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理财博客空间

理财鱼

您现在的位置是:理财鱼 > 理财方法 >

理财方法

互联网广告不怕短期主义

发布时间:2022-10-14 15:32理财方法 评论

2020年初,江南春在被当众问及分众传媒上年度的经营数据下滑不佳时,将其解释为“开启新的扩张期”,随后将话题引向了“最重要的是为顾客创造价值”。2019年,以线下广告为主业的分众传媒,营业收入大幅下降了16.6%,净利润更是下降了近70%。

事实上,这一年是国内广告行业的分水岭,从分众当年报表披露的营业收入构成来看,来自互联网行业的营销费用锐减是压垮公司业绩的最大负载。前一年,分众传媒从互联网客户那拿了56亿的广告费,而2019年这部分收入降到了不足25亿。

刹车、转向,国内互联网企业应对环境变化的经营策略调整之快,让分众栽了个大跟头。从增量切换到存量乃至缩量市场后,叠加年底开启的疫情时代,宏观经济基本面一直在承压和恢复间摇摆,互联网企业们开始强调降本增效。

缩减线下广告投放,是因为众多以在线广告作为支柱业务的互联网企业,自身业务也受到了影响。霎时间,唱衰声铺天盖地,互联网广告真的要驶入下坡路了吗?这倒并不见得。

01BAT:牺牲自我,成全别人

从财报来看,今年前两个季度,腾讯的广告业务同比均出现大幅下滑,比例都为18%。实际上,除了去年上半年得益于之前低基数影响,使广告业务录得20%以上的增长以外,腾讯广告业务的营收已经连续几个季度大滑坡:去年Q3相比上半年增速大降至5%,Q4则历史上首次出现13%的负增长。

阿里这边,占据营收最大比例同时贡献最多利润的客户管理服务,跟腾讯那边几乎同步。这部分广告收入在去年Q4出现史上首次负增长过后,今年颓势依旧:Q1维持不变,Q2客户管理收入则大降了10%。

如果再把百度的情况纳入讨论,形势就更加清晰了。今年Q1百度的在线营销收入同比下降了4%,Q2降幅更是进一步下探到了10%。所以一个直观的结论是,如果按照从头部看全局的习惯,BAT惨淡的广告业务数据仿佛已经应证了互联网广告的寒冬。

但如果我们更细致的截取互联网广告行业中,最头部几家企业的数据,会发现上述结论并不正确。并且显而易见,互联网广告行业中正在发生着一些重要的变化,那就是其内部结构调整。

《新立场》截取了国内几家主要互联网企业的广告业务营收数据。可以看到,今年上半年的广告收入BAT同比分别下跌了9.59%、5.53%、18.37%。但根据QuestMobile的数据,上半年国内互联网广告行业的整体收入预计将下跌2.3%。两相对比,表明BAT这三家广告业绩受到的影响明显高于市场整体的下行幅度。

互联网广告不怕短期主义


然而与BAT相反,拼多多、京东、快手这些企业,上半年的广告营销收入都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另外,抖音虽然没有公开这方面的数据,从媒体披露的“字节跳动截至今年8月广告营收1830”的数据来看,显然得益于平台电商业务的快速扩张,抖音在广告营销方面的收入增长也会相当可观。

所以如果给上半年的互联网广告行业做个简短评价,就是头部BAT愁云惨淡,尾部玩家也晚景凄凉,然而其他大厂却还算是差强人意。

汇总数据显示,即使对冲掉BAT三家广告营收的大幅下降,头部八家企业的整体营收还剩余了1.58%的增长。这说明那些实际取得额外增长的头部企业,不但从BAT这几家手里抢到了份额,还把其他中小玩家的业务拿了过来。

考虑到还有抖音平台的市场份额增长,挤出效应会更明显,这些中小玩家的广告业务估计更难维持。比如最近一个季度,搜狐广告收入下降了32%,微博下降了23%,爱奇艺下降了35%,其他像汽车之家、知乎、虎牙、斗鱼这些平台的广告营收同样有不同比例的下跌。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行业大盘不景气的情况下,互联网广告的整体集中度反而有增加的趋势,只是没有流向BAT。

02只有短视频是那个真正的变量

那么,在互联网广告行业内部格局调整中,哪类群体更容易获益呢?目前,外界普遍认为转化链路更短、转化效率更高的平台将从中受益。

这一观点的逻辑是:在经济基本面承压时,短期的营收压力会使品牌方在考虑营销预算时更加“短期主义”,即更关注效果类广告。毕竟,正如凯恩斯在评论经济危机时所说的,“长期来看,我们都死了”。

而效果类广告,自然更适合投放在转化路径更短的平台上,比如谈到转化效率显然没谁比得上电商平台。从结果上来看,这一结论也得到了一定印证:拼多多和京东在广告营收快速增长并超越百度后,跟阿里一起占据了行业Top3。

然而,阿里巴巴的广告营收下跌是这一观点最大的悖论,拼多多和京东的广告营收增长也可以用其他逻辑来解释。

就拼多多而言,作为跟淘宝同样定位的交易平台,拼多多用户规模已达到8.69亿,但与阿里京东相比却迟迟未见盈利。在二级市场压力下,拼多多急于兑现自身盈利能力和商业潜力的主观意愿以及经营策略调整,或许才是其增长来源的根本解释,而不是因为转化路径短就取得了这样的自然增长。

至于京东,其最近四个季度广告营收的同比变化分别为26.01%,21.39%,20.12%,8.47%。这表明京东的这部分收入增速在不断滑坡,反而是相较于其他平台比较亮眼的正增长数据,可能掩盖了京东广告业务受到的额外负面影响。

事实上对京东来说,这部分收入本来就是要有增长才是正常的。比如,在阿里因“二选一”垄断被市场总局罚款后,入驻京东的服装品牌增加了,这部分新入驻的品牌显然会贡献一部分营销增长。同时,不管是像直播带货这些新兴营销渠道,或者是京喜为打入下沉市场引入的中小商家群体,也都会为广告收入带来增量。

或许无论是拼多多还是京东,在剔除主动调整经营策略取得的增长后,公司财报的基本面并不会强于阿里。这也能解释转化路径理论的一个悖论,如果电商平台因为转化路径短就能受益,那么作为最大电商平台的阿里怎么是负增长呢?

所以,与其关注转化路径,不如回归互联网广告的流量本质:短视频才是那个真正的变量。

广告说到底做的还是流量生意,流量在哪客户在哪,广告主就会跟到哪。短视频从其他应用那里抢夺来用户时长的同时,也抢来了甲方的营销预算。以字节为例,其在互联网广告大盘占据的份额,两年时间就从14%左右飙升到25%,并且目前仍然在快速增长。

这一增长还是在字节也做电商,并且将广告与电商营收独立记账的前提下。假设短视频平台不做电商,只单纯向电商平台导流,其动辄预期万亿级别的电商GMV,还要换来多少广告费呢?

此外,《新立场》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细节:

共2页: 上一页下一页

>相关《互联网广告不怕短期主义》内容:


1、 三年花40亿打广告的“第一微商”要IPO了

要想实现突围,上美集团先得撕掉“重营销”的标签。 近日,上海上美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意图冲刺“港股国货美妆第一股”,摩根大通、中金公司、中信证券为联席保荐人。 多数人对上美集团并不熟悉,但其旗下品牌韩束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却...【继续阅读】


2、 Vfine与网易云音乐云村交易所达成版权合作,双向赋能共建互联网商用音乐新生态

10月13日,商用音乐服务商Vfine Music与网易云音乐旗下的版权服务平台“云村交易所”达成版权合作。 后者将通过Vfine为企业及个人用户提供网易云音乐优质内容,与Vfine一起打造正版智能的互联网音乐产业,双向赋能共建互联网音乐新生态。 作为国内领先的原...【继续阅读】


3、 闪耀新格局丨中国基建迎来发展新纪元!工业互联网或成股市新宠?

“追风捕光”,脚步匆匆。8月15日19时52分,在灯火通明的海面上,重达3365吨的“电能心脏”——我国首批海上风电平价上网发电项目之一——国家电投揭阳“神泉二”海上升压站上部组块精准就位到导管架上。“神泉二”距离年底前实现全容量并网投产又近了一步...【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