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理财博客空间

理财鱼

您现在的位置是:理财鱼 > 理财方法 >

理财方法

豆瓣最大的难题,不是缺钱

发布时间:2021-12-18 09:18理财方法 评论

最近豆瓣过得不太平。

12月1日,根据通报,豆瓣网及其账号屡次出现法律、法规禁止发布或传输的信息,国家网信办责令其立即整改并予以150万元罚款。从今年1月至11月,豆瓣网已经被实施20次处置处罚,累计罚款900万元。

同时,据豆瓣官方账号豆嬷嬷消息,豆瓣从2021年12月2日-2021年12月17日,被暂停“小组”回复功能的使用。

到了12月9日,工信部通报,豆瓣等106款APP存在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的问题,且未按照要求完成整改,已被应用商店下架。

风波还未停止。12月13日,央视曝光水军控评潜规则,影视剧还未播出,豆瓣上就已经出现了“超前点评”。豆瓣官微对此回应,已经对水军短评进行排查,并移除违规短评。且豆瓣商务从未、以后也不会有任何与评分有关的合作。

一时间,豆瓣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一位接近豆瓣的行业人士对深燃说,豆瓣近两年都不太平,相比于拉新用户,更要忙于应对外界的变化。

豆瓣算得上是一家“非典型互联网公司”。自2005年成立至今,豆瓣已经运营超过16年,在国内大多数互联网产品已经向短视频、直播赛场靠拢时,它依然坚持聚焦青年文化的图文内容,并且在商业化上相对克制。

这让豆瓣卷入两种声音。一种缅怀曾经的豆瓣,感慨时光的飞逝,豆瓣错过了多次风口,社区文化也大不如前。一种褒奖豆瓣的体面,认为这里依旧是躁动的互联网时代,难得的精神栖息角落。

本文试图弄清楚的是,豆瓣到底过得怎么样?屡屡受罚,未来豆瓣该怎么办?

活得怎样?

抛开情怀,客观来说,豆瓣到底是怎样的产品?

现在的豆瓣,同时具备工具和社区属性。

2005年,豆瓣网正式上线,开通小组藏书,添加小组发言、评论等功能,随后还新增了电影板块。其创始人阿北(真名杨勃)发表文章提到,人们体验书和电影的时间,包括了之前(选择和期待)、之中(看)、之后(感想和交流)。他表示,“之中”是个人的事情,豆瓣已经在“之后”方面做了不少工作,接下来会瞄准“之前”努力。

这时的豆瓣网,更侧重于工具层面,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豆瓣APP于2014年上线,至今经历7次改版,逐渐强化了社区功能。

根据七麦数据上的版本记录,2014年的豆瓣APP1.0、2.0版本,还是在提供“之前”的功能,即帮助用户选择好书好电影等。强化社区功能的转折点,发生在2015年,当时上线的3.0版本,介绍表示要致力于让你“和有趣的人做有趣的事”。此后的4.0、5.0版本,工具和社区功能两手抓,2018年的6.0版本,强化书影音相关功能,被外界视为一次回归,但同时,豆瓣小组也首次被放到了中心板块位置,社区属性同样鲜明。

2021年1月上线的7.0版本,主打Slogan变为了“有趣多元的文化生活社区”。当时豆瓣产品团队接受媒体采访时解释,6.0版本是社区规划的探索性起点,7.0版本是围绕“社区”进行更具体深入的环境改造,和设施升级的中间阶段。

那么,现在是谁在用豆瓣?

根据易观千帆数据,豆瓣的用户里女性占比超6成,一线和新一线占比超5成。年龄层方面,24岁以下的人群占比33.28%,年龄在24岁到30岁的、31岁到35岁的人群占比分别为23.41%、23.88%。

而在2012年,根据艾瑞调查数据,豆瓣男性占比52.4%,略多于女性,一二线城市占比70%,24岁以下的人群占比39.64%,年龄在24岁到30岁的、31岁到35岁的人群占比分别为38.3%、16.9%。

也就是说,9年过去了,豆瓣用户的女性用户占比增多,年轻人占比略有所下降。

同时艾瑞调查数据还提到,2012年豆瓣超过80%的用户具有本科学历,而在2018年腾讯指数的报告里,豆瓣大专和高中学历的用户占比接近50%,有下沉的趋势。

在用户数方面,在PC互联网时代,豆瓣有过高增长期。根据公开信息,2013年第二、三季度的豆瓣月度覆盖独立用户数均达2亿,较2011年同期增长了一倍。

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根据易观千帆数据,2014年至2021年,豆瓣APP用户整体呈上涨趋势,月活从300万增长到1200万上下,而日活目前在300万左右。在用户粘性方面,人均单日启动次数由3次左右上涨到7次左右,人均单日使用时长,由10分钟左右上涨到30分钟左右。

尽管上涨缓慢,阿北想主打的长尾效应的确在奏效。但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大爆发,PC互联网时代就有大量用户的豆瓣,没有成长为过亿级的大APP,的确也是一大遗憾。

在七麦数据上,12月,豆瓣在应用商店免费榜的总榜上排行212名,社交类排行12名,日下载量在3000次上下。而同为社区型产品,积极拉新破圈的知乎总榜排行75位,社交类排行5名。资深产品经理判官对深燃表示,在中国互联网网民基数呈十倍、百倍放大时,豆瓣APP的日活还处于300万的水平,“某种意义上来说,豆瓣是失败的”。

但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环顾整个互联网市场,还没有豆瓣的替代品。

一方面,对优质书影音内容有需求的用户来说,豆瓣仍是最优产品。“知乎在书影音作品的问答和评价上,可以覆盖一部分豆瓣内容场景,但整体上,作为一个聚焦文艺青年的社区,豆瓣的确是唯一的选择。”判官说。另一方面,以组长建群,群员发帖跟进的豆瓣小组,激发用户自发生产内容,尽管争议不断,但也还是被部分用户视为同好交流的重要场所。

更为重要的是,影视从业者匆匆提到,“书影音的评分,目前也只能参考豆瓣。”在她看来,尽管豆瓣评分近年的确存在刷分现象,但对比猫眼、淘票票,以及视频平台本身的评价体系,还是更公平,也更有参考价值,能影响作品的口碑、收视率甚至市场预期。复旦经济学院研究员陈沁于2015年在上海电影节的报告提到,周末上映的电影,豆瓣平均评分每高一分,一家电影院就多赚35万的票房。

可以这么说,兼顾了“无法替代”和“难以增长”两种气质的豆瓣,难有活力,但也难以被取代。

靠什么赚钱?

豆瓣上一次公开的融资信息,还停留在2011年由挚信资本、红杉资本和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投资的5000万美元C轮投资。2018年,豆瓣阅读、豆瓣音乐先后分拆,前者完成6000万元A轮融资,后者与VFineMusic合并,完成A+轮千万美元融资。

那么,多年未融资的豆瓣,钱从哪来?

2021年年初,豆瓣产品团队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提到,豆瓣的主要商业化模式是广告营销、垂类分销、内容变现、电子商务以及知识付费。并表示,截止到目前,豆瓣仍然是以广告营销流量带来的收入为主。

豆瓣的商业化一直被外界评价为太过克制。事实上,多年未融资的豆瓣,在商业化上的尝试并不少。

共3页: 上一页下一页

>相关《 豆瓣最大的难题,不是缺钱》内容:


1、 70后、80后和90后,未来5年将面对两大难题,早了解早准备

理财鱼小提示:70后、80后和90后,未来5年将面对两大难题,早了解早准备 我国目前有劳动力人口高达7.5亿人,而这些人当中的主力军则是70、80、90后。不过,在未来5年,70后、80后、90后都将面临两大难题。对于70后来说,将会面临失业和身体健康;而对于80后来说...【继续阅读】


2、 对散户杀伤力大的洗盘手法

洗盘为股市用语。洗盘动作可以出现在庄家任何一个区域内,基本目的无非是为了清理市场多余的浮动筹码,抬高市场整体持仓成本。下面由理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理解对散户杀伤力大的洗盘手法,方便大家学习,希望可以帮到你。 理解对散户杀伤力大的洗盘手...【继续阅读】


3、 财经素养教育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川大的财经素养课这样上

四川大学商学院供图 12月24日,四川大学商学院院长徐玖平带领四川大学中国大学生财经素养教研团队,以川大江安校区水上报告厅为主课场,通过双线混合、网络直播的教学方式,面向线上线下、国内国外近4万名听众,讲授题为“财经素养教育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