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理财博客空间

理财鱼

您现在的位置是:理财鱼 > 保险知识 >

保险知识

叮咚买菜连环风波背后:不到三年亏损超百亿,生鲜电商下一站在哪里(2)

发布时间:2022-01-23 12:23保险知识 评论

庄帅指出,叮咚买菜、每日优鲜和美团买菜均是前置仓自营模式。前置仓一般是租赁社区底商或小型仓库(200~500平方米),密集构建在社区周边(一般为3公里内),将生鲜、快消品直接存储其中,然后由骑手负责最后一公里配送到消费者家中。

前置仓的故事在生鲜电商领域曾经是令人拍案叫绝的创新突破——它用小店的低成本模型,做出大门店的品类广度和服务深度,将大店的规模化和小店的便利性相结合。

可以说,前置仓模式就是为了满足中高线城市消费者对便利(快)、健康(好)的生鲜食杂需求而诞生的,即能更加及时地发货,也能提高配送速度、降低配送成本。

叮咚买菜也一度为自己遍布一二线城市近千家前置仓而自豪。据传,叮咚买菜分布的各个社区,客户哪怕下单只买一根葱,叮咚买菜也不会拒绝。

但前置仓的故事也不是万能的。庄帅指出,自营的前置仓模式有两个方面被质疑:一是品类无法扩张,二是单仓成本高。

“如果要和社区团购、平台模式进行价格竞争,将导致更大规模的亏损。这两个方面的质疑最终将导致无法实现‘规模化盈利’。”庄帅分析道。

但实际上,叮咚买菜、每日优鲜等前置仓生鲜巨头都已经规模化发展,并成功上市。对此,庄帅指出,前置仓的典型用户为:厨房使用频次高的人、对食物有高要求的消费者以及白领职业人士。简单点说就是前置仓模式是一个可以吸引年轻用户的模式。

叮咚买菜、每日优鲜招股书显示,2021Q1叮咚买菜月消费用户达到690万,每日优鲜2021Q1-TTM(最近12个月)消费用户达到790万,截至2021Q1累计交易用户达3100万。

根据以上数据和用户画像,可以简单地测算出前置仓模式的潜在用户规模:假设生鲜电商主要覆盖一二线城市25-45岁用户,其他年龄群体用户占比20%,则潜在用户规模在7500万左右。

“也就是说,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在用户规模的增长上还有巨大的空间。”庄帅总结道。

不到3年亏损超百亿

“从叮咚买菜当前随着成交额而不断扩大的亏损来看,这种亏损恐怕不是可以有所期待的战略性亏损,而是其盈利模式存在硬伤而需要调整。”

2021年6月9日,两大生鲜电商巨头每日优鲜、叮咚买菜同步赴美递交招股书,将互联网新兴模式下的生鲜配送服务的数据公之于众。

彼时,每日优鲜(MF.US)抢先在纳斯达克上市,拿下“生鲜电商第一股”的称号。但开盘后,每日优鲜却遭遇“断崖式”破发,暴跌18.38%,盘中一度跌37.54%。几日后,叮咚买菜(DDL.US)登陆纽交所,且在临上市前股票发行规模削减了73.5%,筹资额从3.5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3亿元)缩减为869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62亿元)。

因为前置仓故事而在短短数年内上市的生鲜电商平台,也因为前置仓极大地增加了履约成本。据了解,2019年,叮咚买菜净亏损为18.73亿元,到2020年其净亏损扩大为31.77亿元。

2021年前三季度,叮咚买菜的净亏损分别为13.85亿元、19.37亿元和20.1亿元——相当于前三季度累计亏损53.32亿元,亏损不断扩大。

  叮咚买菜连环风波背后:不到三年亏损超百亿,生鲜电商下一站在哪里

图源:《商学院》记者根据叮咚买菜招股书、财报数据整理

计算可知,从2019年至2021年9月底,叮咚买菜已经在近3年的时间内亏损超百亿元。

对此,叮咚买菜方面表示,叮咚买菜的盈利预期已经提前。2021年Q3财报显示,由于注重了效率的提升,同时对产地直采、订单农业、自有品牌等投入有了明显成效,Non-GAAP口径下,叮咚买菜该季度的亏损率已经环比缩窄了5.3个百分点。

“同时,叮咚买菜2021年曾提出以商品力和供应链为核心的策略,来提升运营效率,实现高质量发展,随着该策略的推进,叮咚买菜预计Q4亏损率将会有更大幅度的优化,率先在上海实现UE(单位经济效益)打平,后续也将引领整个长三角地区逐步实现UE的正向经营利润,进一步会实现经营性现金流的打平。”叮咚买菜表示。

不过,在盈利拐点来临之前,叮咚买菜的现金流也引发担忧。财报显示,截止2021年9月30日,叮咚买菜持有现金、现金等价物及短期投资为68.17亿元——而叮咚买菜在最近的三个季度内就能够亏掉53.32亿元。

针对外界对于现金流的担忧,叮咚买菜方面认为当前在手资金充裕,“随着叮咚买菜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的不断提升,公司的财务状况会保持健康的状态”。

叮咚买菜方面强调:目前,叮咚买菜产地直采占比大,存货周转快,已建立350个直供基地,生鲜直采比例达到79%。随着公司不断提升供应链能力,强化自身商品开发能力,并且利用技术与经验赋能供给侧,能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和供应链损耗,不断提升运营效率,给消费者带来更优质的商品和服务,同时自身的盈利能力也会很快得到验证。

不过,柏文喜指出,从叮咚买菜当前随着成交额而不断扩大的亏损来看,这种亏损恐怕不是可以有所期待的战略性亏损,而是其盈利模式存在硬伤而需要调整。比如前置仓可能因为与市场匹配度不足而造成过高的损耗、过于强调性价比而导致毛利率过低等。

“商品力”会是突破口吗?

生鲜配送的市场需求规模、复购频率以及未来成长空间都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生鲜配送平台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可能需要不断完善与提升,因为只有在商业上能够最终实现盈利,才可以保证这一模式的可持续。

从业绩表现来看,叮咚买菜表现难以言好;从股价走势方面,也难以言好。

截至2022年1月18日,叮咚买菜收盘价为8元,大跌7.3%——而这已经是2022年开年以来叮咚买菜连续11个交易日股价下跌了。

雪球数据显示,在2021年6月底,上市不久的叮咚买菜站上股价最高点,市值90.41亿元。此后叮咚买菜股价迅速下行并趋于平淡。即便在2021年11月9日,叮咚买菜市值曾回升至85.92亿元,但目前(2022年1月18日)其市值仅剩18.88亿元——市值蒸发近80%。

  叮咚买菜连环风波背后:不到三年亏损超百亿,生鲜电商下一站在哪里

图源:雪球官网

叮咚买菜似乎也正在为此做出改变。近期,各地不少用户就发现,叮咚买菜大幅提高了免配送费的门槛。叮咚买菜创始人梁昌霖也在2021年12月表示,叮咚买菜原来讲性价比,而现在要强调品质或商品更好。

那么,提高免费送门槛会是一步好棋吗?

共4页: 上一页下一页

>相关《 叮咚买菜连环风波背后:不到三年亏损超百亿,生鲜电商下一站在哪里(2)》内容:


1、 叮咚买菜连环风波背后:不到三年亏损超百亿,生鲜电商下一站在哪里

理财鱼小提示:叮咚买菜连环风波背后:不到三年亏损超百亿,生鲜电商下一站在哪里 文:刘青青 石丹 ID:BMR2004 在“裁员风波”之后,叮咚买菜又一次冲上了热搜——这次是因为1700多份不合格鳊鱼。 据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显示,因销售一批检验不合格的鳊鱼,...【继续阅读】


2、 美股全线收跌 中概股叮咚买菜跌近24%

理财鱼小提示:美股全线收跌 中概股叮咚买菜跌近24% 中新经纬1月20日电 美东时间周三,美股三大指数高开低走,纳指跌超1%。具体来看,截至收盘,道指跌339.82点,跌幅为0.96%,报35028.65点;纳指跌166.64点,跌幅为1.15%,报14340.26点;标普500指数跌44.35点,...【继续阅读】


3、 惊险!汽车逆向进主道引连环事故 路灯杆被撞倒后砸向小车和路面……

理财鱼小提示:惊险!汽车逆向进主道引连环事故 路灯杆被撞倒后砸向小车和路面…… 辅道上,一辆汽车从出口逆向进入主道,接着撞上主道上一辆避让不及的汽车,后者随即失控,冲向隔离带,隔离带上一根约10米高的路灯杆被撞后倒下,砸向车顶和路面…… 这是昨(18...【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