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理财博客空间

理财鱼

您现在的位置是:理财鱼 > 理财方法 >

理财方法

在豆瓣小组,读懂当代年轻人的B面

发布时间:2021-10-25 11:02理财方法 评论

在豆瓣小组,读懂当代年轻人的B面


文丨乌玛小曼

在中文互联网社区里,豆瓣小组从来不是最火的那一个,却是最特别的一个。它就像一只颜色奇异的蘑菇,在互联网不明亮的角落里安静地释放着孢子。

它总是一副置身事外的姿态,却有强大的能力,源源不断地为社交网络输送灵感,大众熟知的“社会性死亡”、“凡尔赛文学”等网络热梗的发源地都是豆瓣。

在豆瓣小组,年轻人组成了独特的“圈层”。作为一个已经成立了16年的“古早”中文社区,豆瓣小组提供了一份宝贵的“样本”,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读懂当代年轻人的脑回路。

当无数年轻人在淘宝“剁手”时,超过六十万年轻人在豆瓣小组“反消费主义”,探索不花钱的快乐。

当大量年轻人说话离不开热梗时,有17万年轻人在豆瓣“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小组中探索汉语精妙的表达方式。

当一些年轻人在微博为偶像上头时,有12万年轻人在豆瓣“日落爱好者”小组为黄昏的天空上头。

当年轻人在朋友圈里“活在当下”时,豆瓣小组成员的时间轴却是混乱的:有人假装活在1980-2000年,有的人假装活在2050年。

当年轻人在小红书研究流行穿搭和时髦单品时,豆瓣小组“丑东西保护协会”和“土味穿搭践行者”的成员却在研究那些丑而有趣的事物。

到底是什么,让豆瓣小组形成了如此独特的“圈层文化”?从豆瓣小组成员千奇百怪的“赛博身份”中,我们又能洞察出当代年轻人哪些不一样的侧面呢?

从豆瓣小组成员的“赛博身份”中, 洞察当代年轻人的五个特质

如果你是一个观察能力强的人,当你第一次逛豆瓣小组时,一定会好奇为什么那么多用户都有一个共同的ID:江湖骗子。

“江湖骗子”这个昵称源于豆瓣系统的一种保护机制:如果有用户将自己的豆瓣ID改为“管理员”,系统就会“报复性”地将该用户的ID显示为“江湖骗子”,防止有人冒充豆瓣小组管理员。“管理员”是豆瓣小组中的一个特殊身份,拥有审核用户入组申请、封禁违规组员等权限。

从“江湖骗子”这一产品细节可以看出,豆瓣小组有点像年轻人身边一个狡黠的朋友,有自己的鲜明的个性和小心思。

极高的入组门槛,确保了组员人群的纯粹性:如果你想加入一个当红的豆瓣小组,需要去“组规”帖子中寻找入组暗号,并写下不少于100字的入组申请。不少小组还规定,注册时间未满6个月、主页动态少于30条、豆瓣ID为“豆友XXX”的用户都没有入组资格,这在一定程度保障了加入小组的豆瓣用户都是熟悉豆瓣风格和玩法、并愿意为入组付出时间和精力成本的人群。

在豆瓣小组中,一些微小的兴趣点就像强力胶那样,把年轻人聚合成一个个微缩的圈层。

在这些圈层构筑出的安全感中,当代年轻人一些原本隐藏得较深的特征得到充分的释放和展露。

1、拒绝同化:“语言萎缩”和“语言通胀”的抵抗者

不少学者对当代年轻人“语言能力萎缩”这件事表示担忧,在他们看来,这届年轻人离开“yyds”、“绝绝子”、“笑不活了”这样的网络热词,就不会说话了。

但如果专家们打开豆瓣“失语者互助联盟”小组,他们一定会感到一丝欣慰。

“怎么形容被光照亮的鹅?”

“如何描写透过纱帘的太阳?”

“用一句话描述春天的味道。”

“如何形容月亮长得像太阳?”

在这些问题下,可以看到豆瓣小组成员写下了许多或调侃、或富有诗意的评论。

在豆瓣小组,读懂当代年轻人的B面


比如有位用户回老家拍到了田间“被光照亮”的鹅,诚恳发问应该如何形容这些鹅,有组员回复——“神说这只不可以”。

对于“长得像太阳的月亮”,组员会引用《诗经》中的“如月之恒,如日之升”,文学造诣瞬间拉满。

“失语症互助联盟”的小组成员对文字一片匠心,每天都在帮助彼此寻找精妙的汉语表达方式。某种画面、某种情绪、某种气味,都能成为大家练习和互助的素材。

在豆瓣“矫情文字品鉴小组”,扑面而来的则是另一种画风。这里是组员们对互联网上那些令人尴尬到“用脚趾头抠出三室一厅”的矫情文字的批判基地。

在豆瓣小组,读懂当代年轻人的B面


无论是恶俗夸张的网络文学,还是互联网上令人鸡皮疙瘩掉一地的用户评论,在这个小组都会受到无情的“反矫”。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当代年轻人的语言表达中,存在着“语言萎缩”和“语言通胀”两种主流现象。

“语言萎缩”即在表达中过度依赖“梗”,并让“梗”的语义无限扩大。比如“绝绝子”一词就可以用来赞美食物、人、风景等完全不同类型的事物,原本可以使用丰富的成语,最后全被一个“绝绝子”概括了,这种“偷懒”的表达习惯可能会造成语言能力的萎缩。

另一种语言现象则是“语言通货膨胀”。过去一个“哈哈”可以表达的感情,现在要用“哈哈哈哈哈哈哈”才能勉强过关。过去“美女”就能形容一个女子貌美,如今已是满地“仙女”。这些词汇在人们高频的使用中,词义遭到弱化,逐渐成为陈词滥调。

在《文学中的恐怖》一文中,作者让·波朗指出:陈词滥调是惰性的标志,人们使用现成的表达方式,代替了思考。这些布满灰尘的音节牢牢地固定住熟悉的秩序,词语流水线上产出的一罐罐粘稠的糊状物饲喂着读者的头脑。

而在豆瓣小组中,我们可以看到当代年轻人对待文字较真的一面,这映射出他们在戏谑态度之下的严肃思维。

他们追求语言的充盈,通过语言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身体力行地抵制着流行文化的同化。

2、野生社会学家:带着显微镜看世界

与那些沉溺于社交媒体“滤镜”下的年轻人不同,在豆瓣小组的年轻人身上,可以看到一种从庸常生活中抽离出来后的深度思考能力,他们习惯从日常生活的点滴中领悟出一些道理。

在豆瓣“我发现个规律”小组,组员们每天都在分享一些基于自己生活经历的规律和哲理。

共3页: 上一页下一页

>相关《在豆瓣小组,读懂当代年轻人的B面》内容:


1、 一图读懂2022年全国海事工作报告

理财鱼小提示:一图读懂2022年全国海事工作报告 来源:中国海事 获取更多行业动态,请关注“中国船员”微信公众号! 本微信公众平台“中国船员”所发表内容注明来源的,版权归原出处所有(无法查证版权的或未注明出处的均来源于网络搜集)。转载内容(视频、文章...【继续阅读】


2、 当水军攻占豆瓣

理财鱼小提示:当水军攻占豆瓣 记者调查发现,各个平台中豆瓣水军的价格偏高,一条显示号短评可达15元,也有水军组织承诺可以帮忙开分以及涨分,每涨0.1分最高达6000元,开分更是高达上万元。 全 文3430字 ,阅读约 需7分钟 “为什么最近几天没任务?”新京报贝...【继续阅读】


3、 在豆瓣小组,读懂当代年轻人的B面

理财鱼小提示:在豆瓣小组,读懂当代年轻人的B面 编辑导语:豆瓣小组总是能创造出各种网络热梗,在我们不知道的时候侵入我们的生活。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许多年轻人的聚集。本文通过豆瓣小组,洞察了当代年轻人的五个特质。一起来看看吧! 在中文互联网社区里,豆...【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