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理财博客空间

理财鱼

您现在的位置是:理财鱼 > 银行理财 >

银行理财

海天434亿为千禾做嫁衣

发布时间:2022-10-12 11:10银行理财 评论

海天434亿为千禾做嫁衣


因“零添加”走红的千禾味业,却是做食品添加剂起家的,它曾是国内最大的焦糖色素生产商,一度过着左手生产销售添加剂,右手主卖“零添加”产品的日子。

作者 |张向阳

编辑 |刘肖迎

海天味业连发三则声明也没能稳住公司的股价,近两个交易日,海天味业总市值蒸发434亿元,还送给竞争对手两连涨。

10月10日,海天味业跌9.35%,而“小弟”千禾味业涨停。11日,海天味业继续下跌2.17%,千禾味业上涨1.81%。

在人们的讨论中,认为“海克斯科技”的对立面是“零添加”,“零添加”意味着更健康。作为酱油行业的后起之秀,千禾味业主打的正是“零添加”,其“零添加”产品在东方甄选还露过面。于是,很多人将目光投向了千禾味业。

到底什么是“零添加”?

其实,所谓的“零添加”概念,主要是企业行为,多少带着点营销色彩,调味品行业并没有相应标准与规范。虽然各大酱油品牌几乎都有“零添加”产品,但每个品牌对“零添加”的定义不尽相同。

事实上,千禾味业也有非“零添加”的产品。千禾味业称,“零添加”调味品收入占公司调味品营收的50%以上。

01、一对四川兄弟,做添加剂起家

千禾味业位于四川眉山。有意思的是,主打“零添加”的千禾味业,却是做食品添加剂起家的。

1996年,伍学明、伍超群兄弟俩共同创建了千禾味业的前身恒泰实业,利用西南独特的地理环境做焦糖色生意。

焦糖色是一种食品添加剂,由白砂糖、葡萄糖等在高温下进行焦糖化反应或美拉德反应至其褐变而形成的物质(色素)。这种着色剂广泛用于酱油、醋、料酒、蚝油、糖果、黄酒、碳酸饮料等食品。

千禾味业曾是国内最大的焦糖色生产商,海天、李锦记、美味鲜都曾与千禾味业有过合作,甚至位列千禾味业焦糖色业务的前五大客户之中。

2001年,这兄弟俩开始涉足下游调味品行业。2007年,他们提出“零添加”酱油的概念,并于次年推出相应产品。

跟海天、李锦记、中炬高新、加加等比起来,千禾味业在酱油市场只能算晚辈。

海天434亿为千禾做嫁衣


海天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清代中叶的佛山古酱园,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20世纪九十年代,在庞康的带领下,海天就引进了国外先进的生产线,同时,打造规模化生产基地,不断扩产,广告也登上了央视黄金时段。

那时候,国内酱油市场还在散装售卖,价格低廉,尚未有像样的品牌形成。

在伍氏兄弟推出“零添加”酱油的时候,海天的销售额已向50亿元迈去。

李锦记也是个百年企业。蚝油就是由李锦记的创始人所发明,李锦记以此起家,并在调味品领域广泛布局,早早就进入了酱油行业。

中炬高新原是一家园区开发及产业投资型公司。1999年,其收购了生产经营酱料及调味品的中山市美味鲜食品总厂。当时,该厂效益很好。收购前一年,即1998年,其就实现销售收入1.28亿元,利润有1233万元。

随着公司业绩越来越依赖美味鲜公司,2012年,中炬高新调整经营思路,确立了以美味鲜、厨邦为重点的发展方向。

作为A股“酱油第一股”的加加食品,诞生于1996年,创始人是语文老师出身的杨振。2002年,他将加加食品积攒的利润全部押上,以4800万元夺得了央视黄金时段广告两个月的“标王”。

孤注一掷式的营销,让加加食品的市占率一度超过李锦记,位居酱油行业第三,仅次于海天味业和美味鲜。

眼看着海天、李锦记、中炬高新、加加等品牌已强势崛起,并逐渐走向全国市场。初出茅庐的千禾味业,选择避其锋芒,率先提出“零添加”酱油,定位中高端,形成差异化竞争之势。

2015年,酱油业务的销售收入超过了焦糖色业务,千禾味业的核心业务完成了更替。2016年3月,千禾味业在上交所上市。当年营收为7.71亿元。

自千禾味业进入调味品行业以来,就一直过着左手生产销售添加剂,右手主卖“零添加”产品的日子。

近几年,以海天为代表的竞争对手不想再给千禾味业贡献收入了,开始自己生产焦糖色,这直接导致千禾味业焦糖色业务收入持续下滑。

海天434亿为千禾做嫁衣


2013年,千禾味业的焦糖色业务收入3.20亿元,到2019年只有1.67亿元。从2020年开始,千禾味业不再在主营业务分产品情况中披露焦糖色的收入。

千禾味业还带有明显的家族属性。

伍学明是伍超群的哥哥,伍学明出生于1953年,伍超群出生于1969年。伍学明年纪渐长,逐渐淡出了公司,随之,他的儿子伍建勇进入公司。

截至2022年上半年末,千禾味业的前十名股东中,伍超群为第一大股东,持股37.09%,为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总裁;伍建勇为第二大股东,持股9.83%;伍学明为第五大股东。曾经,伍超群的姐夫潘华军也在十大股东之列。

02、海天“受伤”,千禾的机会来了?

随着消费的升级,凭借“零添加”的概念,辅以赞助电视节目等各种形式的营销,千禾味业业绩增长很快。

2022年上半年,千禾味业实现营收10.15亿元,同比增长14.56%,归母净利润为1.19亿元,同比增长80.56%;而海天味业营收为135.32亿元,同比增长9.73%,归母净利润为33.93亿元,同比仅增长1.21%。

从规模来看,大哥还是大哥,二者不在一个量级。但从成长性上来看,千禾味业远超海天味业。

海天434亿为千禾做嫁衣


海天味业就像个老人,历经沧桑,成熟稳重,社会名望高,而千禾味业更像个年轻莽撞的小伙子,有自己的主打特点,冲劲足。

2022年,海天味业的经营目标为,全年实现营业收入较2021年增长12%,实现净利润较2021年增长12%。从上半年及此次“双标”风波来看,实现难度较大。

针对网友“双标”的质疑,海天味业虽然连发三则声明,但信任的裂痕已然产生。

海天这一次面对危机的公关,对品牌造成的负面影响,注定会失去一些消费者。那么,千禾味业的机会来了吗?

对快消品来说,渠道极其重要。

截至2022年上半年末,海天味业全国经销商数量达7147个,其产品遍布全国各大连锁超市、各级批发农贸市场、城乡便利店、零售店。而千禾味业的经销商数量仅为1903个。

从四川起家的千禾味业,2013年开始迈出西南地区,2015年正式启动全国化战略。到2018年,西南地区的营收占比为53.44%。

这说明,千禾味业仍然依赖于大本营市场。

从2019年开始,千禾味业改变了按地区统计方式,原来按照西南地区、华东地区、华南地区等七大区域市场的方式,变成了西部地区、南部地区、中部地区等五个区域市场的方式。

全国化很是艰难。2022年上半年,西部区域的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超52%。同时,位于广东佛山的海天牢牢占据着南方市场,千禾始终攻不进去。

同期,海天味业在南部区域收入24.54亿元,同比增长近16%;而千禾味业在广阔的南部市场的收入仅0.56亿元,增长约1%,营收占比还不到6%。

作为“超级巨头”,这次风波难以撼动海天味业在调味品行业的地位。

再者,千禾味业也有非“零添加”的产品。其称,目前零添加调味品收入占公司调味品营收的50%以上。而且,“零添加”也非千禾味业独有。

近些年,酱油行业的各大品牌几乎都推出了“零添加”产品。目前,市场上“零添加”酱油产品很多,但主要是企业行为,行业并没有相应标准与规范。这也导致每个品牌对“零添加”有不同的定义。

在官网,千禾味业写着,千禾零添加酱油在生产酿制过程中,0%添加味精(谷氨酸钠),0%添加着色剂焦糖色,0%添加防腐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0%添加增味剂呈味核苷酸二钠,0%添加甜味剂三氯蔗糖、安赛蜜。

共2页: 上一页下一页

>相关《海天434亿为千禾做嫁衣》内容:


1、 太突然!刚刚,两只半导体股直线拉涨停,更有暴涨15%!鸡产业链又爆发,海天味业走低,腾讯跌破250港元

大家好,一起来关注上午大A股的最新动态。 10月12日上午,市场主要指数开盘微跌,上证指数低开0.1%,创业板指微跌0.05%。此后,上证指数持续走低,跌破昨日低点,创4月28日以来新低,跌幅扩大至1%。 新能源赛道持续回血,光伏、风电表现活跃;社融数据超预...【继续阅读】


2、 蕉下更新招股书;元气森林外星人电解质水销量破10亿 ;海天回应“双标”风波;巨子生物通过港交所聆讯|消

新消费要闻 营收、净利润实现双增长,蕉下蓄力冲刺城市户外第一股 10月10日,国内优质城市户外品牌蕉下向港交所更新招股书。据招股书显示,2022年上半年,蕉下实现总营收22.1亿元人民币,同比2021年上半年12.19亿元增长81.3%。净利润为4.9亿元,整体业绩实...【继续阅读】


3、 天猫前总裁跳槽李锦记卖“酱油” 海天味业又一危机来了

靖捷身上的电商基因更为浓厚,此次聘任被业界看做是李锦记的进击,补足营销短板。 《科创板日报》10月11日讯(记者 黄心怡) “酱油”市场近日不宁静,一家是位于广东佛山的A股调味品龙头海天味业,突陷添加剂“双标”风波;另一家是总部位于香港靠蚝油起...【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