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理财博客空间

理财鱼

您现在的位置是:理财鱼 > 理财方法 >

理财方法

电池荒里的二线厂商搏杀指南(2)

发布时间:2021-07-29 06:28理财方法 评论

电池荒里的二线厂商搏杀指南


图4:2021年(截止5月)动力电池市场份额

二线厂商看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拿订单、积累资本,进而技术更强,拿更多订单。在过去几年里,只有在宁德时代身上印证了这样的正向循环。从2017年至2020年,宁德时代国内市场份额从29%提升至50%,而被归类于“其他”的,份额从51%骤降至18%。

动力电池荒里,以争夺订单为起点的一场扩产军备赛就此展开。

5年4倍,国轩高科的产能目标可谓是激进,在合肥、柳州、南通等地耗资上百亿投产轰炸后,其预计产能将从2020年的28GWh升至2025年的100GWh;

亿纬锂能当前磷酸铁锂与三元软包产能总和,不过15GWh,却誓要在扩产计划上力压一头,据其今年以来的5条扩产公告显示,其规划动力+储能电池总产能接近190GWh;

就连2016年新成立的蜂巢能源,也规划到2025年全球产能超过200GWh。

以百亿为投资门槛,动力电池厂商拼命想抓住产能。“二线厂商必须趁此窗口期积累尽可能多的资本,才有可能做更多技术迭代,缩小与宁德时代的规模差距”,研究员黎明分析道。

但扩产并非硬拼规模,翻车者大有人在。

2017至2020年,在新一轮动力电池荒来临前,国轩高科始终在吞食激进扩张的苦果。

从2014至2017年,在动力电池销量暴涨的几年中,国轩高科蒙眼狂奔,产能从不到4GWh扩张至7.5GWh,与此同时,多条价值数十亿产线还在建设中。

行业供给的爆发往往只需几个月,而提前两三年产线投资的厂商,却无法急刹车。

2017至2019年,国轩高科销售收入从48.38亿元增长至49.59亿,存货账面余额却从9.01亿增至20.02亿元。与此同时,其2019年应收账款金额56亿,占同期总资产的22.27%。

电池荒里的二线厂商搏杀指南


图5:2016-2021Q1国轩高科营业收入和净利润

多重压力下,国轩高科现金流紧绷,不得不大举借债。截至2019年底,包括银行借款、可转换公司债、融资租赁等在内,国轩高科有息负债总额达83.51亿元,产生财务费用超过2.9亿元,同比增加170%。

2020年,国轩高科市场份额进一步丢失,装机量排名从2019年的第三下滑至第五。

扩产,是一场考验胆识与洞见的危险游戏。由于产线建设必须提前1.5至2年进行,且动辄上亿投入,前置的决策,成了兼顾同行产能、下游需求、客户回款周期等因素的大型博弈。

根据高工锂电数据,今年1~5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累计59.5GWh,装车量累计41.4GWh,这就意味着,即便在产能紧缺的行情中,仍有18.1GWh的产能尚未利用。

谁被争抢,谁被剩下,量的争夺步步皆风险,稍有不慎,便踏入深渊。

排除“量”的因素,“价”的因素也同样重要。

以动力电池的几种主要原材料为例,正极材料碳酸锂截止7月20日报价8.8万元/吨,较年初上涨60%以上;电解液核心材料六氟磷酸锂近乎坐地起价,从年初11万元/吨暴涨至40万元/吨;三元电池正极材料氢氧化锂,今年以来价格涨幅亦超过50%。

上游无形的手,正在一点点扼住动力电池厂商的咽喉,似乎只有宁德时代强势抗衡。

从2021年一季度盈利情况看,宁德时代以27.28%的毛利率领先同行。其不仅自制正极材料、电解液与隔膜,甚至收购了锂、镍等矿山资源,将上游话语权牢牢握在手中。

相比之下,第二梯队厂商毛利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国轩高科从去年年底的25.23%下滑至24.96%,亿纬锂能从29%下滑至26.94%,孚能科技更是从15.92%暴跌至3.89%。

对上游的资源掌控权决定着厂商的利润,资金实力稍强者,开启了加速布局。

今年以来,国轩高科成立多个子公司,布局正负极材料,并在宜春投资115亿,从事矿山资源开发、碳酸锂提取等。

亿纬锂能亦不甘示弱,自2月起密集发起6笔上游材料收购,涉及钴、锂、镍资源,碳酸锂/氢氧化锂以及正极材料等各个领域,总价将近200亿。

在产量大规模释放过程中,对上游资源的整合能力,势必进一步拉开厂商间的盈利差距。在产能争夺战之外,上游卡位战,显得同样激烈而致命。

谁能笑到最后?

在一场周期上行的军备竞赛中,大家都会拼命争抢市场份额,但在技术迭代面前,市场份额又总是如此不堪一击。

面板行业的夏普是一个生动的案例。全世界第一条面板六代线、第一条八代线、第一条十代线,均出自夏普之手,其记录无出其右。

突袭者来自三星。2008年前后,三星冒着巨亏风险,大举投入成本更低、产品更薄的侧光式技术,将LED电视成本降了一大半。此举一战成名,帮助三星横扫全球60%以上市场。

而彼时的夏普,由于成本过高导致产能过剩,再无力投资上亿元高世代线。从巅峰时占据全球面板半壁江山,到被宣布彻底出局,只有不到10年。

光伏行业单晶硅替代多晶硅又是另一个案例。2015年,隆基股份率先普及金刚线切割技术,迅速拉低单晶硅与多晶硅技术的成本差距,而由于单晶硅转换效率比多晶硅高出3%之多,单晶硅很快走上历史舞台。

此后登上排位赛前列的隆基与中环,均是单晶硅路径坚持者,而江西赛维、英利绿色能源等多晶硅巨头,悉数以破产收场。

回到动力电池行业,磷酸铁锂与三元电池两大阵营地位此消彼长,牵动所有站队者的命运。

2021年5月是重要的转折点,以5月为分界线,磷酸铁锂电池产量3年来首度超过续航能力更强的三元电池。

5月份,磷酸铁锂电池产量为 8.8GWh,占动力电池总产量 63.6%,与此同时,三元锂电池的产量为5.0GWh,占比为36.2%。

共3页: 上一页下一页

>相关《电池荒里的二线厂商搏杀指南(2)》内容:


1、 钠电池第一股,金属钠产能全球第1,Q3业绩涨3倍,股价却遭拦腰斩断

理财鱼小提示:钠电池第一股,金属钠产能全球第1,Q3业绩涨3倍,股价却遭拦腰斩断 这是一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金属钠生产基地,并同时经营钠离子电池和锂离子电池材料的新能源上市企业。 目前公司金属钠的产能为6.5万吨,占国内设计总产能的41.01%,在行业中具有技术...【继续阅读】


2、 宁德时代市值一日蒸发千亿背后:万亿电池帝国裂缝究竟有多大?

《科创板日报》(上海,记者 曾乐)讯,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小鹏汽车决定削减宁德时代(300750)的供货份额,引入新的主力电池供应商中航锂电。对此,小鹏汽车相关负责人回应财联社记者表示,“车辆生产的零部件供应链需要不断完善,才能更好地保供保产,更加...【继续阅读】


3、 氢能+锂电+光伏企业,主营氢燃料电池装置,股价在47天内回调了19%

理财鱼小提示:氢能+锂电+光伏企业,主营氢燃料电池装置,股价在47天内回调了19% 这是一家国内主要生产氢能装备、锂电池设备和光伏自动化设备的新能源企业。 在氢能领域公司为客户提供氢燃料电池整线解决方案,具体包括:PEM电解槽制氢设备、膜电极、双极板和电堆...【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