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理财博客空间

理财鱼

您现在的位置是:理财鱼 > 理财方法 >

理财方法

“卖猴子”“卖老鼠”的生意火了:2000亿

发布时间:2022-05-14 07:48理财方法 评论

最近,两则IPO新闻和一笔巨额收购交易,让那些低调赚钱的“卖猴子”“卖老鼠”的公司,一下子站在了风口浪尖上。

先是从2021年底至今,两家以销售实验鼠为主要业务的公司——南模生物、集萃药康接连上市,市值分别超过42亿和97亿元(截至5月13日收盘)。

近日,同为上市公司的临床前CRO(医药外包)企业昭衍新药又刚刚斥资18亿买下了两家养殖食蟹猴、恒河猴等实验动物的公司。

一直以来,在医学领域,不管是新药实验、疫苗开发,还是医学生的培养,都需要大量的实验动物。然而,实验动物的研发和繁殖、人工养殖等过程复杂繁琐,周期长,在疫情的大背景下,医疗健康行业发展迅速,就造成了实验动物供不应求。尤其是大分子生物药时代的到来,让很多CRO公司面临“一猴难求”的窘境。

虽然实验动物赛道目前处于火热状态,但是其实仍然面临着横向、纵向发展的考验。对于投资机构来说,一下子涌入赛道的玩家增多了,但团队的科研能力和团队构成的完整性才是对项目最看重的地方。

“卖动物”的公司突然火了

今年,实验动物这个赛道一下子火了。(实验动物指的是生物学家通过对选定的动物物种进行科学研究,用于揭示某种具有普遍规律的生命现象,此时,这种被选定的生物物种就是实验动物。)

先是两家头部公司接连上市。4月底,“卖小白鼠”的集萃药康在科创板挂牌上市。截至目前,公司总值已超95亿元。实际上IPO前的最近一次外部股权融资情况,机构为集萃药康给出的估值就已经达到了31.3亿元。

集萃药康2017年成立,2019年便完成了来自鼎晖投资、国药投资的1.6亿元的A轮融资;2020年,高瓴创投领投,云锋基金、摩根士丹利投资管理基金、红杉资本中国基金、泰福资本等基金共同参与投资,完成了4亿元的B轮融资。

“卖猴子”“卖老鼠”的生意火了:2000亿


因为最近刚刚登陆科创板,集萃药康在媒体上的曝光频率明显增加,这才让公众熟悉了这家一直在默默赚钱的公司。截至2021年6月30日,其已累计形成约2万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品化小鼠模型,品系资源数量稳居行业前列。

随着集萃药康招股书的披露,实验小鼠的价格得以窥见,一只实验室小鼠的单价有的会高达1万元。2018-2020年,集萃药康商品化小鼠模型销售毛利率分别为76.73%、74.71%和81.52%,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68.24%、68.95%、76.21%。

集萃药康也不是第一家靠“卖老鼠”上市的公司。2021年12月28日,南模生物也被批准了在科创板上市,目前市值也达到45亿元,2020年的主营业务的毛利率达到60.34%。

除了南模生物和集萃药康的上市,让人注意到实验动物这个行业之外,临床前CRO企业上市公司昭衍新药也在4月8日发布了公告,宣布共斥资18亿元现金收购两家繁殖实验动物公司英茂生物和玮美生物100%股权。值得注意的是,玮美和英茂两家生物公司都主打实验动物食蟹猴、恒河猴等。

“这次的收购其实是一个趋势,目前国内的这种头部生物医疗头部的上市公司,药明康德、昭衍新药、康龙化成等都已经收购了类似的提供实验动物的企业,这些龙头企业必然要去做供应链的一个整合,增加供应链的稳定性。”针对此次收购,曾负责领投昭衍生物A、追加B、B+轮融资的华盖资本投资副总监朱竞阳对铅笔道表示。

他介绍,不管是哪家公司,对于实验动物的采购上的费用都是逐年增加的,尤其是复杂的非人的灵长类大动物,采购成本非常高。

昭衍新药也不是第一家“抢猴子”的CRO公司。进入到大分子生物药时代,与人类基因同源度最高的猴子成为临床前试验的首选,尤其是眼科、神经系统的药物基本只能用它,其他如小鼠等实验动物的结果跟人体匹配度并不高,这也让养殖规模本身就低的实验猴更加成为香饽饽。

在2019年底,药明康德就收购了广东春盛,获得了2万余只食蟹猴。2021年,康龙化成分别以1.1亿元和2.06亿元的价格通过控股和收购的方式入手了两家猴场,这为它带来了近1万只猴子。

得猴子者得天下,这也成为CRO供应链市场的一个现状。

飞速增长的2000亿新市场

实验动物是新药研发的基础,在临床前阶段和医学研究中都少不了实验动物的身影。其实市场火热的不仅仅是实验鼠、实验猴,而是整个实验动物行业。根据动物类型,常见实验动物可以分为啮齿类、非人灵长类、犬类、兔类及斑马鱼类。

在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的医学研究中,灵长类动物支持新冠病毒的复制,表现出一定程度上与人类相似的疾病特征。无论哪种模型,用于临床前研究的动物数量必须足够大才能反映动物个体之间的差异,一只或者几只物样本远远不够。因此,实验猴的身价也从几年前的不到1万一只涨到现在的超10万一只。

除了疫苗实验,在新药研发的过程中,动物实验也是必不可少的阶段。在新药研发的过程中,药物发现阶段和临床前阶段的研究都主要在实验动物身上完成,而实验动物也帮助新药风险前置、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

实验动物的客户有两类:一类是工业,比如药企,像药明康德、昭衍新药这样的CRO公司需要模式动物去做实验;第二类是科研类,给高校研究所提供,这类客户的实验动物需求量比重比工业更高,学校的生物、医学相关专业的学生基本上每个人都需要实验动物。

不仅仅是国内实验动物的稀缺,在全球医药研发投入近年来实验动物也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再加上CRO服务规模的不断扩张,实验动物行业产品面临良好的市场需求前景。根据GMI的预测,2022-2028年全球实验动物市场规模将以CAGR8.1%的增速上升至2028年的306亿美元(约人民币2000亿元)。

“卖猴子”“卖老鼠”的生意火了:2000亿


图片来源:前瞻经济学人

而国内市场虽然相较于国外市场的规模较小,但实验动物服务行业呈现集中度较低,但是国内的发展前景还是有很大的空间。

数据显示,单是实验动物中的小鼠模型,2019年市场规模(含服务)就达到28亿元,预计2024年将达到8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4.4%,2030年将达到236亿元。

实验猴的市场规模也很客观。据中国实验灵长类养殖开发协会介绍,全国两种主要实验猴存栏24万余只。按照昭衍新药18亿收购到2万只的1/10市场份额来计算,实验猴也已经是近200亿元的市场。

共2页: 上一页下一页

>相关《“卖猴子”“卖老鼠”的生意火了:2000亿》内容:


1、 巨子生物冲刺上市,“胶原蛋白”暴利生意有隐患

理财鱼小提示:巨子生物冲刺上市,“胶原蛋白”暴利生意有隐患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鲸商,作者 | 三轮 “医美面膜第一股”的竞争者又多了一位。 坐拥可复美、可丽金两大王牌护肤品牌的西安巨子生物,近日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而自2020年6月、2021年9月...【继续阅读】


2、 10后的千亿生意,谁动了谁的奶酪?

理财鱼小提示:10后的千亿生意,谁动了谁的奶酪? 文|观潮新消费 2021年,是中国奶酪崛起的一年。 前有蒙牛斥资30亿元拿下妙可蓝多控股权;后有妙飞、奶酪博士等先后获得知名投资机构大额投资。 今年初,伊利收购百吉福的传闻不胫而走。虽然伊利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继续阅读】


3、 百果园、洪九果品相继递表,水果生意有多“吃香”?

国内水果市场被称为“南百果、北鲜丰、西洪九”,存在三足鼎立的格局,它们分别是来自深圳的百果园,来自杭州的鲜丰水果以及来自重庆的洪九果品。 近期,百果园、洪九果品纷纷被媒体报道将赴港上市,水果市场份额里的冠亚军转而开始角逐资本市场中的头名归...【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