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理财博客空间

理财鱼

您现在的位置是:理财鱼 > 保险知识 >

保险知识

涨!涨!涨!比大通胀更可怕的事情正在发生...

发布时间:2021-06-25 12:25保险知识 评论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陆家嘴金融论坛上的发言中明确表示:“通货膨胀像约定好的一样,如期而至,而且比美欧同事们所预料的幅度要高出一截,至于将要持续的时间,似乎也不像许多专家预测的那样短暂”。

  郭树清2021陆家嘴论坛全程演讲

  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房地产价格上涨、金融资产价格上涨,“涨、涨、涨”一片,不需要列举统计数据,“胀势”已经肉眼可辨。

  郭树清的讲话中,微妙的是“持续的时间”——“不像许多专家预测的那样短暂”表达得比较委婉,却隐含了更深层次的担忧——滞胀。

  01

  通胀是皮肉伤,滞胀是伤筋动骨

  中国大众对通胀并不陌生。改革开放初期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经历了双轨制转型,出现了至少三次大通胀。

  就是传说中“涨价潮”、“抢购潮”,各类日用商品被抢购一空,甚至影响了生产秩序。

  有个笑话说,广播电台播音员在节目里字正腔圆地告诫市民不要抢购商品,话音刚落就拎包奔向了马路对面的百货店……话筒忘了关了。还有什么酱油买了一洗脸盆、盐屯了一柜子,都成了笑话。

  最夸张的是局部通胀引起的“长春君子兰事件”,一盆君子兰可以卖到数万元——万元户就算巨富的时代,相当于一盆君子兰可以实现财务自由。

  当年东北重工业基地可是全国“倒爷”的圣地,钱源源不断地流入了东北,造成了君子兰的“奇迹”。

涨!涨!涨!比大通胀更可怕的事情正在发生...


  不过,当年的通胀虽然来势汹汹,实际伤害有限。因为,物价快速上涨的同时,工资也在涨,经济整体提速。“蛋糕”做大了,各阶层最终多多少少都能受益。

  另一种极端情况是津巴布韦、委内瑞拉曾经出现的恶性通胀。经济停摆导致政府财政和信用双双崩溃,只能靠印钱支撑各种开销。

  结果货币变成了废纸,经济体系彻底休克,被迫重启。这种恶性通胀实际上是“蛋糕”消失后的结果,是“垂死者最后的呼吸”。

  而“滞胀”,非常纠结、复杂,甚至古怪。滞胀是通胀中的一种,即停滞性通胀。这个名词最初出现在1965年的英国,当时英国的经济非常怪异。

  一方面商品物价和金融资产价格上涨——这是通胀的表现,但是经济增长和工资都陷入了停滞,还出现了失业率的上升。

涨!涨!涨!比大通胀更可怕的事情正在发生...


  当时流行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中,无法解释这一现象——因为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基本论断就是政府印钱刺激经济总能刺激出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总能促进就业率和薪资水平。

  这一乐观的判断是凯恩斯主义流行一时的原因。可是,事实胜于雄辩,“滞胀”确实出现了。

  而且,“滞胀”就像传染病,蔓延到欧洲和美国,并且成了反复发作的顽疾,是不折不扣的噩梦。和其他急性发作的通胀相比,滞胀是一种顽固的慢性病。

  后疫情时代,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最大风险就是通胀长期化、温水煮青蛙的滞胀。

  02

  美国:放水放出来的通胀

  为了应对疫情,全球经历了一次货币大放水,美国政府无疑是这轮放水的“带头大哥”,懂王到拜登一共放了6万亿美元。

  要知道美国的GDP也不过20万亿美元出头,一下子灌出了这么“注水钞票”,史无前例。出现通胀完全是意料之中的。

  判断通胀程度最直观的方式就是价格指数,又可以分为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和消费者物价指数CPI。

涨!涨!涨!比大通胀更可怕的事情正在发生...


  美国5月份的PPI为6.2,同期的CPI是4.2,目前的CPI是5.0。呈现出上下游价格同步快速增长的趋势。通胀已经势不可挡,下一步很有可能“升”级为滞胀。

  到今年9月份,政府补助全面退出时,靠货币放水支撑的消费难以危机。不但钱花完了,而且有限的消费品库存也耗尽了。

  金融市场受到冲击的可能性很大,那些靠金融泡沫维持的企业还能坚持住吗?和企业同时消失的是就业机会,吃补助上瘾的主动失业就变成了被动失业,预期的高增长复苏又不能实现,走向滞胀的风险很大。

  03

  中国要避开滞胀陷阱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谁也不能独善其身。提前走出疫情的阴影,让中国具备了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但是,因为“疫情经济”的特殊情况,在后疫情时代会产生副作用。最近的经济数据也对滞胀风险提出了警示。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1年5月份的数据显示,PPI同比上涨9%,创了新高。而CPI同比仅上涨1.3%,相当“温和”。两者之间的差距持续扩大,这该如何理解呢?

涨!涨!涨!比大通胀更可怕的事情正在发生...


涨!涨!涨!比大通胀更可怕的事情正在发生...


  大众可能更关心CPI,因为消费者物价指数和日常生活直接相关,CPI那么低,好像是个不错的消息。

  但是,宏观经济的角度看,PPI和CPI的严重背离绝非好事。上一次出现PPI远高于CPI的“剪刀差”,是在2016年供给侧改革去“过剩”产能,可以参考。

  当然,这次出现PPI远高于CPI不是政策因素所致。这几个月来,大宗商品的价格普遍上涨,PPI不上涨才怪。但是,PPI涨出个“寂寞”,终端的消费市场根本不买账。夹在中间的企业,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涨!涨!涨!比大通胀更可怕的事情正在发生...


  也就是说,中国目前的通胀压力在市场上游供给端堆积,形成了一个大堰塞湖。如果这一情况持续下去,那么大量企业可能会陷入经营困难。

  而且,这个剪刀差的梯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上游堆积的通胀压力就越大,“堰塞湖”决堤是什么后果?

  这就是中国经济在后疫情时代的经济“雷区”——滞胀。当然,也不必过于悲观,办法总比困难多。最核心的一条,那就是保护企业。毕竟PPI快速上升的主要压力是由相关企业承担的。

  总之,通胀猛如虎,滞胀更可怕。出来混的都要还的,大规模货币放水的代价总是要付,无非是通胀压力迅速释放的洪水汹涌,还是通胀长期化的销魂蚀骨。这对各国企业、个人家庭和各国政府,都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相关《涨!涨!涨!比大通胀更可怕的事情正在发生...》内容:


1、 货币贬值25%,通胀飙升到10.7%后,2022年,这国GDP或下滑0.5%?

理财鱼小提示:货币贬值25%,通胀飙升到10.7%后,2022年,这国GDP或下滑0.5%? 王爷说财经讯:作为“金砖国家”之一的巴西,虽然过去一段时间经济发展还不错,不过最近几年经济却发展缓慢,甚至经济学家预测,2022年,巴西经济会陷入衰退。 经济学家们预测,进入...【继续阅读】


2、 李迅雷:2022年通胀压力不大,沪深300走势会好于中证500

理财鱼小提示:李迅雷:2022年通胀压力不大,沪深300走势会好于中证500 红周刊 记者 | 张晓添 美国收水不存在外资从中国市场大幅流出的可能性。对中国投资人来讲,要关注的一点是美股会不会暴跌。如果说美股暴跌,对A股的冲击也可能会比较大。 “由于稳增长压力...【继续阅读】


3、 美国通胀不是1982年重现,但有点像1974年

美国11月PCE 物价指数同比上涨 4.7%,为近 39 年来最高水平,并远超美联储 2%的目标。美国在上个世纪70-80年代也经历过高通胀,现在看来,美国所处的境遇不是1982年那样的状况,而是更像1974年。 美联储使用一个特殊的价格指数作为2%的通胀目标,即“核心...【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