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理财博客空间

理财鱼

您现在的位置是:理财鱼 > 理财方法 >

理财方法

从华尔街到香港,中概股的B计划

发布时间:2022-10-13 15:28理财方法 评论

从美股折返港股,近两年已不再是新鲜事。从阿里巴巴、京东、百度、B站,到造车新势力,无论体量还是知名度,热门的中概股已大多做出相同的选择。区别仅仅在于,究竟是与美股股票相互流通的二次上市,还是寻求与美股主体相对独立的双重主要上市。

这是中概股们的B计划。随着美国市场越来越难让中概股获得更大的成长空间,“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相比找钱,中概股更希望有一个稳健的成长环境,给投资者创造信心,也给自己的发展留下信心。

多一条“出路”

官方消息公布前,行业内早有BOSS直聘筹备回港上市的传闻。

原因在于,许多在美上市公司已作出相似决定。从2020年开始,京东、网易、百度等大型中概股公司陆续回港二次上市。

而且,从数量上看,中概股回港速度正在加快。

2022年上半年,蔚来、贝壳、知乎三只中概股在港交所挂牌,到下半年,数量明显增多。据公开资料显示,截至目前,除BOSS直聘外,金融壹账通、名创优品、诺亚控股、涂鸦智能等中概股均已公布相关消息。

从华尔街到香港,中概股的B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双重主要上市”成为2022年绝大多数中概股的共同选择。其中,阿里巴巴、哔哩哔哩、百盛中国、金山云等公司正申请将二次上市转为双重主要上市。

“这意味着,回港上市企业的避险目的更强”。一位行业人士分析称,“与二次上市相比,双重主要上市最明显的优势是,多了一条出路”。

二次上市曾是中概股赴港的首选。相较双重主要上市,前者审核难度小、流程相对简单,因而合规成本低、所需时间短,公司在两地上市相同类型的股票,股份可跨市场流通。此前,阿里巴巴、哔哩哔哩等许多公司都采取这一方式。

但缺点是,一旦公司被迫在主上市地(如美国)退市,其二次上市地交易的股票也同样存在退市清算风险。

成本更高、审核更严的双重上市则更具独立性。上市的两个资本市场,均作为第一上市地。其中一地即便被退市,理论上,也并不影响另一上市地股票交易。

把鸡蛋分开放进不同篮子里,潜在的退市风险也相应被分散,相当于为公司多上了一道上市“保险”。

2022年4月,美国证监会将知乎列入“预摘牌名单”,知乎回应称,公司已完成在香港的双重主要上市,后续会密切关注进展,该事件对知乎影响有限。

这对投资者同样是一种备选。退市风险下,经营状况不再是影响股票价格的主要因素,哪怕感兴趣,投资者可能也会更加谨慎地选择购买相关股票。中概股回港上市后,也将吸引投资者移仓,为公司增加一条募资渠道。

BOSS直聘在递交港交所的招股书中表示,双重主要上市所募集的资金将用于智能匹配等核心技术能力、数据安全和风险评估能力等方面。

多家分析机构认为,尽管有难度,但中概股回港上市的浪潮仍将继续。券商天风国际预计,“更多中概股有望以双重主要上市回归港股,或者由第二上市转为双重主要上市,有望进一步吸引全球资金流入港股市场”。

赴美上市,已非出海最优选项

经历过中概股“黄金年代”的人们很难忘记那种辉煌。

十七年前,2005年8月5日,百度登陆纳斯达克交易所当天,纽约时代广场的屏幕上24小时打出“欢迎百度”的字样,CNBC(美国国家广播公司有线电视网)一天内邀请百度创始人李彦宏两次登台接受采访。这很不常见。

那个年代,华尔街涌动着对中国公司的热情。2005年上市首日,百度成为纳斯达克历史上第一个在首发日价格上升幅度最大的非美国公司。发行价27美元,第一笔成交价即为66美元,最终以122美元收盘。当时的媒体用“开盘疯涨”来形容其涨幅。

近十年后,2014年,阿里巴巴在纽交所敲钟上市。上市当天,市值突破2300亿美元,成为仅次于苹果、谷歌和微软的全球第四大科技公司。

投资人的热情和相对宽松的上市条件下,许多中国公司竞相赴美募资,形成了一波又一波的热潮,被称为“中国概念股”。据媒体统计,30年间,共有超500家中概股公司赴美上市。

但风光已成过去。虽然仍有企业选择赴美上市,但数量比最鼎盛时,已大幅缩水。

一方面,受信息不对称的影响,部分中概股的经营问题和美国做空机构的狙杀,一直在影响美国本土投资者对中概股的判断。

过去的十余年,新东方、分众传媒等中概股先后遭到美国做空机构的关注,尽管指控事实多数被确认为“查无实据”,但股价的波动也令美国投资者内心不停“打鼓”。

2020年初,瑞幸造假事件,则让中概股集体陷入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更严峻的问题是,《外国公司问责法案》(HFCAA)下,众多中概股公司遭遇与自身经营状况无关的危机。

根据HFCAA,美国证监会明确要求,在美国上市的外国公司审计底稿未能被美国相关监管部门审计的情况下,这类公司将被放入“临时退市清单”中,如果该公司连续三年都在清单中,第三年后就会被正式退市。

2022年3月,百济神州、百胜中国、再鼎医药、盛美半导体、和黄医药首批被纳入“临时退市清单”,股价迅速下跌。很快,悲观情绪扩散,在美中概股全面下跌。

从华尔街到香港,中概股的B计划


这与公司的业绩往往没有太大关系。

从BOSS直聘此次公布的招股书来看,2022年上半年,BOSS直聘实现营收22.50亿元,经营性现金流流入为4.81亿元。在2020年、2021年,BOSS直聘的收入分别为19.44亿元、42.59亿元,同比增速为94.7%与119.0%。

在中美跨境监管合作悬而未决的前提下,越来越多中概股被列入“临时退市清单”。截至2022年8月末,SEC已将192家披露了财报的中概股纳入清单,占总体比例接近70%。

对中概股而言,美股已不再是流淌着奶与蜜,而是充满风险。

中信建投在报告中指出,2021年2月至2022年3月,超过280只中概股市值从峰值2.8万亿美元大跌至1.4万亿美元,缩水约一半。

这或是长期覆盖中概股的阴影。8月26日,中美审计监管达成合作协议,证监会表示,该协议签署标志着双方通过加强合作解决中概股审计监管问题迈出了关键一步,符合市场期盼和预期。站在退市边缘的中概股,获得一线生机。

但不确定性仍存的情况下,美股市场可能会更加谨慎。

共2页: 上一页下一页

>相关《从华尔街到香港,中概股的B计划》内容:


1、 金管局阮国恒:目前香港面对最大的挑战是人才

观点网讯: 10月13日,金管局副总裁阮国恒出席活动时表示,疫情对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是利多于弊。虽然疫情影响香港经济,亦令人与人之间联系带来挑战,但这些挑战令金融机构在科技上为未来做好准备。他指出,如果香港能够做好人才管理,相信金融机构在疫情下...【继续阅读】


2、 拆解香港虚拟银行发展AB面:谁将成为“领头羊”

“引入虚拟银行是香港迈向智慧银行新纪元的关键举措,虚拟银行的发展可推动香港的金融科技和创新,同时为银行客户带来新体验。”香港金管部门的表态或许代表了一部分香港市民的真实想法。 普华永道的一项调查显示,约有一半的香港用户表示传统银行服务存在排...【继续阅读】


3、 港商经局: 「全港购物节」助港商和香港品牌开拓大湾区市场

观点网讯: 10月13日消息,由全港各区工商联举办的「全港购物节」昨日举行启动礼,香港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副局长陈百里致辞时表示,港府积极推动电子支付,今年首8个月香港透过电子支付的消费额已达200亿港元,认为购物节能促进香港电子支付消费。 陈百里指...【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