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理财博客空间

理财鱼

您现在的位置是:理财鱼 > 股票行情 >

股票行情

对话黄益平:系统性金融风险犹在,监管重在提升可竞争性 | 驭势2022

发布时间:2022-02-11 22:00股票行情 评论

理财鱼小提示:对话黄益平:系统性金融风险犹在,监管重在提升可竞争性 | 驭势2022

 对话黄益平:系统性金融风险犹在,监管重在提升可竞争性 | 驭势2022

经济观察报 记者 郑淯心 文钊“中国爆发系统性金融危机的风险很大”。2017年,黄益平曾作出这样的预判,时隔近五年,他的判断没有变。

这几年金融领域的改革没有停下脚步,定向“爆破”一些突出金融风险点的动作不少。那么,黄益平为何依然认为“有风险”?

黄益平是北京大学教授、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和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学术委员会主席,曾担任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是对货币政策最具影响力的专家之一。他是金融改革的观察者、研究者,也是建言者和参与者,他曾提出中国经济改革40年成功的根本经验既不是追求“理论最优解”,也不是“管得好”,而是结果导向的“务实”改革策略。

受疫情影响,中国2021年四个季度 GDP增速分别为 18.3%、7.9%、4.9%、4.0%,中国经济也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动、预期转弱“三重压力”。黄益平说,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从粗放式的要素投入型转为创新驱动型,创新型驱动增长需要更多的依靠民营企业,金融如何支持创新,这对现有的金融体系挑战较大。金融的支持模式改革和创新,也已迫在眉睫。

金融如何持续的支持创新?黄益平在新书《金融的价值》写道,中国的金融改革是务实金融改革,其实就是“摸着石头过河”,金融体系要在实践中进步,给实体经济更大地支持。2020年银行对中小企业发放大量贷款,这无疑是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但是由此造成的银行不良率,责任又该由谁来承担?黄益平更关心的是这点,他认为一定不能完全是银行背锅,财政也需要承担,但现实情况并非如此。

聚焦到今年如何做,黄益平认为,今年的重点还是要把宏观经济稳住,以金融来支持实体经济的稳定。

这并不是说结构性政策不重要,比如说教培整治、平台经济监管、碳排放、房地产等方面,这些结构性政策是为了实现经济高质量的增长,但还是要慢慢做,要在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之间做平衡,不能为了实现远期目标而在短期内造成非常大的经济下行压力。

长期的目标和短期的压力,为金融改革形成更大的挑战。黄益平认为,明确金融监管要做什么,以及革新金融监管的手段十分重要。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的循环不断重现,是监管框架还没有成熟的表现,例如对平台经济的整治,黄益平说,监管重在提升可竞争性上,而不是打压至死。

 对话黄益平:系统性金融风险犹在,监管重在提升可竞争性 | 驭势2022

《金融的价值:改革、创新、监管与我们的未来》

黄益平/著

中信出版集团

2021 年12 月出版

|对话┃

经济在转型,金融体系还没转变过来

经济观察报:您在2017年的时候曾经说中国爆发系统性金融危机的风险很大,彼时中国GDP增速6.5%,但这两年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改变,您当时的判断是否发生了改变?

黄益平:这个判断没有改变。

首先说明,中国如果爆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其表现形式应该也会不同于美国金融危机那样的崩盘。我国的金融危机更为可能的表现形式是效率损失、资金配置无效或者增长停顿。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不会发生另外一种金融危机,比如去年房地产开发商违约事件,全面爆发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与一些典型的市场化经济相比,我国政府在金融体系中的参与程度还比较高,目前也还具有较强的兜底能力。

中国金融体系具有规模大、管制多、监管弱、银行主导的特点。这样一个金融体系当然会有不少效率损失,但支持要素投入型的增长模式问题不大,资金配置的效率不高,但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有效性很高,因此较好地支持了经济增长。

管制多的问题也需从两个方面来看,管制会影响金融效率,但当市场机制没有特别健全的时候,完全放开市场可能产生更大问题,在市场机制和监管框架都不太成熟的时候,政府干预市场是有正面效果的。总体看,过去这套金融体系效果不错。

为什么说现在风险还是比较高?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经济增长减速,过去的发展模式很难持续,一些产业面临危机;二是过去维持金融稳定主要靠政府兜底和经济持续高增长,现在这两个支柱很难持续。经济增长减速下,发展模式从粗放式的要素投入型转为创新驱动型,对金融体系挑战较大,如果金融监管跟不上,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性在提高。

事实上从2015年到现在,能发生金融风险的地方都发生过了,一开始是股票市场下调,之后外汇市场、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债券市场、地方融资平台等都出现了波动,虽然没有形成系统性的问题,但现在仍不能放松警惕,风险并没有完全消除。因此,金融体系要尽快转型、金融监管框架要尽快改善,才能减少金融风险。

经济观察报:您多次警示中等收入陷阱,您觉得这两年中国是否已经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黄益平: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应该是没有什么悬念了,按照现在世界银行的标准,一个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如果超过12535美元,就认为已经进入高收入经济的行列,中国应该会在未来一到两年内达到那个门槛。但中等收入陷阱的实质问题是能否通过创新避免经济增长减速甚至停顿,一般的国际经验是那个关键节点在人均GDP15,000美元或者是领先国家即美国的人均GDP的30%左右。因此,我国的挑战依然存在,要保持可持续增长,经济就必须转型,从要素投入型增长向创新驱动型增长过渡,而创新驱动型增长更多的要依靠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发展好不好,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经济的未来。中国所面临的根本挑战是经济需要转型,但金融体系没有转变过来。

经济观察报:如何通过市场化手段进行金融改革?

黄益平:金融改革的市场化手段有很多,简单的看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完成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利率市场化的核心是要做到市场化的风险定价,有多高风险就定什么样的价格。第二,构建多样化服务民营企业的金融体系,包括资本市场、商业银行以及像数字金融这样的新型机构,不同机构各有侧重,改善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第三,规范而不是消灭非正规金融部门,尽管他们会带来一些金融风险,需要加强监管,但实际上他们也为实体金融提供了金融服务,为正规金融部门提供了补充。另外,金融市场化改革也需要一些配套的政策与制度,比如经常看到的金融机构在资金配置时存在歧视民营企业的现象,但这本身并不是金融机构的问题,而需要在更高层面真正实现所有制中性。另外还需要加强对产权的保护。

经济观察报:创新和监管之间的关系很微妙,好像一说监管,创新就没了,一说创新就没有监管,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的循环不断重现,如何平衡监管和创新的关系?

共4页: 上一页下一页

>相关《 对话黄益平:系统性金融风险犹在,监管重在提升可竞争性 | 驭势2022》内容:


1、 中美前财长对话聚焦绿色金融 有望开展更多合作

2月11日,中国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和保尔森基金会创始人兼主席、美国财政部原部长亨利·保尔森围绕中美竞争与合作展开对话。 在这场对话当中,两名前财长达成了这样一个共识:中美两国的疫后复苏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双方在绿色金融和气候变化领域有望开展...【继续阅读】


2、 容声冰箱×《光影》|对话杨童舒:不要将角色“脸谱化”

理财鱼小提示:容声冰箱×《光影》|对话杨童舒:不要将角色“脸谱化” 可温婉知性,可阴暗癫狂,荧屏上的杨童舒风格多变,带给观众诸多惊喜。跳出角色,她怎样看待演员这个职业呢?2月9日,由人民网人民视频出品、容声冰箱冠名的高端对话节目《光影》对话演员杨...【继续阅读】


3、 对话“怒怼腾讯管理层应届生”:不想身体精神都被把控,已入职新公司

2月10日,“怒怼腾讯管理层的应届生”张义飞入职了新公司。 就在前一天,网络上关于他的传闻闹得沸沸扬扬。有消息称,怒怼腾讯管理层的应届生离职了,并且 被人事部门标注了“永不录用”,不仅无法继续在腾讯工作,入职其他互联网大厂也大概率会被拒绝。...【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