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理财博客空间

理财鱼

您现在的位置是:理财鱼 > 原创专题 >

原创专题

动力电池行业终局推演丨谁能持续引领?(2)

发布时间:2021-08-13 13:28原创专题 评论

但是在2018年的补贴政策里,低于150公里续航没有补贴;只有大于400公里续航才有补贴。而磷酸铁锂电池因为退补的原因,销量下降的很厉害。而沃特玛在之前举债融资扩建的产能,一下子就没了市场,最后资金链断裂而宣布破产。

无独有偶,曾经的电池龙头A123的死法也和沃特玛是如出一辙,A123也是磷酸铁锂电池的龙头企业,与通用、宝马等主流车企建立了供应关系。但若减去政府的补贴,会发现A123一直在亏损。巨额资金的投入,又碰上08年全球金融危机需求不振,财务不健康的A123也没撑到磷酸铁锂的再次爆发。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财务状况不够健康的企业会因为资金链断裂而倒在的行业寒冬中,没能等到行业的再次爆发。

磷酸铁锂再崛起表明:各技术路线不是绝对的替代关系

虽然智能汽车产业链有望催生新的商业模式,但目前的技术路径还是无法消除汽车的周期性。目前,我国对锂、钴、镍等动力电池上游关键原料的掌控力有限,属于被“卡脖子”的状态。

目前我国锂电池上游资源依赖进口,低成本的锂矿都分布在智利、澳大利亚和美国等国家。我国70%的锂矿都需要进口。而三元锂电池需求的钴、镍也同样如此。

今年以来碳酸锂价格已从去年低点的3.8万/吨上涨至9万元/吨。当前的“盐湖提锂”概念的火爆正是碳酸锂涨价催生的,其深层原因是因为我国锂、钴等上游资源无法完全自供。而随着动力电池的产能扩张,未来关键原料可能无法跟上产能扩张节奏,面临“卡脖子”的风险。

如果锂、钴、镍等上游资源的涨价。锂电池的成本降不下来导致终端价格的上涨,那么新能源车的销量就会下滑。到时候锂电池就有被成本更低性能更好的技术路径颠覆的风险。

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再次整体退坡超过50%。但磷酸铁锂行业却成功研发出刀片电池,用压缩体积的方式攻克了制衡磷酸铁锂电池的最大的短板:能量密度不足。刀片电池大幅提升了空间利用率,体积能量密度提升了50%的以上。技术进步叠加三元锂电池上游涨价,于是磷酸铁锂电池再次崛起。

这个事件证明了多个技术路线竞争优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上游的资源不可控,而政策也会不断变化。而动力电池竞争力的本质,还得看消费者。” 就像磷酸铁锂电池换发第二春,就像铅酸电池依然在微型车市场长期占据优势,各技术路线不是绝对的替代关系。

动力电池的技术迭代,也应以终端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消费者自然会选择更具性价比的技术路径。

目前动力电池的扩产都集中同质化的技术路径上,但是动力电池企业本质上还是消费者买单。资本也不应当忽视14亿人民群众的需求,我国对动力电池的需求不止高端的新能源车,还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的消费动力电池也有广阔的前景。

资本市场往往高估高大上的产业,而与之相对的下沉市场是容易被低估和忽视的点。但时代在变这几年以拼多多为代表的下沉市场也被资本界所重视。这里需要指出一点在动力电池行业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微型车的动力电池也有技术升级迭代的需求和群众基础。靠微型电动车吃饭的外卖小哥是一个非常大的动力电池消费群体。这部分动力电池具有C端的属性,行业周期性更弱,ROIC和现金流也更好看。在关注高端动力电池的时候也不能忽视下沉市场。毕竟这类动力电池消费渠道属性更强,周期性更弱,技术迭代风险也更低。

所以以史为鉴,动力电池企业要长盛不衰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1、中国动力电池的崛起,意味着动力电池存在后发优势,后进入者可以采购更先进的设备,采用更效率的工艺流程,也可以研发新的技术路径来实现迭代。老企业必须多技术路线均衡布局,保持长期持续的高研发投入。

2、A123、沃特玛的破产警示动力电池企业必须:现金流充沛,财务状况健康。

3、磷酸铁锂的再崛起表明除了技术参数,安全与性价比也是重要追求目标,不能唯参数论

动力电池优秀企业筛选

通过之前的分析我们得知能够穿越牛熊的动力电池企业需要健康的财务状况,持续不断的现金流来保证研发的投入以及要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多技术路径均衡布局。那么让我们最后来筛选一下。

良好的造血能力

ROIC(投入资本回报率)这个指标一般来说是个稳定指标变动幅度不会太大,常用来衡量企业长期赚钱造血潜力的指标,ROIC高的公司往往赚钱能力都很强。

通过对ROIC的筛选,我们发现除了老牌强者,天能股份也是一家非常值得注意的公司。高ROIC的企业不仅能够创造更大的价值,而且内生增长也会比较高,如果股市关门企业融不到资,ROIC更高的企业有着更大的发展机会。

长期持续的高研发投入

对于动力电池公司来说,健康的财务状况,以及稳定的自由现金流来保证持续的研发投入是重中之重。当然,如果现金流好但不投入也没用。研发投入更高的企业,往往有更大机会保持技术领先。

注:上表排序兼顾了动力电池营收,营收占比小的做了加权处理。比亚迪85.56亿元的研发投入费用不只是针对其动力电池业务,汽车相关营收占比只有53%,这还包括了其庞大的整车及各零部件部分,欣旺达动力电池营收占比只有1.44%。

我们从上表统计的研发投入不难发现,市场上还有很多未被市场充分认知的动力电池企业,天能也是具备较强新技术研发竞争力的企业。

多技术路线均衡布局

上文我们也论述了优秀的动力电池企业应该多技术路线均衡布局,不能单押注一个技术。因此,动力电池企业不妨多关注消费者的根本需求,建立锂、氢、铅以及将来的固态和钠离子动力电池并存的发展路线,而不是“唯补贴论”、“唯参数论”,搞“大跃进”式的运动化生产。多元发展、理性发展的动力电池行业,无论对我国的发展战略、消费者的使用体验,还是企业本身的发展和存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内技术路线均衡布局企业一览:

总结:动力电池的终局看,我们应该寻找那些财务稳健,研发投入高,多技术路线布局全面的动力电池企业。除了凭借政策扶持和技术优势崛起的传统动力电池企业外,强渠道类消费的动力电池企业也是值得关注的。

共2页: 上一页下一页

>相关《动力电池行业终局推演丨谁能持续引领?(2)》内容:


1、 2021 加密行业大事件总结

文 | 区块链分析公司 TheBlock 年度报告,编译 | 白泽研究院 在许多外部宏观经济催化剂的支持下,以及不同行业的巨头企业和机构参与,让加密行业在世界聚光灯之下走过了 2021 年。 本节 包含四个 关键点 ,按以下方式细分: ●公共部门活动:决策者,特别...【继续阅读】


2、 医疗健康行业周报 |CDMO公司源健优科获数亿元首轮融资;葵花药业布局儿童罕见病市场

理财鱼小提示:医疗健康行业周报 |CDMO公司源健优科获数亿元首轮融资;葵花药业布局儿童罕见病市场 近年来,医疗健康产业创新不断涌现,并发展成为最活跃的行业之一,36氪见证和陪伴着这一领域创新企业的成长,并为行业带来专业的声音。 为此,36氪推出了“医疗...【继续阅读】


3、 钠电池第一股,金属钠产能全球第1,Q3业绩涨3倍,股价却遭拦腰斩断

理财鱼小提示:钠电池第一股,金属钠产能全球第1,Q3业绩涨3倍,股价却遭拦腰斩断 这是一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金属钠生产基地,并同时经营钠离子电池和锂离子电池材料的新能源上市企业。 目前公司金属钠的产能为6.5万吨,占国内设计总产能的41.01%,在行业中具有技术...【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