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理财博客空间

理财鱼

您现在的位置是:理财鱼 > 银行理财 >

银行理财

中美货币政策阶段性分化,如何影响资产价格?

发布时间:2022-03-18 23:21银行理财 评论

理财鱼小提示:中美货币政策阶段性分化,如何影响资产价格?

中美货币政策阶段性分化,如何影响资产价格?

 中美货币政策阶段性分化,如何影响资产价格?

作 者丨胡天姣,家俊辉

图 源丨图虫

世界第一、二大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再次走向分化。美联储加快收缩步伐以缓解国内居高不下的通胀压力,中国央行则坚持跨周期与逆周期调节有机结合以保稳增长。

当地时间3月16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兑现承诺,25个基点的加息靴子落地。

而在北京时间3月15日,中国央行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当天开展2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10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其中,MLF和逆回购利率均持平于上次。

当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正准备加速收紧美国的货币政策时,中国央行也正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即便2月金融数据走弱,市场预料中的3月MLF降息落空后,市场人士也数度表示,中国货币政策降准、降息可期。

中美货币政策分化

本次是美联储自2018年12月以来首次加息。

3月16日,在结束为期两日的政策会议后,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中表示,已决定将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0.25%-0.5%区间,不断加息的做法适宜。

鲍威尔同时称,FOMC有一个计划,准备年内稳步加息并削减资产负债。他表示,物价高涨与供应链不畅使得通胀继续高于目标。通胀回到正常水平所需要的时间长于最初的预期,且存在上行风险。

随着经济逐渐修复,中美两国货币政策有所背离。 自2020年中以来,中国货币政策回归稳健中性,注重“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平衡。中国央行行长易纲同年表示,新冠疫情应对期间的金融支持政策具有阶段性,应考虑适时退出。

“美联储本次25个基点的加息主要是因考虑到地缘政治及能源方面的影响,特别是对美国普通家庭的影响,相对较为鸽派。”景顺亚太区(日本除外)全球市场策略师赵耀庭在3月17日的会议中称,这种鸽派的政策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来说较有利,并不会促使太多的资金回流至美国市场。

美国劳工局最新数据显示,美国2022年2月CPI同比上涨7.9%,续创40年来新高;环比上涨0.8%,创2021年11月以来新高。而3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跌至59.7,低于上月的62.8,稍弱于市场预期。

而此刻,中国的货币政策却相对宽松,将继续围绕“稳增长”展开。

2022年2月的中国金融数据发布后,市场普遍预计,政策有继续发力的空间。而在2021年,中国央行实施两次全面降准,各下调50个基点:2021年7月15日,中国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50个基点;12月15日,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再被下调50个基点,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1.2万亿元。

中国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2月,M2同比增长9.2%,新增人民币贷款1.23万亿元。“整体看,2月金融数据偏弱,新增信贷和社融明显低于预期,结构也不够理想,反映出实体经济需求偏弱。”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经济增长5.5%左右的目标,是高基数上的中高速增长。

温彬认为,实现5.5%的增长目标,需要政策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货币政策要发挥好总量政策和结构性的双重功能,找准时机,降准、降息仍有必要、有空间,加大力度提振需求,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中国的货币与财政政策虽尚未作‘U’形转弯,但确实有松动的迹象,未来确实也将有助于促进流动性与商业活动。”赵耀庭说,中国的经济增长目标为5.5%左右,政策制定者的关注点为稳增长和促增长两方面,这实际上构建了一个政策式的托底,或将支撑股市表现。

Vanguard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王黔向记者表示,美联储和几乎所有主要经济体的央行都在加息,这必定将限制中国进一步宽松的空间。但中国应该能够根据国内经济条件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鉴于房地产的持续低迷以及消费和服务复苏的低迷,中国央行在上半年仍有进一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的空间。”

“中美货币政策的分化有目共睹。”赵耀庭说,但中国是相对宽松的政策,目前并未在(资产)价格或投资意愿中被反映。未来几个季度内刺激政策会托起经济增长,而这也是投资者关注的因素。

分化源于中美经济周期错位

“从历史数据来看,中美两国存在阶段性货币政策分化,分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中美经济周期的分化。”中信证券一份研报认为,中美两国货币政策均具有较高的独立性,与各自国家的经济周期高度相关。

中信证券称,在今年上半年稳增长的目标下,中国货币政策宽松方向明确,政策前置;而高通胀预计推动美国加快开启加息周期。今年下半年美国通胀或回落,紧缩步伐存在放缓的可能性;中国下半年通胀压力预计将提升,中国货币政策宽松幅度或有所减少。

中信证券认为,今年“稳增长”仍为首要任务,在中国货币政策以我为主的基调下,预计今年货币政策将继续更为主动、更早地发力,宽松方向明确,短期美联储紧缩的货币政策对中国货币政策约束较弱。

中金固定收益研究团队表示,中美货币政策反向的背后其实是中美周期的错位。

“以2020年为原点,中国经济周期的步调要明显快于美国。”中金称,中国领先于美国率先实现了生产生活的恢复,领先于美国早在2020年二季度便开始收紧流动性应对潜在的经济过热风险,包括对通胀的应对也要早于美国。

中金指出,美国通胀仍在向上攀升,整体处在滞胀的中前期,货币政策的收紧迫在眉睫。考虑到中国政策层面放松的举动有一部分会被美国流动性收紧的负面拖累所抵消,预计中国央行的放松力度可能会进一步的超预期。

“经济数据表明中国经济运行良好。M2货币供应量同比增幅从8%轻微短暂上升至11%,说明中国央行到目前为止只对货币政策进行了小幅修正。”赵耀庭说,此外,中美通胀率的差异将使中国央行能够在中期内保持温和立场。

中金固收在其研报中说,除中美两国背离的经济特征外,通胀水平也会导致2022年两国的货币政策产生较为明显的分化。

多重因素之下,中美通胀程度差异很大。中信证券认为,后续需关注美联储紧缩步伐以及美国经济发展态势,并且存在美国紧缩周期影响中国货币政策宽松窗口期的风险。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表示,2022年,中美货币政策进一步分化由此引发的潜在风险也将再度引起市场关注。

3月1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会议指出, 关于宏观经济运行,一定要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切实振作一季度经济,货币政策要主动应对,新增贷款要保持适度增长。

中国“稳增长”政策将部分抵消美加息影响

新兴市场正警惕地关注着美联储的紧缩政策,投资者关注风险中的机遇。

共2页: 上一页下一页

>相关《 中美货币政策阶段性分化,如何影响资产价格?》内容:


1、 连平:美联储加息对中国货币政策等影响有限

3月16日,美联储宣布加息25bp,将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范围调整至0.25%-0.5%,符合预期。点阵图显示,FOMC委员会预期的联邦基金利率的中值为1.9%,即年内加息7次。 总体来看,美联储加息对当前中国货币政策、人民币汇率和资本流动的影响较为有限。 首先,加...【继续阅读】


2、 中诚信国际:经济滞胀风险加剧,俄乌冲突加大全球货币政策收紧压力

一、美联储加息靴子落地,滞胀风险加剧 美东时间3月16日,美联储发布3月议息会议声明,如期上调联邦基金目标利率至0.25%-0.50%区间,且明确了5月会议将给出缩表细节,缩表节奏将快于上一轮紧缩。此次点阵图显示,2022年加息次数大幅增加至7次,且有7位委...【继续阅读】


3、 张奥平:中国货币政策需抓住美联储加息时间窗口

北京时间3月17日凌晨,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公布最新利率决议,将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0.25%-0.50%区间,为2018年12月以来首次加息,开启了疫情后的新一轮加息周期,加息幅度整体符合市场预期。 议息会议声明中提出,“近几个月来,就业增长强劲...【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