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理财博客空间

理财鱼

您现在的位置是:理财鱼 > 原创专题 >

原创专题

中国的顶尖私募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1-06-27 23:36原创专题 评论

私募分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近两年来这两只私募发展得都很快,尤其是出色的投资案例及业绩让大家开始对这些顶级私募开始关注,下面就来看看这些私募的真面目。

顶级私募股权机构名单中国顶级的私募机构主要分布在3个地方,北京、上海和深圳。其中上海的私募最多,北京的私募规模最大。

中国的顶尖私募有哪些?

目前管理规模超过100亿的超过200家,其中私募股权基金占比超过150家。私募股权基金的管理规模也约是证券私募基金的两倍。

中国的顶尖私募有哪些?

下面提供几家管理规模超过100亿的私募股权基金的名单,给大家参考。当中的名单包括鼎晖、复星、君联、歌斐、信达、中信产业基金、红杉、弘毅等国内顶级的私募机构,既有国外的大型投资基金,也有本地国资或者民营的大型投资机构,下面各选取一家给大家做个简单介绍。

中国的顶尖私募有哪些?

鼎晖投资(外资代表):前身是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的直接投资部,由吴尚志、焦震等六位创始人,联合新加坡政府直接投资有限公司、中国投资担保有限公司和苏黎世保险资本集团创立。截止到2017年12月,鼎晖投资的管理资金规模达1200亿元人民币,目前已投资了200多家企业,其中60余家在国内外上市。

中国的顶尖私募有哪些?

中信产业基金(国资代表):是中国中信集团公司和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从事投资业务的专业公司,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设立。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公司已累计投资超过100家企业,其中30多家已成功上市,管理规模超过千亿元人民币。

中国的顶尖私募有哪些?

歌斐资产(民营代表):歌斐资产成立于2010年,是诺亚财富集团(中国最大的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定位于集团旗下专业的资产管理平台。截止2018年第一季度,歌斐资产管理规模已达1569亿人民币。

中国的顶尖私募有哪些?

顶级的私募证券基金国内顶级的私募证券基金,成名的会比私募股权基金早。因为私募证券基金在牛市中的表现会非常的抢眼,由其是经历了15年的发展,已经经历过了好几个牛熊转换了。因此这些私募机构的核心人物的名字也都是如雷贯耳。比如裘国根、赵军、万云、邱国鹭等等。我们就以券商、公募和民间选出两个代表给大家介绍一下。

中国的顶尖私募有哪些?

重阳投资(券商代表):创始人裘国根,人大高材生,券商出身,在创立重阳投资前个人股票投资收益已经超过15亿,在当年甚至入选了福布斯富豪排行榜,有兴趣的投资者可以去了解一下这位大佬的传奇人生。2008年创立重阳投资,目前发行产品超过60只,基金的管理规模已经突破200亿。

中国的顶尖私募有哪些?

高毅资产(公募代表):创始人邱国鹭,原南方基金投资总监和投委会主席,19年从业经历,2800亿公募基金公司投研负责人,目前投研团队超过30人,投资经理包括千亿级基金公司投资总监、股票型基金8年业绩冠军、偏股混合型基金6年业绩亚军、公募基金十周年金牛奖特别奖得主等,目前发行产品21只,管理规模已经超过700亿。

中国的顶尖私募有哪些?

林园投资(民间代表):创始人林园,从8千到20亿的中国股神,这个人有太多的争议和传奇,有兴趣的投资者可以自己找来看。目前产品发行42只,管理规模超过200亿。

中国的顶尖私募有哪些?

私募基金有太多的牛人和传奇,但是能够基业长青的总是少数,我们不能盲目的相信所谓的过去,更应该回归到业绩的关注。尤其是私募证券基金,这里面的故事太多了,有很多是运气或者大背景的原因在的,如果你过于乐观,冲着名气就下重注,你可能会损失惨重。这样的例子,在过去8年的经历中见过太多了。

以上就是个人对于顶级私募机构的观点,希望对各位投资者有所帮助。

手动码字,分享不易,多多点赞。

>相关《中国的顶尖私募有哪些?》内容:


1、 神舟十三号第二次出舱成功!翟志刚创下中国航天员新纪录

理财鱼小提示:神舟十三号第二次出舱成功!翟志刚创下中国航天员新纪录 神舟十三号第二次出舱成功!翟志刚创下中国航天员新纪录 图 源丨人民日报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1年12月26日18时44分,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叶光富成功打开天和核心舱节点...【继续阅读】


2、 以数字技术赋能绿色发展 天味食品斩获“2021中国上市公司口碑榜”两项大奖

理财鱼小提示:以数字技术赋能绿色发展 天味食品斩获“2021中国上市公司口碑榜”两项大奖 12月20日,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2021第十届中国上市公司高峰论坛周拉开序幕,论坛周以“科技创新 绿色发展”为主题。12月24日,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2021中国上市公司品牌...【继续阅读】


3、 从仿制到创新 中国药企谋划转型升级

2015年被称为是中国药物创新的元年。当年7月22日,原国家食药监总局下发通知,要求申请人自查数据,数据不真实、不完整的自行撤回,否则将在三年内不再受理申请。最终,1622个自查申请中超过80%的申报材料企业主动撤回。至此,行业重塑行动开启。 自722风...【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