限公司发放碳排放权质押贷款800万元。

自2021年12月到2022年1月中旬期间,就有包括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及地方城商银行等十多家银行宣布落地首笔碳排放权质押贷款。

而银行频频布局的碳排放权质押贷款又是什么?据资料显示,碳排放权抵押贷款是指以碳排放权配额为抵押,由银行业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发放的、在约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贷款。

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碳排放权抵押贷款是目前国内碳金融领域的众多产品之一。多家银行纷纷落地碳排放权抵押贷款也标志着碳金融市场已驶入快车道。

而碳金融又是绿色金融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逐渐成为银行的必争之地。

“双碳”下的万亿绿色金融

自2020年9月以来,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确立后,各行各业都迎来显著的变化,银行也没有例外,各家银行逐渐将绿色金融作为转型的方向之一。

碳金融,谁执牛耳?


目前绿色金融包含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以及碳金融等。

其中绿色信贷是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主力军。据数据显示,截至2021 年三季度末,全部金融机构绿色贷款余额达14.8万亿元,同比增长27.9%;21家主要银行机构绿色信贷余额达14.08 万亿,占绿色贷款总额的95.26%。

而上市银行中,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的绿色信贷规模遥遥领先,工商银行在去年上半年的绿色信贷余额更是突破2万亿元,农业银行则达到1.76万亿元,中国农业银行则为1.57万亿元。除上述三家国有行外,兴业银行无论是在规模还是增速上均领跑股份行,去年上半年绿色信贷余额达4127亿元,同比增长29.19%。

除了绿色信贷,绿色债券也是银行的主要发力点之一。据wind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共发行755只共计8027.6亿元的绿色债券,较2020年同期474只5488.1亿元的市场规模增长46.3%。

进入2021年末,银行依旧加码绿色债券的布局,仅超一个月时间,就有6家商业银行发行绿色金融债券,据Wind数据显示,2021年12月1日至2022年1月19日,这6家银行合计发行规模为434亿元,较上年同期的57亿元增长约660%。

而在绿色金融的第二大载体绿色债券中,兴业银行发行规模“一马当先”。早在2016年1月,兴业银行就发行首批绿色金融债券,揭开境内绿色债券市场发展的序幕。据中泰证券测算,截至2021年9月末,兴业银行存量绿色债券余额为1000亿元。

除绿色信贷与绿色债券外,碳金融也逐渐成为绿色金融领域不可缺少的一环。

今年以来,多家银行积极布局碳金融领域,多个首单“碳中和”债券、碳结构性存款等碳金融产品纷纷落地,目前碳金融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碳排放配额、碳远期等交易类工具,以及碳债券、碳资产质押/抵押等融资类工具。

在碳金融市场的加持下,绿色金融的发展将进入全新阶段。

银行“玩家”抢滩碳金融

早在2011年起,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湖北、广东、深圳和福建等八省市先后启动试点碳交易市场,为碳交易市场的应运而生提供基础。

历时10年时间,2021年7月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交易,截至2021年9月末,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为1764.9万吨,累计成交额为8亿元。

中国碳论坛及ICF国际咨询公司共同发布的《2020中国碳价调查》曾表示,2025年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内碳价预计将稳定上升至71元/吨,全国碳排放权配额交易市场市值总规模将达到2840亿元。这意味着碳排放交易市场将带来千亿级规模。

而未来千亿级的碳排放交易市场究竟是什么?碳交易市场是指将碳排放的权利作为一种资产标的,来进行公开交易的市场。

可以说,碳排放交易是碳金融产品创新的起点。以此为基础,银行逐渐衍生出碳中和债、碳结构性存款、碳排放权抵押贷款等碳金融产品。

2021年以来,银行加码碳金融市场按下加速键,年初,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兴业银行、农业银行、中信银行6家银行便承销市场首批碳中和债,首批发行人则包括南方电网、三峡集团、华能国际、国家电投集团、四川机场集团、雅砻江水电6家企业,募投领域均为低碳减排方向。

首批碳中和债的发行正式打响银行间的争夺战,各家银行纷纷抢滩布局。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8日,以“碳中和”为主题的债券有110只,发行金额超过1207亿元。其中,由银行机构作为主承销商的债券就有35只,发行金额超过520亿元,占总发行金额的比例为43.08%。

紧随其后便是同年5月,兴业银行与上海清算所合作,面向企业客户成功发行国内首笔挂钩“碳中和”债券指数的结构性存款。

碳排放权抵押贷款也是碳金融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前有建行、兴业银行,后有郑州银行、光大银行落地碳排放权。

以建行为例,建行不仅在2020年8月就率先推出“碳排放权质押融资”产品。国际市场也未放过,时隔1年,今年8月建设银行再有新动作,建行广东省分行与新加坡金鹰集团在广州签署《碳金融战略合作协议》及《碳排放权质押贷款合同》。金鹰集团以20万吨碳配额作为质押,建设银行为其提供1000万元的贷款支持,这也是建设银行系统内首笔与外资企业开展的碳排放权质押贷款业务。

碳金融领域,谁执牛耳?

随着低碳经济的逐步完胜,碳金融逐渐成为银行的必争之地,谁能在这场充满硝烟的战争中脱颖而出值得期待。

以兴业银行为例,兴业银行早在2007年就涉足碳金融,2011年在国内市场落地首笔国际碳资产质押授信业务,福州市闽侯县兴源水力发电有限公司正式从兴业银行获得碳资产质押贷款。

五年后,兴业银行与春秋航空以及上海置信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置信碳资产”)签署的国内首单碳配额卖出回购业务正式落地。

共2页: 上一页下一页

>相关《碳金融,谁执牛耳?》内容:


1、 全国各省份平均工资排行榜:西藏超过天津福建,上海金融业全国第一

理财鱼小提示:全国各省份平均工资排行榜:西藏超过天津福建,上海金融业全国第一 【数字之最】过年期间家长里短,难免会提到收入这个社会生活必不可缺的话题。证券时报·数据宝趁壬寅虎年之际,推出《全国各省份平均工资排行榜》,数据显示,北京稳居全国第一,...【继续阅读】


2、 全国各省份平均工资排行榜:西藏超过天津福建,上海金融业全国第一,广东采矿业竟如此赚钱,快来看看你被

理财鱼小提示:全国各省份平均工资排行榜:西藏超过天津福建,上海金融业全国第一,广东采矿业竟如此赚钱,快来看看你被平均了吗? 数据是个宝 数据宝 炒股少烦恼 虎年 数不尽的好运 【数字之最】过年期间家长里短,难免会提到收入这个社会生活必不可缺的话题。...【继续阅读】


3、 新春走基层 | 过年不停工,西部金融创新中心春节施工忙

理财鱼小提示:新春走基层 | 过年不停工,西部金融创新中心春节施工忙 走在成都东部新区公园大街核心区域,一抹“亮橙”格外显眼,这是东部新区地标之一的西部金融创新中心一期,而在一期项目背后,塔吊林立,机械穿梭,人头攒动,这是正在建设的西部金融创新中...【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