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理财博客空间

理财鱼

您现在的位置是:理财鱼 > 理财方法 >

理财方法

学者林贤治,鲁迅的不同文本,分别为我们映照出了什么?(2)

发布时间:2021-12-24 09:20理财方法 评论


林贤治:鲁迅笔下的小人物,内心常常是寂寞的:阿Q、单四嫂子、祥林嫂……寂寞与痛苦不同,痛苦是一种非常敏锐、强烈、深切的情感反应,而寂寞则把不幸在感受中给钝化了。在鲁迅小说中,不幸的小人物从来不曾表现出痛苦的形态,这不是偶然的。在这里,关于寂寞的描写,除了同情,恐怕还含有一定的批判成分在内。我特别喜欢《在酒楼上》。我喜欢那种调子,寂寞又惆怅。

学者林贤治,鲁迅的不同文本,分别为我们映照出了什么?


鲁迅笔下的小人物,内心常常是寂寞的。

鲁迅不只有批判,还有爱与温情


《新周刊》:在鲁迅的小说中,有“铁屋子”和“荒原”两个常见的意象,前者是封闭的,后者是敞开的,但无论坠入哪一个,都让人无措。这反映了鲁迅对当时社会以及国民性有着怎样的洞察与态度?


林贤治:“铁屋子”就时代、就社会而言,指的是公共空间;而“荒原”,则是他比喻自身的处境,或借以状写感觉中的世界。

“铁屋子”,很容易使人想起波普尔的《开放社会及其敌人》;而《荒原》,则有美国的另一本书相对应——《孤独的人群》。国民的形象,在鲁迅眼中是闭塞的、愚昧的、孱弱的、麻木的、卑怯的、自大的,甚至是冷酷的,是历代统治者“酷的教育”的结果。

所以,他写阿Q,就说是“画国民的魂灵”。

学者林贤治,鲁迅的不同文本,分别为我们映照出了什么?


学者林贤治参与评注的《鲁迅选集》。(图 / 由被访者提供)

《新周刊》:在改造国民性这一宏大命题上,鲁迅发生过哪些认知上的变化?这些变化是怎样通过文字表现出来的?


林贤治:鲁迅对国民性的认知,前后确有较大的变化,究其原因,一者来自环境,二者来自新知。他早期相信进化论,后来发现它的“偏颇”,于是从国外社会科学著作中汲取阶级论的成分以为“救正”。在过去的斗争中,敌我阵线分明,殊不知到后来,我中有敌,竟至于不得不“横站着作战”。

学者林贤治,鲁迅的不同文本,分别为我们映照出了什么?


鲁迅对国民性的认知,前后确有较大的变化。


《新周刊》:鲁迅思想的基本倾向是怀疑一切。虽然鲁迅内心不免阴暗甚至刻毒,鲁迅批判一切故作姿态的事物和制度,但是鲁迅又是温情的,因为鲁迅时刻关心着底层民众的生活冷暖。在鲁迅的文字中,是如何将这两者体现出来的?


林贤治:鲁迅的温情是固有的、本体的、自然的,是对爱的皈依。他批判社会及“黑暗的动物”,是因为所有这些造成爱的损毁。他说过 “憎根于爱”,文字中,他很少直接表达爱,更多的是憎,是复仇,而爱自在其中。

学者林贤治,鲁迅的不同文本,分别为我们映照出了什么?


鲁迅的温情是固有的、本体的、自然的,是对爱的皈依。

《新周刊》:与同时代的作家相比,鲁迅具有彻底的批判精神。这种彻底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什么才可以称之为“彻底”?


林贤治:鲁迅从事的是“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攻击的目标过于广大,根深蒂固,源远流长,这就注定了斗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他提倡“韧战”,呼唤“精神界之战士”,不忘“培养新的战士”,都是因为他深知“战斗正未有穷期”。

他深入发掘和暴露专制文化制度的本质,对于暴君及其御用的意识形态代表,论战起来,总是设法扯下“义旗”,剥掉伪装,撕破“面子”,使之穷尽形相。比如前期对北洋政府及其叭儿的斗争,所写《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提出著名的“打落水狗”命题;又就女师大事件回击“现代评论派”陈西滢、徐志摩等写的《不是信》,拒绝对方关于“休战”的请求,声明“我还不能带住”,都可见鲁迅斗争的彻底性。他写的“不克厥敌,战则不止”,是这方面最简括的写照。

学者林贤治,鲁迅的不同文本,分别为我们映照出了什么?


1928年3月22日,鲁迅在上海景云里家中。(图 / 视觉中国)

历史的延长,让人更加认识作为知识分子的鲁迅


《新周刊》:鲁迅为什么喜欢翻译俄国与东欧一些小国的作品?这是一种知识分子的反抗吗?


林贤治:鲁迅喜欢翻译俄国及东欧小国的作品,一者可能少人问津;最重要的原因,还在于这些国家与中国社会的情境相仿佛:专制、黑暗,备受压迫和凌侮,翻译过来,希望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

学者林贤治,鲁迅的不同文本,分别为我们映照出了什么?


鲁迅还是一位翻译家。

《新周刊》:当年,鲁迅如何看待与剖析中国的知识分子?


林贤治:鲁迅的中国知识分子论,在《鲁迅全集》中分量不小。总的说来,说“坏话”多,说“好话”少。说话时,每每拿俄国知识分子做比较,慨叹于中国没有俄国式的知识分子。

学者林贤治,鲁迅的不同文本,分别为我们映照出了什么?


鲁迅的中国知识分子论,在《鲁迅全集》中分量不小。

《新周刊》:作为思想家而非文学家的鲁迅,如何用一生来履行自己作为知识分子的天然使命,及对知识分子价值体系的构建与申诉?鲁迅的思想具有哪些历史超越性?


林贤治:严格说,不是因为鲁迅超越了历史,而是因为历史自身的延长。鲁迅的存在,确实很好地体现了知识分子作为“观念人”的特质:一、自由、独立,不结盟主义;二、致力于社会改造;三、历史使命感、责任感;四、反抗的、批判的、不驯的;五、不顾利害,看重信仰、操守、政治道德,特别憎恶投机主义。

共3页: 上一页下一页

>相关《学者林贤治,鲁迅的不同文本,分别为我们映照出了什么?(2)》内容:


1、 语文教材里的鲁迅,“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如果问谁是中国人最熟悉的作家,鲁迅必然榜上有名。这与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材中频频出现的鲁迅课文有着紧密的联系。数个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里,鲁迅都是被选收篇目最多的作家之一。 正因如此,在国内众多作家中,鲁迅成为特别的存在,他在国人心中占据着重...【继续阅读】


2、 李实:坚定的“改革派”学者

李实 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浙江大学共享与发展研究院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收入分配、公共政策、贫困、劳动力市场等。先后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20余项,出版著作20余部。曾三次获得孙冶方经济学奖等众多大奖。 获奖理由 30多年来,他深耕发展经济学与劳...【继续阅读】


3、 鲁迅的这些作品,你可能从没看过

《论“他妈的...【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