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理财博客空间

理财鱼

您现在的位置是:理财鱼 > 今日热点 >

今日热点

“为奥运喝彩·我为冬奥写春联”活动启动

发布时间:2021-12-21 21:07今日热点 评论

理财鱼小提示:“为奥运喝彩·我为冬奥写春联”活动启动

中新网北京12月21日电 (记者 邢翀)21日正值中国传统冬至节气,距离北京冬奥会开幕不足50天。当日,为奥运喝彩组委会携手中国优秀书法家在北京恒源祥文化艺术中心共同开启了“为奥运喝彩·我为冬奥写春联”活动,用中国传统文化迎接冬奥会的到来。

 “为奥运喝彩·我为冬奥写春联”活动启动

国际奥委会副主席、2022北京冬奥组委会副主席于再清现场致辞 为奥运喝彩组委会提供

活动现场,苏士澍、卢中南、张虎、谷谿四位书法家将曾经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创作的《奥林匹克宣言》百米书法长卷赠送给为奥运喝彩组委会,迎接即将到来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为世界首座“双奥之城”送上祝福。国际奥委会副主席、2022北京冬奥组委会副主席于再清代表为奥运喝彩组委会为艺术家颁发证书,并与四位艺术家以及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为奥运喝彩艺术写生团团长何加林,恒源祥集团创始人刘瑞旗,源起艺术总经理王苏源,共同启动了“为奥运喝彩·我为冬奥写春联”活动。

 “为奥运喝彩·我为冬奥写春联”活动启动

书法家在现场书写冬奥主题春联 为奥运喝彩组委会提供

于再清表示,奥林匹克运动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东西,比如基础设施建设,更重要的还有和平思想理念,因为有了奥运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战争的出现。“借今天这个机会,我们向四位书法名家表示感谢,他们用中国书法艺术写下了《奥林匹克宣言》,让更多国人可以学习感受奥林匹克的魅力。”

四位书法家现场展示了百米书法长卷,精彩的作品赢得了众人称赞。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苏士澍表示,北京冬奥会包含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就拿冬奥会的会徽来说,其中就运用了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将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呈现出新时代中国的新形象、新梦想和奥林匹克文化多元发展的新方向。“中国书法是我们中华民族永远值得自豪的艺术瑰宝,我希望通过‘为奥运喝彩’这一平台,面向国内外可以更好地发扬和传播我们的优秀文化艺术,展示我们的文化自信。”

 “为奥运喝彩·我为冬奥写春联”活动启动

现场嘉宾共同摸球启动“为奥运喝彩·我为冬奥写春联”活动 为奥运喝彩组委会提供

“为奥运喝彩”艺术写生团团长、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何加林在本次活动中代表组委会致辞。“在冬奥会和中国新年来临之际,我们相聚在这里,写一些冬奥主题的春联,既可以迎接即将到来的春节,也可以用中国书法为冬奥助力加油。在冬奥会期间,‘为奥运喝彩’艺术写生团还将创作更多丰富多彩的内容,用艺术助力奥运。”

仪式结束后,艺术家们纷纷挥毫泼墨,在现场进行了冬奥主题的春联书法作品创作,为即将到来的冬奥会和中国新年写下新的祝福,以博大精深的中国书法来祝福北京冬奥会,祝福奥运健儿在中国的新春取得佳绩。

原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设计处处长、研究馆员卢中南现场书写了——“圣火照明千里雪,健儿充满五环情,奥运激情”。他表示,希望通过书法作品展现我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崇敬,以及对北京冬奥会的祝福。

原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谷谿现场书写了——“雪地冰天抒壮志,云龙风虎展雄姿”。据他介绍,采用书法这一艺术形式来展现奥林匹克精神文化,将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和奥运可以有机的联系在一起,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冬奥的时候也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在了解我们文化艺术的时候也能领略北京冬奥会的风貌。

“为奥运喝彩”项目总负责人、凯旋体育董事长吴爱华介绍称,“为奥运喝彩”是国际奥委会批准并主办的文化体育项目,旨在将中国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相结合,通过奥林匹克的舞台,运用体育文化这一国际性元素的多元表达,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艺术。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期间,还将开展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完)

>相关《 “为奥运喝彩·我为冬奥写春联”活动启动》内容:


1、 放下锄头扛雪板 冬奥就在家门口

理财鱼小提示:放下锄头扛雪板 冬奥就在家门口 放下锄头扛雪板 冬奥就在家门口 12月21日,45岁的张延峰在滑雪场滑雪。 12月11日,河北崇礼太子城村搬迁安置小区,村委会立起了写着“太子城”的大石头。 12月11日,李果搬迁后的新家里,他和妻子王秀桃。 12月11日...【继续阅读】


2、 喜迎冬奥会·畅游达瓦昆 岳普湖冰雪旅游节邀您“赏冰乐雪”

理财鱼小提示:喜迎冬奥会·畅游达瓦昆 岳普湖冰雪旅游节邀您“赏冰乐雪” 岳普湖县冰雪旅游节现...【继续阅读】


3、 放下锄头扛雪板 我家门口开冬奥

理财鱼小提示:放下锄头扛雪板 我家门口开冬奥 山里农民,成了国际教练,这是当时村里传得最广的消息。 大弯、小弯、犁式转平行……教练一遍遍做着动作,站在旁边的张延峰觉得自己学会了。坐上缆车,爬上雪道的顶端,往山顶上一站,脚下的雪道却让她再次却步,“...【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