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理财博客空间

理财鱼

您现在的位置是:理财鱼 > 银行理财 >

银行理财

信达澳银的“冯明远依赖症”

发布时间:2021-06-25 12:27银行理财 评论

  俨然,明星基金经理已经成为基金的“吸金利器”。信达澳银的“半壁江山”冯明远扛起了新发基金大旗的同时被擢升为副总经理。深陷“冯明远依赖症”的信达澳银不得不护好手上的王牌的同时,投研人才匮乏、基金规模头尾分化明显,甚至迷你基扎堆等突出问题也亟待解决。

  6月21日,信达澳银旗下新发基金“领先智选混合”正式发行,认购截止日期为6月29日3时,以“科技猎手”闻名于公募圈的冯明远出任基金经理。

信达澳银的“冯明远依赖症”


  天天基金网最新数据,信达澳银资产规模443.82亿元,其中权益类基金规模合计289.8亿元。而主打偏股混合型的冯明远现任基金资产规模200.53亿元,几乎占去信达澳银资产“半壁江山”的同时,更是凭借一己之力撑起了信达澳银权益的“整片天”。

  就在19日,信达澳银高级管理人员变更公告,冯明远于18日被擢升为副总经理。

  值得注意的是,在冯明远独自带领“一只球队”的情况下,信达澳银存在着投研人才匮乏、基金规模头尾分化明显,甚至迷你基扎堆等突出问题。

  在日趋“内卷”的公募基金行业,明星基金经理成为基金快速“吸金”、扩大规模等重要力量。然而,若将基金规模全部寄予在单个基金经理身上,则隐患丛生。一旦该核心人员离任,规模流失难以避免。

  1

  冯明远成信达澳银“吸金神器”

  明星基金经理自带流量的特性,使其成为公募基金“吸金”的一大神器。冯明远作为信达澳银“活招牌”,被频繁押宝。

  信达澳银此次新发基金“领先智选混合”的掌舵者,是已然肩负超200亿元管理规模的冯明远。

  早在18日,信达澳银发布调整募集规模上限的公告,将该基金的募集规模上限由80亿元调低至50亿元,并实行末日比例确认。

  当前,“绩而优则仕”是公募基金留住核心人才的主要方式。

  同一日,旗下权益类基金已经成为推动信达澳银规模逐步发展中坚力量的冯明远,正式任职副总经理。

  从资产规模看,信达澳银2019年规模为125.45亿元,2020年实现了翻番,为392.61亿元。

  此外,2020年一季度期末净资产的197.80亿元跃至今年一季度的402.23亿元。

  2019年四季度末,冯明远在管的4只基金规模公共计39.36亿元。而至2021年一季度末,其在管基金管理共8只,资产规模一跃至200.53亿元。

  由此,冯明远旗下基金对信达澳银的规模贡献率可见一斑。

  值得一提的是,“领先智选混合”之外,冯明远自2020年至今,频繁发行4只基金,分别为“科创一年定开混合A/C”、“研究优选混合”、“匠心臻选两年持有期混合”、“星奕混合A/C”。

  收益率方面,上述4只基金成立以来平均收益约20%。于是有观点指出,在历经2021年春节后一波回撤的情况下,该这4只基金的进攻性与防御性都不突出。

  当前,冯明远旗下规模最大的基金为“新能源产业”。经梳理,该基金2016-2020年的资产规模分别为0.55、5.52、7.98、29.7、125.76亿元,而持股数量分别为40、135、249、438只。

  不难看出,管理规模逐步扩大的情况下,冯明远的持股更倾向于分散持仓。

  降低股票持仓的集中度自然是有利于降低基金持仓组合的风险,但在基金规模扩大之时,开始着重考虑“稳定性”是不是意味着产品业绩趋于平庸之势呢?

  2021年牛年春节后,市场风格转换,“新能源产业”于一季度回撤7.86%,净赎回份额7.83亿份。

  二季度,“科技猎手”冯明远重仓的新能源、科技板块逐步“回暖”,“新能源产业”业绩表现反弹。

  然而,“新能源产业”的净资产规模2020年末的125.76亿元降至89.27亿元,跌幅29.02%。

  显然,冯明远旗下基金的规模虽然不断扩大,但新老产品目前尚未具备足够的新引力。

  作为旗下明星基金经理,冯明远近年来成为信达澳银最大的“依赖”,但一个企业全然依靠单个人能力,向来独木难支、诸多隐患。

  2

  “冯明远依赖症”难解

  信达澳银对冯明远的过分依赖,导致了“迷你基”遍地、基金规模头尾分化显著等问题。

  当前,信达澳银旗下47只基金中规模小于5000万元的产品共计10只,并且其中有8只基金规模不足1000万元。

  此外,规模最大的2只产品为“新能源产业”、“慧管家货币B”,规模分别为125.76亿元、110.89亿元。

  “新能源产业”为冯明远管理的股票型基金,“慧管家货币B”为杨超所管理的货币型基金。

  杨超也是一位非常特殊的基金经理,信达澳银旗下所有的债券型产品和货币型产品,全部由杨超一人管理,管理规模为142.48亿元。

信达澳银的“冯明远依赖症”


  因而冯明远和杨超管理的规模达到396.39亿元,占总规模比例超83%。

  信达澳银旗下基金经理共15人,整体规模却靠2位基金经理撑起,其他的基金经理沦为“打酱油”。由此,信达澳银当前存在着极大的人才缺口。

  信达澳银成立于2006年6月,由中国信达资管和澳洲联邦银行的全资附属公司康联首域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发起,是国内首家由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控股的基金管理公司,也是澳洲在中国合资设立的第一家基金管理公司。

  成立后的很长时间,信达澳银基金自业内并无姓名。却因2016年发生货币基金踩雷事件而为人所知。

  2016年,信达澳银曾在持有“15东特钢CP002”和“15东特钢CP003”构成了实质性违约。股东信达证券为保证澳银基金的市场信誉和正常经营,使用自有资金1.56亿元,“被动”购入了这两只债券。

  值得注意的是,信达澳银2017年资管规模已近200亿元,却在2019年三季度末,规模萎缩至92.75亿元。

  而2019年确实是信达澳银的“至暗时刻”,甚至一度成为行业“反面案例”。并且此后,人员变动频繁。

  2019年12月3日,信达澳银公告宣布“信达澳银新机遇灵活配置混合基金自今年9月4日开始募集,11月29日结束募集,因未能达到基金合同生效备案条件,基金合同未生效。”

  实际上,此前该基金已延长募集期,其原本定于当年9月底结束募集。

  基金募集失败后的12月16日公告称,董事长于帆因工作需要已于12月5日离职。

  与此同时,多名董事变更公告接连发布。2020年1月,信达澳银又宣布总经理于建伟因个人原因离任。

  公募基金的发展向来仰赖投研人才。明星基金经理决已经成为“吸金”利器。若“顶梁柱”冯明远有离开之意,信达澳银的大旗将由谁来扛起将成为头号大隐患。

信达澳银的“冯明远依赖症”

>相关《信达澳银的“冯明远依赖症”》内容:


1、 蚂蚁消金增资至300亿,中国信达成第二大股东,网易旗下公司入股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傅碧霄 北京报道 继花呗、借呗完成为重庆蚂蚁消费金融的专属产品之后,12月24日,蚂蚁消金又完成了大笔增资,注册资本由80亿元增至300亿元。出资方包括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广州博冠信息科...【继续阅读】


2、 蚂蚁消金拟增资至300亿!中国信达将成二股东,还有这些公司入局

中国信达12月24日晚间发布公告称,蚂蚁消费金融将向全体增资认购方增发注册资本人民币220亿元。其中,中国信达将出资人民币60亿元,以现金方式认购蚂蚁消费金融20%股份权益。 来源:中国信达公告 若增资事项完成,蚂蚁消费金融将成为注册资本金规模最大的...【继续阅读】


3、 蚂蚁消金增资220亿!新引入中国信达(01359)、舜宇光学(02382)成第二、三大股东,蚂蚁集团仍持股50%

智通财经APP获悉,12月24日,多家公司公告,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下称蚂蚁消金)向全体增资认购方增发注册资本220亿元,增资完成后注册资本将由80元增加至300亿元。 今日晚间,中国信达(01359)公告称,公司将出资人民币60亿元,以现金方式认购重庆蚂...【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