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理财博客空间

理财鱼

您现在的位置是:理财鱼 > 今日热点 >

今日热点

王人博:我们需要发现行动的逻辑,而不仅是书面的规则|思想图谱

发布时间:2022-01-23 15:14今日热点 评论

理财鱼小提示:王人博:我们需要发现行动的逻辑,而不仅是书面的规则|思想图谱

“破除某某中心主义并不是一个口号,创造出属于中国人的理论以及概念、范畴体系并为世人所承认,需要研究者脚踏实地的学术努力。衷心希望中国出版家们能发现这样的作品并送到读者面前。”

最初的构想里,“人文阅读思想图谱”只是一次出版建议收集尝试——业界需要了解学界发现了哪些闪光的作品,学界也希望出版界能够关注到他们发现的璞玉。于是在2021年的最后一个月,书评周刊集全编辑部之力,向与我们有联系的人文学者、创作者问出了如下三个问题:

您在2021年持续思考的问题;

您在2021年关注到哪部未引起足够关注或未引进出版的作品;

您期待看到怎样的中国作品。

最后我们获得的远远超越了“建议”的层次。随着新年的来临,编辑部共收回了74份回答,总字数逾5万字。情感与思辨密度兼具的文字织就一份呈现关联传统与现代、未来与当下的阅读思想图谱,他们以自身生活或研究为维度的阅读与追问,记录下了虽然蜿蜒动荡,但对真挚的爱、对重塑人与人的连接依然充满渴望的2021。

——新京报书评周刊编辑部

 王人博:我们需要发现行动的逻辑,而不仅是书面的规则|思想图谱

本文出自《新京报·书评周刊》2022年1月21日专题《思想图谱:2021新京报人文阅读》的B08。

「主题」B01丨思想图谱:2021新京报人文阅读

「主题」B02丨2021新京报人文阅读思想图谱:留给未来的74份回答

「主题」B03丨孙莉莉和朱自强的回答

「主题」B04-05 | 王敬慧、张莉、戴潍娜、马凌、程一身和胡桑的回答

「主题」B06 | 罗新、高林、陈力卫的回答

「主题」B07丨孙歌、唐小兵、福山的回答

「主题」B08丨王人博的回答:发现行动的逻辑,不仅是书面的规则

回答者:王人博

 王人博:我们需要发现行动的逻辑,而不仅是书面的规则|思想图谱

王人博(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持续思考的问题

我的专业是法学,即有关法律在国家与社会层面的相关问题。但我的兴趣一直停留在两个地方:一个是历史;一个是法律背后的东西。这主要源于一个纯粹自我又未必正确的判断:历史不是“过去”,而是参与塑造现实的主角,一切历史都是为“当下”而活,否则就没有“历史”,历史这个概念也没有意义。

即便是“考古”,考古者也不只是为了拨弄几千年前的旧玩意,而是试图在时间的尺度内通过地下的秘密通道把“我们”与我们的身前身后连结起来。这话有点抽象,举个例子:我对某个人物(法律人物)感兴趣,有两种关注的方式:一是分析他此时此地的所作所为,直截了当;另一个比较迂回:看看他成长过程、人生中经历的事件以及他通常的反应,“习性”决定行为方式。

历史还有一种意义:人与人之间在许多问题上可能存在分歧。有人会坚持“历史思维”——不一定就是历史主义的立场,认为某些东西是合理的,是历史发展阶段的特质所在;另一些人从“价值”出发,可能认为这些东西超越了历史,具有普遍主义意义;而另一些人可能既不注重历史过程的重要性,也从“非合理性”上否定其价值。这也大体上可用以描述中国知识分子现实存在的样态。

法律很重要,但这种重要性主要表现于国家层面,用以建构国家性制度,法律、法令、规章都以书面的方式存在着。然而,建构的制度是一回事,制度如何运作以及运作方式是另外一回事。换句话说,书面的规则在现实中如何起作用,公共言语表达往往表明的是态度,而不是行为的真实逻辑。事实上,制度与规则的实效有时与公共言语表达并不一致,而是在不同人的关系的处理中,经过“磋商”、“妥协”,采取有效策略而实现的。研究者所见的往往是书面的、公共言语表达的部分,而不是背后的真实行动过程。行动机制才是根本。

法律是国家性的、书面的,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感觉不到法律对自己的意义,也主要不依赖法律生活。对普通个人而言,只要自己不做犯法的事,就无须直接与法律打交道。虽然,法律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如开车、行走、借贷、婚丧嫁娶等等。法律越是在生活之中,似乎越会让人觉得离它越远。中国人的身边生活依靠的是亲人、朋友、邻里、师生、同学、同乡等情感、人情以及关系。普通人的生活依赖的是传统与经验,而不是书面的法律。这需要深入到日常生活中,发现行动的逻辑,而不仅仅是书面的规则。

值得推荐的图书

2021年我所阅读的主要是有关这方面的著述。给我印象深的都不是新近的研究成果,而是属于旧书,有的是重读,有的是翻箱倒柜地第一次看。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2015年就有了汉译本,知道这本书较早,之前也间接引用过,却没读。这是由两位美国语言学者合作的成果。之所以阅读它,是与上面思考、关注的问题有关。按照语言哲学,说话就是做事。我们靠语言显形我们的存在,理解我们赖以存在的规则以及经验。而这两位研究者告诉我们:隐喻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东西,离开了隐喻,我们便无法生活。隐喻不是通常说的一般修辞或比喻,而是概念建构的基本质素。它来自于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建构,即以一种事物作为模本去理解另一种事物。

 王人博:我们需要发现行动的逻辑,而不仅是书面的规则|思想图谱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作者: [美] 乔治·莱考夫、[美] 马克· 约翰逊,译者: 何文忠,版本:启真馆 | 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年4月

我们中国人在社会层面,把人分为“生人”与“熟人”是关系的基础,也是在国家法度之外最重要的生活依凭。这种建构依赖于农作物的隐喻,是生活经验概念化的结果。正如农作物由生变熟需要一个过程,离不开时间、水分、阳光;熟人的形成同样需要时间以及感情的培养,“培养”这个概念也依赖“人是农作物”的隐喻。除了农耕文明之下的“农作物”这个隐喻之外,我们人类也共同依赖“方位”、“建筑物”。

共2页: 上一页下一页

>相关《 王人博:我们需要发现行动的逻辑,而不仅是书面的规则|思想图谱》内容:


1、 《开端》让我们看到,国产都市剧好像还有拯救的希望

理财鱼小提示:《开端》让我们看到,国产都市剧好像还有拯救的希望 为什么电视剧《开端》稀有且珍贵?因为他拍小人物就是真的在拍小人物,底层人民住车库、用散装卫生巾,老一辈包里全是塑料袋,家境不错的女大学生穿的是两三百的衣服、戴二十多的手链,这种细节...【继续阅读】


2、 【我们的精气神儿】重回主场 让梦想再起航

理财鱼小提示:【我们的精气神儿】重回主场 让梦想再起航 央广网北京1月23日消息(记者陈鸿燕 王溪 蒋厚波)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2021年末,云南昆明红塔体育中心举行了首届少儿冰球联赛。在冠军队的背后,还有一位一路逆行的筑梦人。10...【继续阅读】


3、 上海市市长龚正:我们有信心、有底气通过努力实现经济增长5.5%左右目标

理财鱼小提示:上海市市长龚正:我们有信心、有底气通过努力实现经济增长5.5%左右目标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严曦梦 记者 宋薇萍)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1月23日顺利闭幕。之后,上海市人民政府举行记者招待会,上海市市长龚正回答中外记者提问。...【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