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理财博客空间

理财鱼

您现在的位置是:理财鱼 > 银行理财 >

银行理财

海天李宁启示录:“公关”危机与危机公关

发布时间:2022-10-24 23:23银行理财 评论

关联食安添加剂争议、神似日军军服的设计,像蝴蝶的翅膀,煽动了消费者敏感的情绪神经,将两家传统企业置于旋涡。蝴蝶自然不是龙卷风的始作俑者,但祸从"口"出,紧随其后危机公关失效,牵连品牌成为众矢之的。

众声喧哗,万物连接。在众多因素叠加形成一触即发的舆论危机中,任何一个细微的变化,都可能成为系列连锁反应的导火索,最终形成风暴式巨变。

"泰坦尼克号撞到冰山的时候,再调头已经来不及了。你一定要在看不到冰山的时候就提前做应对。"今年8月,龙湖刚熬过一场做空风波,创始人吴亚军回想起了十年前,有人对她说过这样一句话,危机预案、学会与大众沟通,或许对今天的海天李宁有用。

海天李宁启示录:“公关”危机与危机公关


祸从"口"出之后

当海天和李宁,意识到自己可能"说错了"的时候,似乎已经晚了。

前者因为消费者最为敏感的添加剂话题而卷入旋涡,后者因为帽子设计神似日军军服而走上风口浪尖,他们不得不为这场"后知后觉"付出代价。

风波的发酵,让海天和李宁的股价持续下跌。这场公关课,海天的学费超过360亿元,李宁也超过100亿元。

在不少公关人的分析中,海天和李宁的风波大体都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海天的分水岭在第一纸声明。在此之前并没有被"点名道姓"的海天,无异于"自爆"。这份于9月30日发表的《严正声明》,不仅将添加剂的风波拉向了自己,还让人们从字里行间体会到海天的强势,这样的"强势"让人感到不适。

第二封声明火上浇油,"正本清源,以正视听"不仅没有平息消费者的"双标"质疑,反而挑起了消费者和企业之间的情绪对立。

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指责和压力,海天的第三封声明终于变为"澄清公告",正面解释了外界的质疑,但已经于事无补。记者前后多次就产品标准及企业危机管理等问题联系了海天,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而李宁的分水岭则在其高管朋友圈截图的"泄露"。顶着"国潮"标签重新崛起的李宁,在设计上出现了偏差,面对舆论,正式声明尚未公布,一张截图显示为李宁电商总经理冯晔的"消费者教育知识还是太少了"的言论率先火上浇油。

时代变了,消费者不喜欢被教育。10月19日,沉默许久的李宁才发布声明,就相关产品的设计及造型给大家带来的困惑和疑虑道歉。

而面对记者关于后续对争议秀款的处理以及产品设计时是否有相关审核制度时,李宁方面向北京商报记者回应称:"在产品设计审核流程上,我们会持续优化"。

同时李宁在给记者的回应中表示,本次争议的秀款产品设计,大家讨论最多的飞行帽设计源于中国古代头盔、户外防护帽及棉帽,作为用于秀场搭配的打样产品,从未生产及销售。对于危机公关的预案和高管言论的管理,李宁方面则称:"真诚感谢大家为我们提出的宝贵建议和意见,将虚心听取各种声音和反馈。"

危机何以至此

这是两场非典型性危机。危机来自于意外的"蝴蝶",但应对不足造成了另一场危机。

有业内人士提到,严格来说,海天的风波不算是一个错误,只是说这样的应对手段在自媒体时代下没有进化到与媒体舆情环境相匹配的阶段。

而李宁风波中,除了高管言论节外生枝,还涉及李宁作为快消品文化敏感度的应对不足。

这波始于国潮营销之下的红利,也埋下了危机的伏笔。

2021年,李宁营收首破200亿元、净利突破40亿元。在此之前的2008-2012年,运动鞋服行业经历了一场十年来最大的库存危机,李宁也不例外。直到2018年,李宁子品牌"中国李宁"登陆纽约时装周,李宁终于找到了"国潮"的商机,再次翻红。

"国潮"营销的风险管理,不容忽视。尤其对于靠美誉度、情结、人设调性形成购买偏好市场的企业产品,危机总是如影随形。

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赵丽芳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危机发生时,跟公司有关的任何人对事件的发声,都可能会被当做官方回应或者官方的意图。

普通网民不会有意识地去辨别"官方"与"非官方"的声明。因此,现代企业的公关预案非常重要。公关预案就包括企业需要确定危机发生后的第一新闻发言人(团队),并对发言人团队和普通员工进行危机公关培训。

"在危机公关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叫做统一口径。"上述业内人士提到,高管朋友圈发表的和公司相关的内容,也应遵循口径一致的原则,错误的口径会引发舆情次生危机,还可能改变了危机的性质,提高舆情危机的级别,引发更多、更大的舆情反弹与对战。

他解释称,成熟公司口径管理通常会有归口部门,可能在公关部或者非正式组织的危机管理小组,具体依企业组织设计而定。危机管理小组通常属于舆情危机管理的最高级别组织,有一把手的直接参与或授权。在这一管理之下,任何一个人针对公司层面的事件发声时,都必须口径一致,在公司的最终口径出来之前,所有人都应该保持缄默。

同为公关,哪里不同

传统行业不如互联网企业敏感,在瞬息万变的舆论环境中逐渐"失语",对于公关团队作用的认识不足,组建、投入较为轻视,非一线城市企业对于公关人才的招聘难……在外界的猜测里,海天、李宁风波背后有诸多诱因。

在记者与多位公关行业从业者的交流中,不少人会自然将阿里的公关奉为职业天花板。不少互联网大厂的公关也通常出身于媒体行业,他们有着丰富的媒体从业经验,熟知大众传播心理,又具备较好的文字功底以及广泛的人脉资源。

类似的公关在传统行业中,能否普遍存在并吃得香却是未知数。就企业危机公关预案及应对、网络舆情信息的监测等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尝试向多家调味料企业、快消品企业以及服装企业发去了采访函。

一个明显的印象是,不少企业很难在公司的官网找到显著的媒体联系专区。截至发稿,除一家快消品企业的邮件显示无法送达外,在工作日超过8小时的周期内,其余企业均未回复。

相较而言,成熟的跨国公司情况则不同。一位媒体人向记者讲述,他们面对大型跨国企业的联络通常会从国际转到国内,由专门的公关公司或国内分部的人员接手。虽然对于问题的回答大多属于"我问我的,你说你的",但对方时间观念很强,很少石沉大海。

一位跨国企业公关部相关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称,他本人主要负责企业社会责任和政府关系领域,而其企业内部分工较细,有专门应对舆情的部门,也有相应的舆情监测公司。

在记者试图联系到该企业舆情应对的专人时,该人士回应,负面舆情内部都是保密的,不能对外沟通。另一家跨国企业的公关部人士则直接表明,"公司内部情况不允许对外"。

共2页: 上一页下一页

>相关《海天李宁启示录:“公关”危机与危机公关》内容:


1、 海天添加剂风波后,零添加酱油卖得火了吗

海天酱油“双标”事件已经过去半个多月,近日,第一财经记者从经销商、线上线下零售渠道、大型餐企采购和家庭消费端了解到,整体来说,无论是B端还是C端,对于零添加酱油的需求短期内并没有特别明显的提升,且零添加酱油的市占率目前还处于低位。 值得一提...【继续阅读】


2、 市值蒸发超百亿!李宁应从这场舆论风波中吸取什么教训

一场关于设计的舆论风波,让国内头部体育品牌公司李宁(02331.HK)丢失了超过百亿的市值。 在舆论发酵数日后,李宁于19日发布官方回应致歉。但资本市场并不买账,当日公司股价下跌超过6%,报收52.95港元。20日开盘后,李宁的股价再度继续下探,盘中最低下...【继续阅读】


3、 海天酱油陷“双标门”,调味品市场能否趟过添加剂的坑?|钛度热评

近日,有着“酱油茅”之称的海天味业,陷入了“添加剂双标”的争议,消费者对酱油生产过程和食品安全表示担忧。在海天发布了“符合标准,不存在‘双标’”等三则声明后,股价依旧走出了“三连跌”。 添加剂对于食品的必要性有多大,在日常选择食品的时候,...【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