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理财博客空间

理财鱼

您现在的位置是:理财鱼 > 理财方法 >

理财方法

赵伟:向阳而生——2022年宏观形势展望

发布时间:2022-02-24 15:24理财方法 评论

理财鱼小提示:赵伟:向阳而生——2022年宏观形势展望

赵伟为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赵伟:向阳而生——2022年宏观形势展望

引言

各位领导、同仁,大家上午好,我是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向阳而生》,主要有三层含义:

1、连续两年多经济运行处在一种非自然、非正常的状态,在2022年我们会从这种非自然的状态加快向正常状态回归,阴霾挥去、迎接曙光;

2、在中国“政策底”已经夯得非常牢固的情况下,“经济底”就在眼下;经济回归“新稳态”的过程中,对于中国经济可以乐观一点,过于悲观的研判大可不必;

3、这一轮稳增长,是在“动能切换”过程中的稳增长,“高质量发展”框架下的稳增长,对于“走老路”式稳增长的过度期待或者担忧,也是不必要的。

我今天演讲的内容主要分成了三部分:

在第一部分主要讲一个逻辑,疫情对于经济社会的冲击是全方位的。对于产业生态等很多方面的“伤害”短期没法有效修复,使得全球经济相比过去更容易陷入“滞胀”环境。

好在,伴随疫苗供给的上量,疫苗接种的快速推广,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开始快速减弱;同时,国内“稳增长”政策下,对于国内而言也有一个经济回归常态的过程。2022年资产定价的宏观大背景是,疫情“退潮”、“场景修复”。这是我在第二部分要分享的内容。

第三部分,我们主要讨论下2022年资产配置的思路。2022年伴随着经济的加快正常化、政策也在加快正常化;通俗的理解就是,资产定价中“分子”、“分母”在赛跑,很显然,资产组合的久期适度缩短、高低估值板块间适度平衡,在这个过程中会成为最常见的应对。

正文

一、疫后“创伤”:看得见的与测不准的

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疫情爆发以来,全球经历了5轮反复,基本上3-4个月反复一次。即便是在疫苗推广以后,变异病毒的出现,还在不停地扰动着全球经济的运行。截至2月的中旬数据显示,全球累计确诊病例数已经超过了4亿人次,死亡人数接近600万人;往前追溯的话,最近一百年以来可以类比的疫情,就是西班牙大流感。

应急之下,主要经济体均纷纷采用了货币、财政双宽松的手段,去托底经济。以危机期间的财政刺激规模占上一年支出比重来衡量财政刺激力度,可以发现,主要发达经济体财政刺激力度历史罕见。2008年金融危机时,主要经济体的这一指标只有10%左右,疫情期间以美欧为代表,都显著提升,美国达到70%以上。

“大放水”的好处显而易见,使得很多经济体在短暂衰退之后出现强劲反弹,经济预期也明显修复。IMF每个季度会对主要经济体年度经济预测进行更新,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经济体的预测值在逐季提升。

没有免费的午餐,大放水的成本也是巨大的。对于经济运行的“生态”破坏非常大,有些破坏,短期没法修复。

最直接的一个成本是,政府杠杆率的快速大幅提升,这会带来什么后果呢?在利率水平比较低时,政府利息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相对较低,一旦经济回归正常化、利率上行,会导致政府利息支出,与利率水平回归常态之间的矛盾凸显,进而显著压缩政策空间,带来政府债务问题的影响长期化。这也会倒逼着主要发达经济体,未来采用债务货币化的方式去化解债务问题,通俗的理解就是通过长期通胀来消化。

 赵伟:向阳而生——2022年宏观形势展望

资料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第二个冲击是,对产业生态的破坏非常大,修复起来可能需要比较长的时间。2018年前后的时候,逆全球化趋势出现,以美国有意挑起一些贸易争端为代表;而疫情期间,全球产业链受到严重破坏,产业链越长、分工协作程度越高的行业越容易受到影响,这会反向激励一些经济体未来尽可能将产业链缩短、核心生产环节拉到自己国内,加剧逆全球化。

另外一个维度的破坏也很显著。传统中上游很多行业,过去十多年处于资本开支持续收缩的过程;疫情期间,又有一批产能被消灭掉了;对于部分传统中上游行业而言,类似于出现了一轮全球性被动“供给侧改革”;疫后需求的修复可以很快,但供给能力的修复,并不是一两年就可以实现的。美国钢铁行业为例,产能利用率很快就已恢复到疫情前水平,但产量没有,说明这个行业中很多中小企业,在疫情冲击下已经倒闭退出了。

 赵伟:向阳而生——2022年宏观形势展望

资料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第三个冲击是对就业生态的破坏,影响也比较深远。疫情之后,就业需求下降,对收入和消费端的拖累,但这些拖累是容易修复的;不容易修复的是,疫情期间就业心态的变化,会导致劳动力供给系统性的减少。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约300万人选择提前退休,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也存在选择“躺平”的方式应对就业压力。最近几年,我们国家劳动力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在一起下降,供给的下降比需求的下降还要快,说明就业市场的问题不只是受到了需求减少的拖累,不少人在用“躺平”方式应对就业压力,疫情之后尤为明显,反映当前就业心态可能存在问题。这些变化会导致劳动力供给系统性的减少,劳动力价格“虚高”影响经济。

疫情对消费习惯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就不展开了。疫情之后,越来越多的经济活动转移到线上,而线上经济活动对于经济的拉动的乘数效应低于线下。

疫情对于经济的伤害是全方位的,无论对于政策、产业、就业及其他“生态”的影响,短期都很难回到以前。这会导致疫情之后,均衡状态下的经济增速要比疫情前低,而通胀水平是比之前高。换句话讲,全球经济在疫情之后更容易出现“滞胀”的情况。

 赵伟:向阳而生——2022年宏观形势展望

资料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共4页: 上一页下一页

>相关《 赵伟:向阳而生——2022年宏观形势展望》内容:


1、 监利向阳社区:兴工富农,长江边升起“明星”村

理财鱼小提示:监利向阳社区:兴工富农,长江边升起“明星”村 村级固定资产过亿元,村集体年收入800多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3万多元,新沟镇向阳村被誉为“监利第一村”,这里厂房林立、楼群整齐、商铺熙攘……全然一幅充满现代气息的新农村图景,“壮大集体经济...【继续阅读】


2、 赵伟:季节性、基本面和资金流共振使人民币汇率走强

近期,在基本面和政策分化下,中美利差收窄和资本流动并未带动人民币汇率贬值,相反人民币持续强势,背后的主要逻辑是什么?未来趋势将如何表现? 美元走强,人民币更强 自“8·11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与美元指数走势吻合度非常高。但2021年四季度...【继续阅读】


3、 赵伟:中美通胀差异直接原因为CPI构成不同

疫情之后,全球主要经济体的通胀指标纷纷创下新高。1月份,美国CPI抬升至7.5%、而中国CPI回落至0.9%。中美CPI通胀有如此大的反差,直接原因在于两国CPI构成和主导因素变化趋势不同,根本原因则在于经济需求的“错位”和供给影响强弱的差异。 中美通胀不同...【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