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理财博客空间

理财鱼

您现在的位置是:理财鱼 > 理财方法 >

理财方法

网传雪松控股内部“炒房”爆雷,员工钱房两空(2)

发布时间:2022-04-27 20:16理财方法 评论

果不其然。自2021年4月起,雪松旗下的理财产品就发生了大面积逾期。据财新报道,有投资人在和雪松理财高管沟通时,对方承认雪松对外发行的理财产品存量规模达约200亿元左右,涉及投资人约8000人,且还不包括雪松国际信托所发产品。

网传雪松控股内部“炒房”爆雷,员工钱房两空


(图源:视觉中国)

《财经天下》周刊注意到,雪松控股的转折或许发生在2018年拿下“世界500强”的头衔之后。

彼时,雪松控股做了一件令业界摸不着头脑的事,它从“明天系”手中收购了中江信托71.3%的股权,并将其更名为雪松国际信托。

要知道,那时的中江信托是行业里的“烫手山芋”,先后踩雷凯迪生态、亿阳集团、神雾节能等公司,还卷入金马、银象等政信类信托项目。

但对于雪松而言,虽然并入的中江信托麻烦缠身,但也算正式带领集团走上了金融之路。与此前在融资租赁、私募基金、商业保理和担保等领域获得的金融牌照相比,信托牌照更为核心。

张劲更是在接手当天就表明决心,称即日起启动中江信托历史遗留问题专项行动,并自诩为“解决中江信托历史问题的第一负责人”。

但事实上,雪松控股从开始拿下这个项目就不顺利。据财新报道,雪松控股收购中江信托实际支付的对价是60亿元,而为了筹到钱,雪松控股四处寻求广州市国企的支持,并承诺将收购完成的信托牌照迁至广州。

最终,公司发行了两笔合计80亿元的永续债,由广州产业投资基金和广州凯德金融控股分别认购60亿元和20亿元。

然而,在雪松控股费尽心力入局信托后,投资者等来的却不是清雷的好消息。

自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末,雪松国际信托共计发行信托计划67只,包括长青、长泰、长盈、鑫乾、鑫坤、鑫链等系列。但在2020年9月,《证券时报》报道了雪松国际信托发行的42只长青系列产品风控全线处于“裸奔”状态,超过220亿元应收账款既无三方确认,也无回款封闭。

不过,雪松国际信托很快发布澄清公告,并且在2021年发行更多项目,基本上平均一天增加1.4个。据《财经天下》周刊统计,截至4月25日,雪松国际信托在2022年上半年,又新成立了54款产品。

一位金融圈人士告诉《财经天下》周刊,雪松和之前上海爆雷的华信套路很像,都是打着大宗商品贸易公司的幌子,通过供应链买卖形成虚假的应收账款,然后质押应收账款做融资。“我们在金融圈早五六年前就知道了,雪松在收购中江信托后,更是大规模复制先前的套路。看到它爆雷的消息也不足为奇,我比较吃惊的是,它居然还能撑到现在。”

据了解,2021年11月黄埔区政府成立“专班”应对雪松控股“爆雷”,其工作性质主要为协调和沟通,认为雪松还债事项还应“交由市场自主解决”。

不仅政府出面协调,雪松控股能撑到现在,也离不开广州市诸多国企的支持。自出现兑付危机以来,雪松控股已陆续向广州市国企处置了不少资产,其中就包括了在2021年12月卖给科学城集团的广州何棠下旧改项目。

但如今,深陷泥沼的雪松控股也给这些“白衣骑士”们带来了巨额损失。

今年3月15日和3月28日,由于雪松控股未按时支付永续债产品利息,构成实质违约且触发交叉违约,两家持债国企提起诉讼。而且最近一段时间,雪松控股旗下不少公司纷纷收到关注函,陆续更换高管甚至将公司直接易主。

网传雪松控股内部“炒房”爆雷,员工钱房两空


(图源:视觉中国)

3月16日晚间,雪松控股旗下上市公司齐翔腾达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齐翔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雪松实业、实际控制人张劲基于自身资金需求,同意转让公司控制权,拟接盘方为亚洲最大的独立另类投资管理集团之一的太盟投资集团。

3月23日,雪松国际信托发布公告表示,原董事长祁绍斌已于2022年1月申请辞去该公司董事长职务,原雪松国际信托监事长韩伟明将正式履职雪松国际信托董事、董事长职务。

但是,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操作之后,雪松控股还得回答一个现实问题,那些债怎么还?

共2页: 上一页下一页

>相关《网传雪松控股内部“炒房”爆雷,员工钱房两空(2)》内容:


1、 网传廊坊取消房地产限购政策 廊坊住建局:没有取消限购|快讯

文/图 李凯旋 据媒体4月27日报道,4月24日,廊坊市政府发布了一则《关于公布市政府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表示对3个政府规范性文件予以废止,且自该清理通知发布起实行。其中,被废止的文件包括《廊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促进全市房地产市场...【继续阅读】


2、 港股异动 | 汇丰控股(00005)续跌4% 机构指公司Q1业绩好坏参半,回购预期落空令人失望

智通财经APP获悉,汇丰控股(00005)早盘低开逾4%后走势震荡,隔夜公司伦敦股价下跌超5%。昨日午间,公司发布首季业绩,期内实现列账基准归母净利下滑28%。同时,公司未有进一步回购动作,被一些机构指令人失望。截至发稿,汇丰控股跌3.43%,报47.80港元,成...【继续阅读】


3、 北京通美首轮IPO问询:控股股东或面临“预摘牌” 间隔一个月增资价差2.7倍

《科创板日报》4月27日讯(记者 章银海), 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厂商北京通美晶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北京通美”)近日向上交所报送了首轮审核问询回复材料,进一步推进科创板IPO征程。 需要关注的是,公司控股股东AXT为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未来或将同...【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