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理财博客空间

理财鱼

您现在的位置是:理财鱼 > 股票行情 >

股票行情

本雅明与海因勒:《十四行诗》的灵感之泉

发布时间:2021-10-14 14:47股票行情 评论

原标题:本雅明与海因勒:《十四行诗》的灵感之泉

 本雅明与海因勒:《十四行诗》的灵感之泉

(瓦尔特.本雅明 网络图片)

杨小宇/文

“有一个海因勒,他是个好小伙:‘痛饮,暴食,制造诗歌’”。1913年,当时只有21岁的本雅明在信件中第一次提到海因勒这个名字,“永远如梦一般、永远的德国人。衣冠不整,”他接着写道。

本雅明不会想到,这个好小伙和梦幻般的诗人海因勒将激荡他的灵魂,又将在短短一年后永远离他而去;他更不会想到,海因勒的死会使自己写下人生中绝无仅有的诗歌,并用这些诗歌为他献祭。后世的读者们常看见一团迷雾般的本雅明:语言晦涩,批判深刻,在文学、美学、哲学、社会学各个领域穿梭自如、又信手拈来,无人可以定义他;然而本雅明的成就和声望背后,却鲜有人将目光投向海因勒——本雅明的挚友,他唯一的诗歌作品《十四行诗》的主角。

本雅明是20世纪欧洲思想史的一颗明星,他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当中援引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现代艺术进行的批判如今听来仍振聋发聩。他也是遣词造句的大师,文学艺术和哲学思想的价值同时在他的作品中闪耀。在他的青年时期,德国正在经历一场巨大的变革:风头正劲、扩张迅猛的德意志第二帝国正处在一场世界大战的前夕;这场战争将把一整代年轻人卷入一架毁灭这繁荣图景的暴力机器。

海因勒成了这场剧变的祭品: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际,时年20岁的海因勒和女友打开煤气双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那是燃烧着的头颅围着摇篮祈祷/他怎就这样离我而去/手里牵着,青春的夭亡”(本雅明《悼亡十四行诗》之三)

“你沉睡,却是清醒的光……你成救世主,为我们救赎”(本雅明《悼亡十四行诗》之二十九)

如此激情洋溢的文字,在本雅明后期的作品中是难以想象的。但青年的本雅明却毫不吝啬将这些诗句奉献出来,献给一位他仅仅结识一年的年轻人。而这位英年早逝的诗人却在人们的视野里消失了:有关海因勒生平和文学创作的文献几乎无处可寻。我们不禁要问:海因勒是谁?他与本雅明有过什么样的关系?历史的境遇又如何改变了这两位才华横溢的年轻人的命运?

海因勒

克里斯托弗·弗雷德里希·海因勒于1894年生于德国西部的艾菲尔地区的一个公务员家庭,朋友们喜欢叫他弗里兹(Fritz)。如同当时德国的很多家庭一样,他的父亲从小对他严加管教,很少允许海因勒外出玩耍。海因勒因此十分抵触父亲的观念和教育方法,父子间矛盾日渐激化。

1906年前后,海因勒来到位于亚琛(德国最西端的城市,与比利时、荷兰接壤)的KaiserWilhelms Gymnasium中学就读,在这里,他邂逅了一群年轻的诗人,在他们的圈子里“没有什么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海因勒的文学生涯就在这里开始。

在亚琛,海因勒最好的朋友是菲利普·开勒(Phillip Keller)和路德维希·斯特劳斯(LudwigStrauss),他们在学校热烈地讨论文学,阅读歌德、荷尔德林、惠特曼的诗歌。开勒和斯特劳斯两人都在创作诗歌和小说。海因勒非常欣赏中学挚友们的诗,这些好友们也激发了海因勒的创作热情。海因勒诗歌作品最早的读者正是开勒和斯特劳斯二人,他的才情和浪漫也迅速被这些年轻诗人所接纳了。“一位纯粹的抒情诗人”,斯特劳斯这样评价道。

在海因勒短短20年的人生里,留存下来的诗歌作品寥寥无几,这些作品中的大部分都来自开勒、斯特劳斯等人以及日后的本雅明保留下来的手稿和通信。在海因勒的诗歌里,他打开自己、拥抱自然,敏锐地捕捉光影、树林和海浪呈现出来的诗意与生命力。

“黑夜变得无色,影子变得无声

安静的心,不要告诉任何人,清晨升起的时候

四周闪闪发光,仿佛那里有湖水涌动

柔和的香味流淌着温柔的哀伤

我想隐藏起来,以便没有人能猜到我

只有风在我的寂静中吹动

只有雨水在我的窗前流淌

这其中,所有叹息都是我的姐妹”

(海因勒《满怀的憧憬》)

...

灵魂从事物中解脱出来

所有的沉重都沉入谷底

歌曲带来和平

梦将苦痛淹没

睡眠将带我走过漫漫之旅

眺望遥远的土地

树木在梦中变得有智慧

契约落叶,风消云散

成为生物和数字

梦想和地面上的生活

诗人在心爱的唇上

绘制时光

(海因勒《山顶上的诗人》)

1913年,海因勒来到弗莱堡就读大学。虽然海因勒是追随好友开勒来到了弗莱堡,但他却在学校里遇见了人生中另一个重要的朋友:本雅明。

本雅明

21岁的哲学系学生本雅明虽奔波在柏林和弗莱堡的两个校区,但他已经是“青年文化运动”的追随者,在学校担任“自由学生联盟”的领导角色。在20世纪初的德国大学校园,“青年文化运动”风头正劲,但内部也已出现了裂痕:这场由年轻人发起、由年轻人引领的社会运动正在走向民族主义化和军事化的边缘。

“青年文化运动”的起源是18世纪末的“候鸟运动”。1900年代,统一不久的德意志第二帝国正处在高速发展和扩张时期,膨胀的民族主义情绪、迅速的工业化和资本积累制造了一个纪律严明,崇尚工作和军人精神的社会。在这样的环境下生长起来的一代年轻人追求一种不同的精神生活,他们对父辈的处世之道感到厌倦,并迅速接纳了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文学;崇尚自由、探寻个人内心并融入自然世界的思潮在年轻人当中备受推崇。“候鸟运动”以及其后继者“青年文化运动”就是这种思潮的产物:一群年轻人带领的徒步漫游活动开启了这一代人对现行教育和社会制度的抵抗。年轻人们抛弃正统教育,在自然世界中自由交流,试图用这样的方式消除教育体系对青年人精神的钳制,更好地达成青年人之间的理解,并启发彼此的创造力和灵性体验;徒步和探索自然则是他们重要的方法论。这也是一种对浪漫派精神的呼应。很显然,这样一场青年运动对年轻气盛的海因勒和他的朋友们是极具吸引力的。

共3页: 上一页下一页

>相关《 本雅明与海因勒:《十四行诗》的灵感之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