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理财博客空间

理财鱼

您现在的位置是:理财鱼 > 保险知识 >

保险知识

栗子之乡的产业变迁:从靠供销社出口到产品深加工内销

发布时间:2022-11-04 11:49保险知识 评论

“栗子季”又到了,糖炒栗子店门口开始排长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栗子从众多零食中脱颖而出,成了网红零食,每到季节就会掀起热潮。

在一些地区,栗子成为当地的拳头产品,使这些地方能够因栗子而出名。比如河北迁安栗子、山东栗子、湖北栗子等。借助互联网渠道,栗子也能给经销商和农户带来不少收入。

而在小小栗子的背后,其实有一幅很大的图景,能从一种农产品流通的视角,看到几十年中国经济和城乡关系的变化。《栗子的故事:农产品流通体系转型的人类学研究》就是这样一本以小见大的书。

栗子之乡的产业变迁:从靠供销社出口到产品深加工内销


作者张文潇是任教于北京城市学院的一位青年学者,把自己从小到大生活的传统栗子产地“古木县”的故事写成了一本书。依学术惯例,张文潇把家乡作了匿名处理,这是一个典型的北方农业县,临近北京、天津,出产栗子的历史长达半个多世纪,栗子曾是农民最重要的生计,给大家带来过不菲利润。

张文潇的父母都曾是当地农村供销社的员工,爷爷奶奶则经常做收栗子的农活。从小到大在供销社院子里生活,使她有了独一无二的视角,从栗子的种植、收获到供销社收购、转销,儿时印象帮助她与栗子建立了密不可分的关系。

当她在外求学,先后做社会学、人类学研究之后,栗子背后的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变化,以及供销社几十年来在当地栗子流通中所起到的作用、给当地农人带来的深刻影响,就进入了她的学术视野,可谓“栗栗在目”。从2016年开始,在人类学家赵旭东教授指导下,张文潇有计划地开始访谈半辈子都与栗子打交道的老农人们,挖掘供销社时代栗子流通的故事。

当地供销社在20世纪末难以为继之后,曾因出口贸易失败而遭受500万元的损失,2004年破产。经过司法程序,最终仅对赊销农户赔偿了少部分资金,这对包括张文潇家庭在内的8个基层供销社、324户社员产生巨大影响。经过细致研究,她把这桩案子的来龙去脉还原,并从中提炼总结供销社体制在经济转轨时期的得失,也看到活生生的人在面对变革时如何应对。

为什么曾经长期存在、主要帮助当地人做栗子生意的“小豆庄供销社”,会由盛而衰,最终破产?没有供销社,栗农是怎样做生意的?在电商的时代,他们的生意变得更好了吗?

传统栗子产区的致富经

板栗是一种典型的“中国特产”,中国栗是中国、欧洲、日本、美洲四大栗源中口感品质最好的,古木县所在的华北燕山地区出产的“京东板栗”则被称为“东方栗珍珠”,产量多、质量好、营养价值高。这跟当地的气候和地理条件有关。

栗子之乡的产业变迁:从靠供销社出口到产品深加工内销


张文潇查阅史料发现,古木出产栗子始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清代开始大量种植栗子果树,至今还有200年树龄的大树,结果良好。1958年起,全县组建专业果树队,选拔上千名有经验的人员,栽培管理栗子树。统一建立供销社后,生产队组织社员种植、打理栗子树,栗子卖给供销社,进入流通渠道。

1979年以后,古木县先后实施多种鼓励措施,比如推广承包制、允许转让、培训生产技术、建立联营公司、提供优质种子等。1983年开始实行分田到户,家庭经营代替生产队成为种植栗子的主流形式,板栗产量上升很快。

板栗种植掀起高潮,很重要的原因是出口很赚,被供销社收购的栗子最终会在天津港出口销往日本。20世纪90年代中期,每吨栗子出口可换回外汇2000~2500美元,或可换回11~14吨小麦。在日本炒熟的板栗每吨售价可达16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7.13万元。出口行情好,对国内板栗收购价格带动明显,20世纪60年代仅为0.25元/市斤,1993年已能卖到8元/市斤。

1997年以后,供销体系瓦解,板栗完全进入自由市场,各种贩子大显其能,一手抢购板栗,一手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寻找新的市场。张文潇还观察到,2003年前后,古木县全面实行退耕还林,并设专项补助,又是一次对栗子生产的刺激。但也是在这样一个形成新市场交易关系的时期,面对着全新风险的栗农们遇到了更多挑战。直到现在,电商在农村市场中已经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农产品流通市场交易的风险仍在考验着人们。

虽然能挣钱,但在张文潇的人类学观察视角当中,种栗子的农活实在是苦。她在2016年调研的时候协助农户捡栗子,感受到“不断重复弯腰、下蹲、站起的一系列细碎动作”非常累,老农也告诉她,“栗子捡完了,人也累出八分病。浑身上下没有不疼的地方”。而这仅是一连串农活中,集中安排在每年9月的一个收获环节而已,从撺树(剪枝)、捋枝(清理树枝)、苗树(施肥)、打药到做树场(清理树场),一忙就是一年。

还有扒栗子,就是把板栗从外皮“栗卜愣”中挖出来,用什么方法都避免不了手指扎刺,“爷爷的双手都是老茧,但扒栗子还是会扎一手刺。我扒一个就受不了了”。劳作给农民身体、精力带来的消耗,张文潇记得一清二楚,因此她也更多从情感、日常生活的角度,理解生产的不易。

20世纪80年代,小豆庄供销社下设3个分销点,负责9个村庄的供销业务,覆盖板栗主要产区,供销社负责人也积极响应上级社号召,执行板栗收购指令,交售给指定的外贸公司,还积极拓展其他收购来源和其他销路。同一时期,古木县与日本的板栗商贸关系顺利建立了,供销社体系得以稳定地通过为外贸渠道供货,为农民带来相当丰厚的收益。

供销社转向市场,决定了栗子的兴衰

通过查阅史料、访谈原供销社职工和栗农,张文潇发现:“在供销社存在的时候,好多其他力量都已经进入这个市场了。上世纪80年代,当地规定严格要求供销社统一收购板栗,但有一些胆子比较大、有想法的村民已经转型当了栗贩,去天津等地倒卖板栗。”

松动慢慢开始出现。受栗子高利润的利益驱动,供销社从集体组织的身份往市场主体转变期间,原本非常重视自己职业的原供销社职工,也在以个人身份做板栗收购。

出口日本热潮阶段有个传说:“十几斤栗子,背回一台彩电。”张文潇在书中分析认为,相比供销社时期信用稳定、可靠,自由市场形成初期古木栗子没有维护好口碑,质量下降,慢慢失去了市场占有率。日本市场的高价产生很强的辐射效应,古木县千方百计增产增收,产能增加过度,导致供求关系失衡,外销市场价格下降,栗农最终承担了风险。

共2页: 上一页下一页

>相关《栗子之乡的产业变迁:从靠供销社出口到产品深加工内销》内容:


1、 光源资本郑烜乐:产业投融资时代已来,助力科技实业家改变世界

2022年已经过去四分之三,世界格局瞬息万变,全球金融市场也充满不确定性。只有理解时代需求、顺应时代需要,积极改变和提升,才能抓住新时代的机会。近日,光源资本创始人、CEO郑烜乐分享了对当下投融资市场环境的观察和思考。郑烜乐认为,当自主可控的科...【继续阅读】


2、 白皮书:2021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产值约4700亿

中新经纬11月4日电 国新办4日发布《新时代的中国北斗》白皮书,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白皮书相关情况。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在会上表示,白皮书全面回顾了中国北斗的发展历程,全面展示了北斗系统进入新时代以...【继续阅读】


3、 【财联社午报】三大指数均涨超2%,锂电池产业链与大消费方向强势领涨

两市共49股涨停,15股未封住涨停,两市封板率达78%,今日两市连板股9家,其中供销社概念股天鹅股份5连板。 一、【早盘盘面回顾】 财联社11月4日讯,大盘早盘开盘后快速走高,三大指数均涨超2%,沪指重新站上3000点。盘面上,锂电池产业链大涨,锂矿股领涨...【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