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理财博客空间

理财鱼

您现在的位置是:理财鱼 > 理财方法 >

理财方法

千亿“黑”产,谁在热捧槟榔?(2)

发布时间:2021-10-09 07:53理财方法 评论

2019年,湖南省槟榔食品行业协会也曾发布禁令,要求槟榔禁止在全国进行广告宣传。但在行业禁令之下,槟榔广告会经历短暂蛰伏,此后借助如扶贫、非遗、老字号等噱头卷土重来,如2020年9月,口味王借公司获得第十七届中国科学家论坛奖项而进行了宣传,此外还赞助了热门综艺节目《这就是灌篮第三季》。

千亿“黑”产,谁在热捧槟榔?


2021年年初,“口味王”“和成天下”“张新发”和“湘潭铺子”等企业发布的槟榔广告一度“爬”上了广州市公交车和候车亭,也引起部分市民的反感。3月,广州则全面叫停了槟榔广告。

不可否认,口味王等槟榔企业依旧活跃于线上线下各种渠道,甚至是想方设法包装、宣传,究其原因,就拿本次广电总局的禁令来说,禁的是槟榔宣传而不是槟榔产业。

为何要叫停槟榔宣传?

这些广告不仅没有告知消费者槟榔会损害健康的事实,也会形成嚼食槟榔的人群向未成年人蔓延的不利环境。

说到底,槟榔商家们如今还是在产业与政策间走钢丝,在监管的边缘疯狂试探,时时刻刻把握“犯规”尺度。

第二难,企业转型、渠道变革难。

早期,槟榔产品初加工技术落后,对环境污染严重。

一方面,海南槟榔深加工产业不成熟,经济价值没有得到充分挖掘。资料显示,自1998年以来,海南槟榔在成熟采摘后直接销往内地或仅经过简单初加工后出售给湖南、广西等企业,在湖南、广西等地进行深加工,达到产品的输出状态。

千亿“黑”产,谁在热捧槟榔?


另一方面,虽然海南地区经过槟榔初加工绿色改造后,显著改善了槟榔初加工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但土法烤槟榔不仅影响海南空气质量,也给当地居民生活和国际旅游岛的形象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在营销渠道受限的环境下,槟榔企业能否通过科学育种,培育出致癌物低的槟榔品种;同时,如何充分利用槟榔的有效成分,加快企业转型,如何加强产品标注、长期食用有害健康宣传标语的管理……槟榔产业绿色改造后的转型变革显然迫在眉睫。

在绿色发展、健康发展的行业导向中,海南、湖南槟榔企业都面临着企业转型、渠道变革的挑战。

03、被叫停的槟榔广告,黑金诱惑与冷面杀手的博弈

槟榔产业高歌猛进的同时,以“经济”和“健康”分别为出发点的两股力量也在博弈。

据新京报报道,湖南槟榔企业普遍实行代理营销模式,槟榔生意的利润可以达到百分之四十到五十,甚至更高。然而,由于槟榔“供不应求”、货源紧张,如口味王等部分头部槟榔品牌已宣称“暂不招商”。

在行业人眼中,槟榔是一个收益可观、见效快、投资小的致富项目,当然风险也高。

由于槟榔的保质期较短,一般只有60天,因此如何让槟榔周转快,做到没有过期货,成为槟榔能否盈利的关键点。

此外,槟榔经营对前期投入要求较高,作为快消品,槟榔同样以量求利。10元、15元、20元、30元,发展到50元甚至百元的槟榔产品层出不穷,经销商的资金池占用比例也越来越大,这无一不指向着高收益、高风险。

千亿“黑”产,谁在热捧槟榔?


恰如马克思所说:“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据媒体报道,2020年全国槟榔产业全产业链规模超过700亿元,某省的槟榔食品产业规模已超过400亿元。

在利益面前,槟榔商家们绞尽脑汁扩大消费群体,甚至盯上了青少年。

淡化风险、避而不谈的营销策略是第一步,随之则美其名曰提神醒脑、健康养生,给槟榔加上厚厚的美颜滤镜,而这所有的一切都慢慢走向了夸大宣传、虚假宣传。

2013年,《每日经济新闻》、《科技日报》等媒体平台报道了咀嚼槟榔容易导致口腔癌等问题,而在《槟榔王国中的割脸人》一文中,主人公刘桑果更是经历了常年嚼食槟榔而患癌割脸的痛苦。

此后,槟榔作为致人上瘾的“软性毒品”开始被媒体、公众重新审视,人们对槟榔安全性的关注越来越多。

千亿“黑”产,谁在热捧槟榔?


站在公众健康角度来看,医学界大量研究表明,嚼食槟榔造成口腔癌的几率较高。其大肆传播、野蛮收割年轻流量的行径是否该得到遏制?

我国广告法明令禁止香烟广告,但现有广告法暂未明确限制槟榔广告的宣传内容。在“法无明令禁止”之下,国家广电总局的通知可以说是有的放矢、正当其时。而叫停槟榔广告,在给商家敲警钟的同时,也唤醒更多人对于槟榔企业、槟榔产业良性发展的思考。

而对于湖南湘潭来说,一面是经济支柱,一面是健康杀手,槟榔产业背后交织着太多因素。

2019年,湘潭市政府工作报告曾明确指出,要做优做响槟榔的特色品牌,做大做强龙头企业。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则表明要推动槟榔产业转型升级。

在湘潭市槟榔产业几十年的发展中,不可否认推动了地区的经济发展,解决了巨大的就业和税收,槟榔的经济效益高而稳定。面对大力扶持与大力监管的抉择,“转型升级”似乎成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最佳选择。

客观来讲,关于槟榔“健康与经济”的两难话题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但如今的广告禁令作为一种“软着陆”政策,不仅是对商家的警示,也是对公众健康意识的唤醒。

参考资料:

1.刘大可.《槟榔、槟榔文化与闽台关系》.东南学术

2.江湛钰.《海南槟榔业发展的现状及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产业经济

3.席莉莉.《夹缝中百亿槟榔产业:禁令不断vs扩张不止 小代理月销超10万》.新京报

共2页: 上一页下一页

>相关《千亿“黑”产,谁在热捧槟榔?(2)》内容:


1、 科大讯飞“千亿营收梦”,是盲目自信还是胜券在握

理财鱼小提示:科大讯飞“千亿营收梦”,是盲目自信还是胜券在握 2021年2月,科大讯飞(002230.SZ)在企业年度计划大会上,提出未来五年要达到“十亿用户、实现千亿收入、带动万亿产业生态”的目标。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按照目标,科大讯飞在2025年需达到1000亿元...【继续阅读】


2、 太唏嘘!千亿房企“爆雷” 15亿资产竟要1元甩卖!交易所灵魂拷问

理财鱼小提示:太唏嘘!千亿房企“爆雷” 15亿资产竟要1元甩卖!交易所灵魂拷问 太稀嘘了!曾经年销售额过千亿的四川房企一哥,居然沦落到1元甩卖15亿资产的地步…… 12月23日晚间,蓝光发展(2.140, -0.21, -8.94%)公告称,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四川蓝光和骏实业有...【继续阅读】


3、 鸿蒙汽车概念龙头出啥事?两天户均亏30万!下周解禁市值超千亿,两股压力最大

理财鱼小提示:鸿蒙汽车概念龙头出啥事?两天户均亏30万!下周解禁市值超千亿,两股压力最大 下周将有84只股解禁,按照最新收盘价计算,合计解禁市值1216.67亿元。 央行:构性性货币政策工具要积极做好“加法”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1年第四季度(总第9...【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