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理财博客空间

理财鱼

您现在的位置是:理财鱼 > 理财方法 >

理财方法

联影医疗首答科创板IPO问询,资产重组、股权结构等被关注

发布时间:2022-03-21 09:41理财方法 评论

理财鱼小提示:联影医疗首答科创板IPO问询,资产重组、股权结构等被关注

近日,资本邦了解到,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联影医疗”)回复科创板IPO首轮问询。

 联影医疗首答科创板IPO问询,资产重组、股权结构等被关注

图片来源:上交所官网

在科创板IPO首轮问询中,上交所主要关注联影医疗产品及技术发展、收入增长、境外业务拓展、、销售模式、客户、收入确认、无形资产与开发支出、股权激励、成本及毛利率、、来源等15个问题。

关于发行人产品及技术发展,根据,发行人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高性能医学影像设备、放射治疗产品、生命科学仪器及医疗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目前已掌握数十项核心技术,并实现多个关键部件的自研自产,累计推出了70余款产品。公司不同产品线的高端产品和中低端产品面临不同的市场竞争格局;按2020年度国内新增台数口径,公司MR、CT、PET/CT、PET/MR及DR产品排名均处在行业前列。

上交所要求发行人说明:(1)结合各类主要产品的全球技术发展趋势,分析发行人前沿性、关键性技术的掌握情况,说明发行人核心技术在境内与境外发展水平中所处的位置;(2)公司不同细分产品线的发展规划,应对细分行业政策、市场竞争格局、市场需求变化等的安排,在高端系列以及核心部件的布局进展。

联影医疗回复称,近年来,多部门出台诸多政策鼓励医学影像及放疗设备发展,推动医疗器械国产化。

随着政策号召重点发展高性能诊疗设备国产化、大型医用设备配置政策全面放开、促进医疗资源合理布局和分级诊疗政策落地等,医学影像设备及放疗设备的市场不断扩容,国产设备凭借其高性价比特点及不断提升的技术水平和临床性能迎来发展良机。

但与此同时,在医保控费的大背景下,各类医疗器械价格均承压。一方面,医疗器械集采政策常态化,集采品类覆盖面逐步扩大。虽然目前主要集中在高值耗材领域,但亦不排除未来扩大至大型设备。2021年,安徽省医保局首次针对乙类大型医用设备工作。根据此前安徽省医保局、省卫健委等四部门下发的“完善全省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集中采购工作实施方案”通知,坚持带量采购、以量换价成为此次集采的相关原则。另一方面,为降低患者负担,临床各类检查费用亦在逐步下降,影像类检查费用的下降将有可能导致在采购此类设备时对价格更为敏感。

在整体医学影像设备和放疗设备领域,呈现中高端市场国产产品占有率低、主要由进口企业垄断的局面。但伴随着国产医疗设备整体研发水平的进步,以发行人为代表的部分国产企业通过技术创新逐步实现进口替代,进口垄断的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发行人产品在国内新增设备领先。根据灼识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度,按新增台数占有率口径,发行人MR、CT、PET/CT、PET/MR及DR排名均处在行业前列。其中,MR产品在国内新增排名第一,1.5T及3.0TMR分别排名第一和第四;CT产品在国内新增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64排以下CT排名第一、64排及以上CT排名第四;PET/CT及PET/MR产品在国内新增市场占有率均排名第一;DR及移动DR产品在国内新增市场占有率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一。

发行人当前主要市场在中国,同时亦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持续布局国际市场开发。

据灼识咨询数据显示,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在2020年已经突破4,400亿美元,中国以23%的市场份额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预计到2030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超过8,000亿美元,2020年到203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3%。报告期内,发行人境外收入金额分别为9,881.85万元、23,977.67万元和51,114.82万元,未来发行人在国际市场仍有较大的份额开拓潜力。

但另一方面,国内市场竞争亦日趋激烈。首先,为了应对本土公司崛起,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在产品组合、研发布局和价格策略上也表现出更大的灵活性,以持续加强市场渗透;另一方面,本土公司持续推出新产品,大多坚持差异化竞争策略,专注于某一细分类别产品进行纵深布局。如在CT领域,近年来东软医疗、、赛诺威盛、康达洲际、开普影像等公司陆续有产品取得注册,亦占据一部分市场;在XR领域,东软医疗、、安科科技等亦持续进行研发布局,并陆续有产品面世。

在医学影像设备领域,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于2016年发布的《县医院能力基本标准》规定医学影像科为基本科室之一,医学影像科室内应设置X线诊断、CT诊断、核磁共振成像诊断、超声诊断、心电诊断、脑电及脑血流图诊断等专业组。

另一方面,国家卫生健康委于2018年发布的《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2018年)》中规定16排CT、DSA和永磁MRI的购置均不再需要配置证。因此,在政府逐渐放开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管控的背景下,一大批有着医学影像设备购置或更新需求的县级医院将进一步增加中国医学影像设备的市场需求。

在放疗设备领域,医用直线加速器作为放射治疗设备主要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国恶性肿瘤的发病患者在过去的几年中持续上涨,并且根据WHO的预测,中国恶性肿瘤的发病人数在未来10年到20年将会继续增加,临床对于医用直线加速器的需求会同步上升。中国医院医用直线加速器装机量在政策的支持下持续扩大,以满足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需求。

随着国产CT、MR、MI和RT制造商的自主研发及创新水平不断提升,国产替代的步伐未来有望加快。在国家鼓励国产设备进口替代的大背景下,中国有望迎来国产医疗设备发展黄金期,国产龙头企业将享受行业高速增长以及进口替代的双重红利。

根据灼识咨询的数据,2015-2020年,公司主要产品领域均实现了国产设备市场份额的显著提高,其中CT、RT、移动DR、乳腺机等产品的国产份额提升比例达38.3%、14.9%、116.5%、33.9%等,未来还有望进一步得到提升。结合公司主要产品线的市场竞争格局来看,目前高端医学影像产品和高能放疗产品领域主要由进口厂商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未来随着以公司为代表的国产厂商自主研发及创新水平的不断提升,市场对于国产产品的需求预计将进一步提升。

但需要注意的是,大型医疗设备对于医疗机构而言属于固定资产,购置后使用寿命相对较长,除非出现临床获益比较显著的新技术或设备,医疗机构重复购买的频次相对较低,未来随着影像设备和放疗设备的持续渗透,若发行人未能持续进行新产品迭代,可能面临现有产品逐渐饱和,需求下滑的风险。

综合上述行业政策、竞争格局和行业需求变化情况,发行人具体的应对措施包括:

共4页: 上一页下一页

>相关《 联影医疗首答科创板IPO问询,资产重组、股权结构等被关注》内容:


1、 堃博医疗-B(02216.HK)热蒸汽治疗系统InterVapor?在中国获批上市

【财华社讯】堃博医疗-B(02216.HK)公布,公司热蒸汽治疗系统InterVapor(包含热蒸汽治疗设备及一次性使用经支气管内窥镜热蒸汽治疗导管,「InterVapor」)正式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标志着这款全球唯一的产品正式在中国商业化落地。 这...【继续阅读】


2、 诺辉健康:以严肃医疗模式做产品,以消费医疗模式服务用户

理财鱼小提示:诺辉健康:以严肃医疗模式做产品,以消费医疗模式服务用户 2022年3月18日,癌症早筛生物高科技公司诺辉健康(06606.HK)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报告:全年实现营收2.1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201.5%;实现毛利润1.5亿元,同比增长315.2%;毛利...【继续阅读】


3、 解读中国平安年报:持续升级医疗健康生态圈战略 打造“中国版联合健康”

理财鱼小提示:解读中国平安年报:持续升级医疗健康生态圈战略 打造“中国版联合健康” 3月18日,A股市场最重要的成分股之一中国平安举行2021年度线上业绩发布会。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携一众高管出席,直面并回应媒体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国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