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理财博客空间

理财鱼

您现在的位置是:理财鱼 > 理财方法 >

理财方法

上海交大李峰:中概股退市并非完全不可避免,跌跌不休多是避险行为

发布时间:2022-04-20 20:52理财方法 评论

理财鱼小提示:上海交大李峰:中概股退市并非完全不可避免,跌跌不休多是避险行为

红周刊 记者 | 张晓添

中概股退市并非完全不可避免,更大程度上是取决于两国监管机构最终的沟通结果。不过,资本市场最讨厌的就是不确定性,在这个过程中,中概股会承受巨大的市场压力。中概股跌跌不休,情绪博弈比较重,和基本面无关,或多是避险行为。

近日,国家证监会网站发布就《关于加强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相关保密和档案管理工作的规定》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至此,近两年来受到外界广泛关注的中概股中美监管合作问题初现曙光。

在美上市中概股“退市”是否不可避免?当前这些公司的估值逻辑是否已改变?回港上市面临哪些阻力?投资者又该如何保护自身利益?《红周刊》近日专访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会计学教授、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上海高金金融研究院联席院长李峰,深入探讨了涉及中概股投资的若干关键问题。

中概股应严肃对待美方动作

做好二次上市或强退的准备

《红周刊》:中概股作为在海外上市的代表性中国企业,颓势已持续一年多。今3月以来中概股遭遇又一轮暴跌,这与此前持续走低有何异同?

李峰:我认为,这一轮的暴跌受到四方面影响。

首先,美联储启动加息并计划开始缩表影响整体市场流动性。

二是,造成直接影响的事件是,3月10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根据《外国公司问责法》将五家中概股纳入“预除名”的临时被识别名单。因为两国监管层迟迟难以达成一致,中概股在美国市场的上市状态不确定性在此事件之后大幅提升,对中概股形成了比较大的抛售压力。

三是,俄乌冲突导致资本市场担忧中国资产受到拖累。市场担心,美国可能会以中俄继续保持贸易往来为由,对中国进行大规模制裁,甚至进一步强制中概股退市、中美金融脱钩等等。这引发了部分海外投资者对于中国企业可能遭受连带损失的担忧。

最后,去年“滴滴事件”中概股大幅调整之后,一些机构还是对中概公司执行了抄底动作。但市场预期中概股回归香港,但经测算不可行,这冲击到第一波抄底投资人的信心。

《红周刊》:从最新的情况来看,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列入“预摘牌名单”的中国企业已有近十家。如何看待美方这一动作?

李峰:自去年8月以来,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和SEC主席已经召开过三次视频会议,商讨中美审计监管合作中的问题,目前仍然在沟通中。

列入清单的公司是否在未来两年真正退市,最终取决于中美审计监管合作的进展和结果。但是对于中概股来说,难以预期未来会达成什么样的合作,因此还是应当更加严肃地对待美方的动作,做好二次上市、回归A股港股、私有化甚至被强制退市的准备。

我国应该积极与美方展开交涉,通过多轮磋商恢复市场对中概股的信心。同时,注意把握解决问题的方向,防止牵扯政治领域,甚至沦为一些海外政客操弄的工具。对于避免政治化符合中美两个资本市场的共同利益的立场充满信心。

近日发布《关于加强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相关保密和档案管理工作的规定》是对2009年的规定的一个修订,是中美监管达成合作的一个重要积极信号。规定将为中概股企业涉及相关保密和档案管理工作时提供更清晰的指引,在指导企业妥善管理涉密和敏感信息,履行好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的主体责任的同时,也为企业满足境外监管机构的监管要求,共同维护全球投资者权益提供了重要保障。

 上海交大李峰:中概股退市并非完全不可避免,跌跌不休多是避险行为

“退市”并非完全不可避免

中概股估值逻辑已脱离基本面

《红周刊》:关于退市,当前不少投资者认为在美中概股从美国退市已是不可避免。事实果真如此吗?

李峰:并非完全不可避免。但这些公司在两三年以后是否必须退市,更大程度上是取决于两国监管机构最终的沟通结果。但资本市场最讨厌的就是不确定性,尤其是政策不确定性完全难以预料,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中概股会承受巨大的市场压力,因为这已经不仅仅是资本市场的事情,更多是两国博弈的领域。

中概股跌跌不休,情绪博弈比较重,和基本面无关,或更多是避险行为。当前的估值逻辑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脱离了基本面。外资也并不确定监管的强度会提升到什么级别,两国的监管走向到底会是什么方向,不确定性提升会打压估值。

目前已经有很多中概股(百度、蔚来、哔哩哔哩等)在香港二次上市,为最坏的情况做准备。一旦真的被强制退市,投资者可以将所持的美股份额转为港股。对于没有进行二次上市的公司,投资者需要综合评估持股风险,关注上市公司有没有其他资本市场上市或者私有化退市的方案。

《红周刊》:除去强制退市问题,从2021年以来的反垄断调查,一直是悬在互联网企业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李峰:是的,2021年市场监管总局共发布反垄断处罚案例高达118起,其中89起涉及互联网企业,占总数的75.42%。阿里巴巴、美团、腾讯等互联网企业接连遭到反垄断处罚。

资本市场担心,中国监管层面持续对互联网平台企业加紧监管,未来互联网平台公司可能会成为基础设施而非科技企业。因此有不少投资者已经开始参考公用事业估值水平来衡量中概股里的互联网企业。例如阿里巴巴市盈率水平从35~40倍回落到16~18倍,但与此同时阿里巴巴的基本面并没有发生巨大变化。

《外国公司问责法》并非针对中国企业

但忽视了中美体制差异

《红周刊》:我们反复谈到《外国公司问责法》。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正式通过该法案,是否只针对中国企业?如何理解美国监管方要求审计底稿的做法?其合理和不合理的因素分别有哪些?

李峰:从美国立法的本意上来看,并不是针对中国企业。

在《外国公司问责法》最先被提出的2020年初,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官网上列出了241家因为监管障碍而无法进行审计监察的美国上市公司,其中有137家来自中国大陆,93家来自中国香港,其余来自比利时。该法案其本意是保障在美国上市的公司财务状况可审计,保护投资者。但是随着“瑞幸事件”的持续发酵和中美贸易摩擦的不断紧张,该法案对于中国企业的针对性日渐突出。

共3页: 上一页下一页

>相关《 上海交大李峰:中概股退市并非完全不可避免,跌跌不休多是避险行为》内容:


1、 中概股倍思亲

从去年7月滴滴APP被强制下架后,CEO程维和总裁柳青便在社交媒体销声匿迹,用户只能看到官方账号一则则辟谣消息。 这显然无法消解投资者亏损的酸楚。从赴美IPO开始,滴滴便深陷市值蒸发的泥沼。截至3月14日,滴滴市值为85亿美元,相较市值高点,约700亿美元...【继续阅读】


2、 热门中概股涨跌不一 知乎涨超12%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纳指涨1.84%,标普500指数涨1.23%,道指涨0.97%。 热门中概股涨跌不一,知乎涨超12%。据悉知乎将推出首个职业教育App“知学堂”,作为知乎探索商业变现的重要一环——知乎教育,或成为其打破亏损僵局的关键。目前,知乎教育已经...【继续阅读】


3、 中概股抄底「自救」

寻找变化中的护城河。 尽管近一年互联网巨头们已经低调收缩,但祸不单行,国际局势动荡导致了股价集体下滑。黑暗三月,令中概股的处境更加需上加霜。 靠人不如靠己,中概股开始抄底“自救”。 3月上旬,富途牛牛宣布在已经完成的3亿元回购计划上再加不超过...【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