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理财博客空间

理财鱼

您现在的位置是:理财鱼 > 理财方法 >

理财方法

语文教材里的鲁迅,“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发布时间:2021-12-24 12:07理财方法 评论

如果问谁是中国人最熟悉的作家,鲁迅必然榜上有名。这与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材中频频出现的鲁迅课文有着紧密的联系。数个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里,鲁迅都是被选收篇目最多的作家之一。


正因如此,在国内众多作家中,鲁迅成为特别的存在,他在国人心中占据着重要的分量,而似乎每一代人,也都能回想起学生时代曾经“被鲁迅支配的恐惧”。

语文教材里的鲁迅,“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部编版教材中的鲁迅文章。

围绕“教材中鲁迅”的讨论从未停止过,一种声音认为,在今天,鲁迅的课文已经过时;而另一种看法则是:应试教育本身造成了对鲁迅作品的误读。


课文里的鲁迅文章,已经存在了一整个世纪。

因为教材这种微妙的身份,除了作为经典文学作品的创作者和人群相遇,也成了一个国民文化符号,甚至是后来的网络流行符号。国人对鲁迅充满了复杂情绪,集体记忆也让鲁迅在很多时刻成为一种“梗”。

霸占语文课的一百年


从1918年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成为中国新文学开篇起,鲁迅作品的传播已经超过整整一个世纪。


在民国时代,鲁迅的作品就开始进入教材,最早同时也是收入鲁迅作品最多的教材,是民智书局1922—1924年出版的《初级中学国文读本》,编者为沈仲九、孙良工。他们认为,和读《孟子》《庄子》相比,国文教育更重要的目的是要让学生了解“现代思潮”。

这本教材中选取的都是白话文,对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语文教材里的鲁迅,“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 钱理群编著


民国时期语文课本中选用的鲁迅作品数量,要比新中国成立后教材选用的作品数量更多,除了依然存在于今天课本里的《社戏》《故乡》《纪念刘和珍君》等,还有十分尖锐的《中国文坛上的鬼魅》,以及书信、日记、学术论著等,同时不乏鲁迅的很多翻译作品。


鲁迅作品不仅出现在中小学课本里,也出现在高等院校教材里。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周作人、朱自清、沈从文等新文学作家在大学开设新文学课程,所讲内容几乎都会涉及鲁迅的作品。1929年春天起,朱自清在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新文学研究”课程,教材就是鲁迅的《狂人日记》。

朱自清称鲁迅的作品是“冷隽的字句,挺峭的文调”,流露出“冷酷的伤感主义”。

语文教材里的鲁迅,“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朱自清称鲁迅的作品是“冷隽的字句,挺峭的文调”,流露出“冷酷的伤感主义”。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教材开始由过去的分散出版,改为国家统一编写。“文革”前的17年中,教材大多由人教社统一编写和出版,在延续民国时期的教材积累之外,还有叶圣陶、吕叔湘、周祖谟等多位学者参与。


1950年出版的第一本新中国语文教材里,《给颜黎民的信》就是鲁迅的作品,文中,他写道:“你说专爱看我的书,那也许是我常论时事的缘故。

不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语文教材里的鲁迅,“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民国时期的国文课本。


初期的教材注重识字、写字、说话、阅读与写作等基本要素,除了鲁迅的作品,还包括郭沫若、茅盾、老舍、曹禺等现当代作家的作品。


在之后的“文革”中,包括教材在内的文化作品遭到全方位的破坏。这一阶段过后,新时期的教材经历了修正的过程。上世纪90年代起,全国陆续推广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在2003年,教育部制定了“新课标”,将语文课的基本特点明确定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所谓的“工具性”无疑是指“听、说、读、写”的能力,“人文性”则包含了自我精神的提升与世俗关怀,从这两种意义上来说,鲁迅作品都是十分符合该理念的理想范本。

语文教材里的鲁迅,“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在2003年,教育部制定了“新课标”,将语文课的基本特点明确定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因为鲁迅本人特殊的文化政治地位,鲁迅的作品在教材中的取舍,也是各个时期政治风向在教育领域的一种投射,而鲁迅似乎总能与最根本的时代精神相呼应。

撤出还是保留?


2013年,有媒体报道,人教社出版的初一语文课本中,唯一一篇鲁迅文章《风筝》被删除了。人教社回应说,在初中其他年级的课本中,仍然保留着六篇鲁迅文章,在选入教材的国内作家中,其数量依然是最多的。


过去的十多年间,“鲁迅课文大撤退”的说法常常会流传出来。在时代多元化的语境中,鲁迅的作品表达的价值观常常遭受质疑,有媒体曾提出,当下语文教材视鲁迅为鸡肋,更根本的原因在于这个社会革命激情的消退与宽容精神的增长。

语文教材里的鲁迅,“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过去的十多年间,“鲁迅课文大撤退”的说法常常会流传出来。


《高中语文》的一位执行主编曾说:“由于时代背景的差异、早期白话文与当下汉语的差异,以及鲁迅作品本身的深刻性等原因,鲁迅作品教学中确实存在学生难懂、老师难教、教学目标难以实现的现象。”也有人提到:“长期以来,鲁迅在教材中被异化和道具化,绝大多数中学课堂除了主题先行,肢解鲁迅并把他变成一个战斗性符号外,似乎没有更多的本事了。”


但对此,鲁迅研究学者陈漱渝认为,教学的缺点不能依靠把鲁迅作品从教材中剔除来解决。鲁迅作品是否与时代需求相悖,是值得认真讨论的问题,反映了人们对当今时代的不同认知和对当今需求的不同理解。

共2页: 上一页下一页

>相关《语文教材里的鲁迅,“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内容:


1、 考研祝福语文案 考研祝福的话朋友圈说说心情语录大全

考研祝福语大全。2022年的研究生考试已经到了,不少小伙伴想要在朋友圈祝福一下在考场的朋友,有什么合适的文案,下面为大家带来了考研的祝福语大全,需要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考研祝福语大全 1、考研的意义是在于你真正投入的过程。请务必坚持信念,守得...【继续阅读】


2、 学者林贤治,鲁迅的不同文本,分别为我们映照出了什么?

临终前,他写下杂记《写于深夜里》。他还曾有过一种设想,即...【继续阅读】


3、 鲁迅的这些作品,你可能从没看过

《论“他妈的...【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