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理财博客空间

理财鱼

您现在的位置是:理财鱼 > 保险知识 >

保险知识

大咖录| 估值已在历史中枢 港股又到布局时?(2)

发布时间:2021-11-29 18:17保险知识 评论

所以我总体感觉就是,对于消费互联网的公司来讲,其实这一波的产业周期已经到了中后期。尤其对于龙头来讲,现在政府还在强调龙头的互联网公司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所以我们也看到了像腾讯、阿里等这些互联网的巨头也开始承担了更多社会责任。我们觉得可能有些中小细分赛道的互联网公司还存在一定超越市场的机会,但整体来讲消费互联网肯定是到中后期的阶段了。但是整个TMT的赛道,也不光是消费互联网这一个子行业,它其实还是存在大量其它行业。包括我们刚才所说的产业互联网SaaS,包括现在比较热门的电动车的软件硬件,包括VR技术和软件硬件等等。在这些赛道上,我觉得其实整个产业还在中早期,它们比较类似于5年、7年前的消费互联网阶段,所以我觉得这些行业还存在这样的机会。所以我整体对于TMT板块并不是很悲观,但是我对于消费互联网尤其是龙头公司,我觉得可能态度会稍微悲观一点点。但对于很多新兴的子行业,我其实是非常积极的,也在里头积极的寻找细分的机会。

关注中国创新药企业潜力挖掘细分赛道机会

第一财经:近几年创新药公司也是密集的在港股上市,您如何看待它们的投资机会?

南方基金王士聪:首先我对于中国的创新药还是长期看好的。我觉得中国整个的创新药行业还在非常中早期的阶段。其实这一波创新药的公司基本上是在2010、2011年开始创业的,然后2017、2018年开始有个别的产品进入临床,有的可能进入到临床的晚期,最近几年才开始陆续上市。我觉得整体来讲,其实中国大量的创新药公司还没有走到投资者面前,或者说没有走向市场。所以我觉得这个时候产业首先是处在早期的,我们怎样去寻找机会?我们会从两个角度去寻找中国创新药的机会。

一个就是一定要做全球的 FIC(first in class同类首创),或者是best in class(同类最优),就是要做到全球创新。第二个就是一定要在海外去卖药。因为同一个药品其实在美国欧洲的价格,是中国的10倍、20倍甚至更高。一些罕见病的药品可能是50倍、100倍的价格。当然全球创新和在海外卖药其实这两点是息息相关的逻辑,所以我们整体觉得在一些细分赛道上,很多中国的创新药企业,其实具备了全球创新和去海外卖药的潜力。我们也可以看到从去年到今年,很多中国细分赛道的药企, 其实把自己一些头部药的权益去授权给了海外的大药厂,而且大药厂很多是花10亿美元甚至更高的价格去拿到这些授权。这个也从侧面可以验证,这些中国企业它的药品在全球的领先性,或者说至少是处于前三位的,所以才会有海外这些大药厂去愿意去拿这些产品在海外去销售,所以我们其实是非常关注这部分机会的。我们在今年也做了一些相关的投资,在一些尤其是处于成长早期的新疗法、新靶点,或者说新技术的赛道上,布局了一些中国具备领先优势的企业。

自下而上选股长期思维布局基本面右侧投资

第一财经:您在投资的过程中的逻辑和思路是怎样的?又是如何去筛选投资标的呢?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

南方基金王士聪:我的投资理念大概有三点是比较核心的。第一,我还是比较遵循自下而上选股理念的。可能从最开始选择标的上面,我就会尽量没有偏见的去看每一家公司,然后再去理顺每家公司或者每个子行业的核心投资逻辑,对一些暂时没有机会的行业和公司,我也会对它的核心指标保持长期关注。因为我们其实可以看到,对于一些很有潜力的赛道来说,它可能暂时没有机会,可能两三年、三五年后就存在了这个机会。比如说三五年前我们去看电动车,去看VR的产业链,其实都是没有机会的,当时大部分是跟风炒作,我们会关注底层技术的拐点在哪里。如果底层技术发生了一定的拐点,其实这些公司或行业是具备成长期和爆发期的机会的。

所以第一,我们还是比较偏向于自下而上选股。第二就是我们尽量做基本面的右侧投资,我们等待这些底层的核心因素发生质的变化,然后我们再去做赛道的布局和深入的投资。第三就是我们还是着眼于长期的投资思维,我们尽量去看3——5年的投资回报率,或者说产业的机会,然后我们进行布局和投资,这是我三个最核心的投资逻辑。

大咖录| 估值已在历史中枢 港股又到布局时?

共2页: 上一页下一页

>相关《大咖录| 估值已在历史中枢 港股又到布局时?(2)》内容:


1、 舍得做客《陆家嘴对话》,与企业大咖共同探讨品牌背后的东方美学

理财鱼小提示:舍得做客《陆家嘴对话》,与企业大咖共同探讨品牌背后的东方美学 2021 年年底,第十届上海高级定制周在沪举办。期间,由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上海证券报、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共同出品的高端访谈节目《陆家嘴对话》围绕主题“以东方美学助力上海...【继续阅读】


2、 苹果重塑估值体系向三万亿美元进军,未来必与特斯拉短兵相接

理财鱼小提示:苹果重塑估值体系向三万亿美元进军,未来必与特斯拉短兵相接 红周刊 记者 | 何艳 苹果造车是大势所趋,就像特斯拉造手机一样,两者最后必将短兵相接。苹果造车现在迟迟不落地,可能是因为其没有找到跟目前市面上其他电动车不一样的竞争点。 本月以...【继续阅读】


3、 中国“无人机之王”,成立15年估值1000亿,霸占80%全球市场

理财鱼小提示:中国“无人机之王”,成立15年估值1000亿,霸占80%全球市场 无人机产业是近年来伴随全球科技进步应用而生的一个新兴产业,不仅在农业、测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航拍、摄影等消费者日常生活中也越来越普遍。 提及无人机品牌,中国的大疆在全...【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