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理财博客空间

理财鱼

您现在的位置是:理财鱼 > 原创专题 >

原创专题

繁荣集市要破产,临期食品不是好生意?

发布时间:2022-09-10 11:30原创专题 评论

从2020年至今,临期食品一直是被当做风口般的存在,吸引了资本、创业者纷纷入局。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增临期食品企业125家。头部企业好特卖不到3年已完成5轮融资,其投资方包括金沙江创投、五源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

而上海证券则预测,2025年国内临期食品行业规模将达到401亿元。然而,在这个市场还没有迎来真正扩容时,已有玩家被淘汰出局。

曾扬言要在今年开出60余家门店,2023年扩张到1000家门店,成为中国版“唐吉坷德”的繁荣集市如今已走向了破产边缘。据企查查官网显示,繁荣集市背后的母公司上海嘣嘣喵科技有限公司,在今年和供应商的合同纠纷中表示,公司业务目前已停顿,因现金流断裂,准备申请破产。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繁荣集市在上海、浙江注册的18家子公司目前也有17家被注销,仅有上海嘣嘣喵科技有限公司嘉兴第一分公司仍显示为“存续”状态。公司范智峯也已成为失信被执行人,被限制高消费。

但即使这样,依旧有玩家在激流勇进。在刚刚过去的8月23日,折扣牛宣布完成千万美元级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XVC领投,红杉中国种子基金及真格基金跟投。

国内临期食品市场正在上演着“双面江湖”,这也不得不让我们重新思考这种商业模式。

一、临期食品为何爆火?

事实上,临期食品折扣店具有典型的逆经济周期属性。放眼全球,各国临期食品店正在经济换挡后,才逐渐进入火爆起来。1989年,以东京股价暴跌为起点,日本的泡沫经济最终破灭。也正是在这一年,后来成长为日本最大的折扣店唐吉诃德成立。

从1990年以后,日本经济进入到“迷失的十年”,其主要表现为:国内失业率一路攀升。1992年日本就业人口为6436万,到2002年则减少到6330万人,净减少106万。与此同时,日本完全失业人口数则有1992年的142万人,增加到2002年的359万人,完全失业率由2.2%上涨到5.4%。

受此影响,日本民间消费支出增长乏力。1990年后日本民间最终消费支出较高的年份为1991、1992、1994和1996年,但其年增长率也只分别达到2.9%、2.6%、2.7%和2.3%;亚洲金融危机后消费支出增速进一步滑落,2002年已降至1.1%。

而在这种背景下,唐吉诃德折扣店也迎来了迅速的发展,分别于1998年和2000年先后在东证二部和一部上市,保持了连续26年持续增长与收入倍增的惊人业绩。

回看2020年疫情后的国内经济,和当时的日本经济有很多相同之处。疫情重创了企业收入,国内倒闭的企业不胜枚举。即使存活下来的企业,也在纷纷裁员或降薪。但同期因供应链受阻,原材料成本不断上涨,导致多类食品的价格不断上涨。反映到市场端就是,消费者收入在降低,但生活成本支出却在增加,最终导致国内消费市场增长乏力。

显然,此时的消费者迫切需要一些低价购物渠道来缓解这种焦虑,而2020年国内的社区团购、直播带货等低价渠道之所以会如此火爆,其原因就在这里。

除此之外,疫情导致企业正常的商品流通渠道被打乱,依靠传统夫妻店、大型超市处理临期食品的方式逐渐疲软,消费市场的不断降级,在多方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企业的临期商品数量迅速增加。

但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国内食品饮料企业在和经销商签订供货合同时,对于临期食品都不进行回收。在面对临期食品的压力下,大型经销商往往都会选择以出厂价的1-2折进行出售,以降低自身的损失。

也正是如此,让临期食品的价格优势体现出来。

我们实地走访了国内一家临期食品超级供货仓,据仓库负责人介绍,目前电商平台售价为128元一箱的汇源NFC百分百果汁,出仓价为9.9元一箱。123g一杯的鹿角巷奶茶网红速溶爆摇奶茶出仓价为1元1杯,京东平台123g*3的平台售价为19.9元,单杯约在6.6元左右。80g*30包的亲亲虾条出仓价为80元,京东平台售价则为166.9元。

显然,以上商品即使按照电商平台零售价格7折出售,也能保持一个相对不错的毛利率。

而据超级供货仓平台创始人田云指出,一个三四线城市50-60平方米的临期食品折扣店其成本大致如下:一年门店租金2-3万,店铺装修、货架、收银系统等门店投入在2-3万,前期铺货成本在5-6万。若能做到单日净利润在2000元的话,则成本回收周期也相对较快。

门店可复制性强、单店盈利快、消费端又要庞大的需求,临期食品这个生意真的看起来近乎“完美”吗?

二、临期食品的经营痛点

目前临期食品的流通方式大致如下:供货方主要为大型经销商、电商平台/社区团购平台的退换货和库存,这些商品一般由超级供货仓进行集中收购,之后会流向各大电商平台和线下临期食品折扣店,最终进入到消费者和公益组织手中。

在流通环节中,之所以会出现超级供货仓,其原因在于供货方单次供货量少则几千,大则几万,他们几乎不走散批模式。而面对如此大的供货量,及其考验中游临期食品参与者的现金流能力、库存周转能力、门店数量。

出于风险角度考虑,中游临期食品参与者一般都不敢吃下这么大的货量。当然,类似于好特卖、小象生活由于门店数量多,具有资金优势,也会绕过超级供货仓,直接和供货方进行对接,拿到一手货源。但这个流通环节由于不面向生产厂家,也隐藏很多潜在风险。

从货源的角度来看,临期食品供货的不确定性一直深受外界所诟病。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其原因在于:正常渠道和临期食品是一个硬币的正反面,正常渠道出货越多,则对应的临期食品数量也必然会减少。

但正常渠道出货量的多少实则是受到厂家定价、活动折扣力度、内部销售网络、产品口感、生产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但这两年国内经济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这自然也让厂家正常渠道出货能力受到影响,其对应的临期食品数量也充满了未知。

但据一位从事食品行业多年的胡亮透露,目前大型食品厂家正在借助数字化转型,调整经销商的销售任务和返佣政策。由于他们担心临期食品价格扰乱终端销售价格、损害到经销商利益,目前已经开始有针对性地严查临期食品的走向问题。在这些因素的同时影响下,后续流入到市场上的临期食品数量必然会减少。

一边是供货数量在减少,一边是入局者越来越多。在供需矛盾的影响下,这必然会导致后续临期食品的价格被不断拉高,毛利率不断降低。而消费者本身又是想抱着“薅羊毛”的心态才去临期食品店购物,后续必然会出现部分临期食品折扣店客流量不断下滑的情况。

除此之外,由于国内临期食品超级仓具有典型的分布不均衡问题,也在蚕食着行业的利润。据超级供货仓平台创始人田云所说,在全国,临期食品仓库最多的几个城市有上海、天津、哈尔滨。其对应的临期食品数量分别在:40家左右、20-30家、50家左右。临期食品仓库最多的省有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等。

共2页: 上一页下一页

>相关《繁荣集市要破产,临期食品不是好生意?》内容:


1、 V观财报|*ST瑞德:全资子公司被申请破产重整

中新经纬9月7日电 *ST瑞德9月7日晚间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奥瑞德有限收到哈尔滨中院通知书,辽阳粉末以奥瑞德有限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但具有重整价值为由,申请对奥瑞德有限进行重整。 截图来源:*ST瑞德公告 *ST瑞德表示,辽阳粉末提出...【继续阅读】


2、 华泰证券张继强对话分众江南春:热播广告背后的各行业繁荣度观察

9月5日晚间,华泰证券涨乐财富通、分众传媒举办了“分众传媒之夜:从热播广告看热门行业”的直播分享活动。 疫情叠加整个国内宏观经济所处的周期,使得不少行业的发展都承受着压力,但同时,亦有部分行业逆势活跃。通过观察不同行业广告投放活跃度这样的微...【继续阅读】


3、 拉夏贝尔(06116):法院宣告杰克沃克破产

智通财经APP讯,拉夏贝尔(06116)公布,公司于近日收到法院发来的(2020)沪03破16号之六《民事裁定书》,主要内容如下: 法院查明:2020年7月27日,法院召集杰克沃克的债权人召开第一次债权人会议。会中,管理人作了《管理人阶段性工作报告》等专项报告。全...【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