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理财博客空间

理财鱼

您现在的位置是:理财鱼 > 银行理财 >

银行理财

【临朐微刊】刘希祥:走亲戚

发布时间:2022-02-02 22:58银行理财 评论

过年走亲戚是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习俗,它是亲戚之间正常的亲情互动,也是加深感情、相互慰问的一种主要方式。

大年初二拉开走亲戚的大幕,顺序是“先看丈人再看舅,姑家姨家排在后”,走罢新亲戚,最后走老亲戚。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物资贫乏,出门的礼物一般是二十四个饽饽,二斤猪肉,家境好一点儿的,少放几个饽饽,再放上两包桃酥或饼干。有的用箢子盛着,有的用包袱包着,用擀面杖背着,家数多的用一根棍子挑着。新女婿要挑两个大箢子,其中一个装三十六个饽饽和五斤肉;另一个装面条、饼干、桃酥、糖块、白酒等,上面再放两捆粉皮,两个大箢子都装得冒尖,再用花包袱蒙在上面,显得庄重大方。

留客人家的礼物是有讲究的,主人都是象征性地留下几个饽饽,猪肉、桃酥、饼干是不能留的,因为客人要用这块肉走所有亲戚,一旦动开,就不能用了,桃酥、饼干是稀罕礼物,如果留了,恐怕客人不乐意。留饽饽也要把握好度,一般留2个或4个,留多了不行,客人嘴里不说,心里是不满意的;不留也不行,客人会说你嫌饽饽不好,看不起人家。有时主客会你推我让,争执好一会儿。自己家背出去被主人留下的饽饽,转来转去,又被客人背回来,也是常有的事,不过,已经风干,裂得“呲牙咧嘴”了。

那时,在农村除了少之又少的自行车外,没有其它交通工具,走亲戚主要靠两条腿。再说那时有的村与村之间只有人行小道,有些地方的小道高低不平,推着小推车都不能走,也根本用不上交通工具。出远门时,天刚蒙蒙亮就开始走。那时候,年前年后下得雪特别大,到处冰天雪地,银装素裹,感觉天气也特别寒冷。早饭后,大路小道上走亲戚的男女老少三五成群,你来我往,熙熙攘攘,络绎不绝,像赶集似的,厚厚的积雪,被人们踩出了滑滑的雪道,走在这雪路上,脚底下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走着走着,还常看到有人滑倒,摔个仰面朝天,饽饽也从箢子里滚出来。更糟糕的是在陡坡上滑倒,饽饽滚得到处都是,有的像皮球一样,一直滚到沟底。好在那时人们的交际范围小,多数亲戚在10里路之内,且3-5里的居多,超过20里的极少。

各村的街头,都聚集着许多看热闹的人,他们对路过的客人指指点点,评头论足,当有新女婿走来时,他们便猜测是谁家的新女婿,并根据穿着和带的礼物推断他的职业和家庭状况等。如果看到来了自家客人,便一溜小跑迎上去,接过箢子,把客人迎进家门。

客人进了门,首先是一阵寒暄,然后女主人忙着操办饭菜,男主人陪客抽烟喝茶唠家常,女主人根据客人多少,确定做菜的数量,一般做4-6个菜,再烫上白酒,客人酒足饭饱后回家。

 【临朐微刊】刘希祥:走亲戚

当时由于物资匮乏,家庭经济都不宽裕,做的菜都是以蔬菜为主,搲菜时,先搲蔬菜,再在上面摆上几块猪肉,客人一走,立刻把肉选出来,以备下次来客人再用。尽管如此,还是有些亲戚多的人家,没有走罢亲戚,却把走亲戚用的肉招待客人用了,饽饽也招待客人吃得装不满箢子,只好趁来客人的机会,打发孩子背着客人原封不动的箢子走亲戚。临走时,嘱咐孩子快去快回,别耽误客人走。

客人因为平时在家捞不着喝酒,不知道自己的酒量,再加上当时的白酒度数高,散装酒都60度,因此,喝醉的人屡见不鲜。有的在主人家倒头大睡;有的执意要走,主人留也留不住,他们背着箢子,踉踉跄跄,跌跌撞撞,东倒西歪,有的掉了饽饽,有的掉了肉;也有的半路上醉倒在路边的雪窝里,一会儿打酣睡,一会儿嘴里叽里咕噜胡言乱语。

走完亲戚,礼物倒来转去,揉搓得“面目全非”,饽饽开了花(裂开了),桃酥、饼干成了碎片,肉也臭了。即使这样,也不舍得给我们小孩享用,还是把饽饽、桃酥、饼干保存起来,猪肉煮一煮,撒上一些盐,或干脆放在盐罐子里腌起来,以备再用。

八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的经济条件逐年好转,平日常常吃水饺、油饼等,饽饽已不是稀罕礼物,因此,走亲戚的礼物改为用饼干、桃酥、点心、水果罐头等,箢子、包袱也被提包所代替。乡村道路拓宽了,随处可见的自行车行驶在沙土路上,车把上挂着写有“济南”“北京”“上海”字样的提包,显得非常时髦。

中午在亲戚家吃午饭,主人做菜的数量多了,质量好了,做的菜中猪肉青菜各半,喝的酒也由散装变为原瓶,甚至有的人家喝上了礼盒包装酒。

不变的是返程路上的醉汉,他们骑着自行车晃晃悠悠,歪七扭八,犹如在地上画龙,有的骑到路旁麦地里酣然大睡,有的骑到路边水沟里,碰得头破血流,回到家里,老婆骂,孩子嫌。

进入21世纪,随着物质财富的不断丰富,各种礼品应有尽有,包装精美,任人挑选,烟酒糖茶、糕点、牛奶等成了走亲戚的主要礼物。自行车被淘汰了,摩托车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普遍使用,走亲戚方便多了。礼物封在摩托车货架上,有的后座上坐着穿着时尚的媳妇,前怀里坐着孩子,一加油门,飞驰在宽阔的乡村公路上,显得非常潇洒。

中午吃饭时,各种蔬菜样样俱全,伺候客人的常见菜肴除了炒青菜外,还有蒸鸡、炸刀鱼、猪爪子熬制的冻等,有的还有风干鸡、牛肉片、香肠、火腿等,客人一走,菜盘里剩下的尽是肉。喝的酒不再是单一的白酒,不但有果汁、红酒、啤酒,而且还有自家酿造的米酒。喝酒的人也有了更多的文明和随意,路上也不见醉汉了。

现在农村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蜂蜜、燕麦粉、牦牛壮骨粉等已成为走亲戚的礼品,私家车也进入了普通百姓家。有时为了赶时间,一天要跑四五家,每到一家,把大箱小包的礼物放下,寒暄几句,拔腿就走,临走时,留下礼物,主客不再你推我让,主人也不强留客人,主随客便。如果在主人家留下来吃饭,餐桌上的菜肴都是以海鲜和青菜为主,所谓的大鱼大肉已退居次要位置,人们更加注重身体健康,喝酒的人也越来越少。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社会财富极大丰富,广大群众丰衣足食,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走亲戚的变化仅仅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刘希祥,男,大学学历,中学高级教师,现在大关初中任教。

>相关《 【临朐微刊】刘希祥:走亲戚》内容:


1、 【临朐微刊】相军:粟山闻道

粟山,又名稷山、委粟山,位于临朐城北弥河西岸,海拔只有一百四十米,周无支脉,底大顶尖,宛若圆锥,北魏郦道元赞其“孤峰秀立,形若委粟(丢弃的一颗谷粒)”,民国《临朐续志》谓其“四周石齿嶙峋露,一簇松荫盖笠圆”。该山不高不险,弹丸之丘,只因...【继续阅读】


2、 【临朐印记】王汝凯:年糕,浓浓的年味

过年了,蒸好的年糕出笼了。金黄金黄,热汽腾腾;醉人的甜香溢满农家小院。 甜香中透着浓浓的年味。 蒸年糕是忙年的一件大事。在喜庆的大年夜,金黄的年糕是重要的供品。敬天敬地敬菩萨!祈祷来年风调雨顺大丰收,祈祷家人幸福安康皆如意! 蒸年糕很有学问...【继续阅读】


3、 【临朐微刊】巨同艾:故乡的年集

儿时的我,一放寒假就盼望着赶年集。每逢农历的二、七,是家乡的盘阳集,腊月的二十二日是盘阳最大的年集。人们在年前需要置办年货,因此一大早集市上就熙熙嚷嚷,擦肩接踵,川流不息。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和讨价还价声掺杂在一起,显得格外热闹。 解放初期,...【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