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理财博客空间

理财鱼

您现在的位置是:理财鱼 > 银行理财 >

银行理财

抗疫的“代价”与“对价”

发布时间:2022-03-13 18:40银行理财 评论

理财鱼小提示:抗疫的“代价”与“对价”

疫情方面,孙副总理开会做出了明确指示,继续动态清零不动摇,同时要把最近的局部疫情快速处置下去,这是官方非常明确的态度。我们也可以看到,失职缺位的地方领导被就地免职,所以不用怀疑动态清零短期是否会有所改变。

从外部数据来看,疫情并不会因为躺平,全感染一次就消失,刚刚看到苏格兰的数据,还在持续高发。只是已然躺平了,只能当这事不存在,接受概率性的死亡风险而已。

香港和咱们各方面都比较一致,香港消极抗疫带来的死亡率确实不低。前几天看过一个可视化分析,传播率和死亡率最高的,都是在高密度的低收入区域。简而言之,先死穷人老人。

香港的医疗条件还是很好的,医疗过度私有化在抗疫过程是减分。港府作为力度不如内地,但公务员素质和市民素质(有病自己扛)还是可以的。从整体抗疫水平来看,香港不会低于一个二三线城市。我们也可以用香港作为样本,来推演贸然放开的结局。一线城市有足够的床位数和医护,死亡率会低一些,二三线次之。三四线及广大农村,死亡率会快速上升。

柳叶刀这几天也有文章推算“超额死亡”,按柳叶刀的算法,实际造成的死亡人口,是官方统计口径的三倍左右。这个其实也很好理解,以往按照人口结构,一年死多少人。然后新冠来了,一年死多少。多出来的,便是新冠带走的,不管你官方怎么统计,事实是多死了那么多。

除了刚性的超额死亡,还有便是后遗症的研究。3.10英国研究机构出了报告,这个报告是用医学影像学证据支持的,所以老百姓也能看懂。结论很直接,新冠患者有一定概率脑部出现至少是局部萎缩。至于这个萎缩是否可逆,以及现在的流行版本也会造成这种影响,这个研究还没有进一步的样本和数据。毕竟病毒变化太快,等你有间隔时间足够的患者样本时,病毒又是另一个版本了。但至少这个研究说明了,新冠会造成比流感更为深远的后遗症影响。

逝去的生命和幸存患者的健康,是全人类付出的“代价”,用代价这个词汇,是因为代价一旦付出,便不可逆。

我们是全球唯一幸存的,还能通过疾控手段保证不付出巨大“代价”的国家。但从经济层面上来看,随着病毒R0变高,管控造成的经济影响越来越大。第一年冲击的是武汉,第二年反复虐哈尔滨,然后是郑州和西安。而今年冲击的直接是深圳和上海。

从租售比和开年后的租金环比角度来看,1000万毕业生还没有走出校门,就业压力就已经来了。政府能做的一直在做,工商口的朋友说,早就开始关注,申请注销的小微,都会看有没有纾困的可能。小微贷款也一直在放,放到今年,实际上能放的都已经放过了。所以今年信贷的重点也调整到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毕竟大中型制造业企业,能拉动上下游大量的就业。灵活就业部分,大家也能看到政策的各种倾斜。但即使这样,整个经济的景气度还是提不上来。

或许真的躺平,经济也一样好不到哪去,你去看欧洲的经济数据,依旧是通胀高企,经济展望低迷,唯一能看到的积极变化,是失业率降低。

经济发展和生活便利度,是积极抗疫要付出的“对价”,用对价这个词,是因为对价不是永久伤害,是可修复的。

实际上我们现在在讨论抗疫政策的两面性,是在“对价”和“代价”之间权衡利弊。

我也发现了一个现象,往往是生活条件好,比如说能居住在卫生条件好,密度低的,床位数高的人,会主张全社会付出“代价”以换取低对价。而生活在医疗保障不高之处的人,会主张继续严控。

更为通俗一点说,富人本身就风偏高医疗保障好,希望早点结束这个事,多获取生活便利度和经济利益,毕竟他们有自我保障的能力。而生活质量本来就不高的人,则希望可以获得更多的社会安全保障,毕竟,放开了他也不会多几个钱,反而可能丢了命。

这点没啥好杠的,大家都是做股票的,有钱的可以用资金优势引导盘面,走独立趋势赚钱。没钱的更依赖大盘走得好能跟着混点平均收益。

所以,基于基本盘的考量,在经济增速还可以稳步做到5以上时,抗疫政策是可以继续持续的。这种持续的目的,是争取时间。争取时间研究更强版本的疫苗、特效药,以及形成更好的临床诊疗经验。 至少我们先看完香港的整个变化过程,会心里更有底。

这里也提醒不要杠疫苗有没有用,现在已经没有有用的疫苗。但即使灭活疫苗也依旧有“没吃过猪肉,先看猪跑”的作用,数据也显示防重症有效。香港死的多是没打疫苗的。

作为一个不得不从投资角度看待新冠的普通人,我更关心这个事情会带来的长远影响。

固然抗疫是施政的成功,但是否将来所有社会事务,都会照着抗疫来?如果所有事情都指望政府,那么将来财政所要背的负担会越来越重。复盘以往几十年,政府的财政上杠杆,在关键时候都是起托底作用的。但如果将来事事指望政府,政府职能越做越大,从整个国民经济上看,财政积极空间就会长趋势下降,这从国民经济的长期动力来看,不是好事。

此外,如果到了一定时间节点,要逐步放开时,我们内部是否会出现认知不同、视角不同、利益站位不同而导致的舆论分歧乃至社会阶层分歧?这个问题也需要提前思考。

假如有一天真的放开了,不得不面对“代价”的问题。那么我们至少不能去否定那么多人为之付出的努力,不能去否定全国上下凝聚一心抗疫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而且,我们也必须接受,在那一时刻来临时,有自我保障能力的人群,得到的社会资源少一些,以保证有更多的资源去覆盖那些没有自我保障能力的人,实现全社会的最少“代价”。

至于目前,戴好口罩上好班配合流调是最佳的选择。国家大,人口多,各个阶层的诉求也不一致,全社会要凝聚力量,求同存异才行,每一步都要特别谨慎。总之希望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能找到一条出路,少付出“对价”,尽量不付出“代价”。

>相关《 抗疫的“代价”与“对价”》内容:


1、 京东物流拟收购德邦物流66.5%股份 总对价89.76亿

观点网讯: 3月13日,京东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宣布,买方(京东物流的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就收购目标股份(合共约占德邦控股99.99%的股本权益)订立协议,总对价为89.76亿元。 其中,创始卖方协议由买方与创始卖方(崔维星及其配偶薛女士)订立。据此,买方有...【继续阅读】


2、 武汉大学校园封控管理 推迟抗疫医护赏樱专场

中新社武汉3月13日电 据武汉大学13日发布的2022年樱花开放期间校园管理通告,今年樱花开放期间,该校继续实行严格封控管理,不对社会公众开放,并推迟抗疫医护赏樱专...【继续阅读】


3、 赛迪顾问(02176):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将以0代价向赛迪集团公司转让约3.93亿股内资股

智通财经APP讯,赛迪顾问(02176)公布,财政部于2022年2月就建议重组出具批准,研究中心(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将以0代价向赛迪集团公司转让约3.93亿股内资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56.09%)。 于建议重组完成后,研究中心将不再持有任何股份,而赛迪集团公司将直接...【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