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理财博客空间

理财鱼

您现在的位置是:理财鱼 > 股票行情 >

股票行情

瑞典车企被吉利救活

发布时间:2021-11-01 18:12股票行情 评论

瑞典车企被吉利救活,李书福望子成龙,从年亏38亿到年赚1959亿

2021-11-01 17:54:49

近年来,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爆发,不少造车新势力在参与这场烧钱大战的同时,陆续通过IPO获得资本市场的帮助。

值得一提的是,在造车新势力争相上市的同时,还有一家传统汽车公司也挂牌上市,这家公司正是瑞典汽车制造商沃尔沃。

10月29日,沃尔沃汽车官方宣布,公司在瑞典斯德哥尔摩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据笔者了解,沃尔沃此次IPO总共筹集了200亿瑞典克朗,折合人民币约150亿元,虽然略低于公司的预期,但其已经成为2021年规模最大的一次IPO。

瑞典车企被吉利救活

瑞典车企被吉利救活

提及沃尔沃,相信不少消费者都有些印象,甚至有部分消费者正在驾驶沃尔沃的汽车。

而在大多数消费者的印象中,沃尔沃原本就是一家成熟的汽车制造商,旗下汽车产品在中高端市场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的确,据公开资料显示,沃尔沃品牌最早创建于1927年,是瑞典著名的豪华汽车品牌。在1999年时,沃尔沃轿车业务被总公司出售给了美国汽车巨头福特。

所以时至今日,沃尔沃已经是一个近百年的汽车品牌,那么为什么这家瑞典车企在2021年才挂牌上市呢?

瑞典车企被吉利救活

据笔者了解,之所以沃尔沃发展至今才登陆股市,主要是因为该公司几经易主,近两年才被第二位接盘者“救活”。

公开资料表明,1999年福特收购沃尔沃之后并没有发挥出沃尔沃的价值,反而要求其削减成本,降低研发投入,连自己的发动机都没有。

正因如此,原本可以风靡全球豪华汽车界的沃尔沃被福特拖垮,2009年的亏损额度达到9.34亿美元。

在2010年,中国汽车巨头吉利控股在与福特汽车完成谈判后,用18亿美元收购了吉利控股100%股权。

不同于福特汽车,吉利控股并没有“恶意对待”沃尔沃,反而利用沃尔沃的品牌价值为其在中国市场找到了一片立足之地。

目前,吉利控股和沃尔沃牵手近12年的时间,吉利控股终于成功将沃尔沃送上瑞典斯德哥尔摩证券交易所。

瑞典车企被吉利救活

李书福“望子成龙”

笔者了解到,在吉利控股收购沃尔沃那年,该公司的全球汽车销量只有33.5万台,年亏损达到51.9亿瑞典克朗。

而经过吉利控股的努力,沃尔沃在2020年的营业收入达到2628亿瑞典克朗,净利润为85亿瑞典克朗。

从年亏38亿元,到年赚1959亿元,可见沃尔沃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岌岌可危的汽车品牌,吉利控股在这长达10多年的时间里的付出之大也可见一斑。

将沃尔沃买下后,吉利控股便给予了该品牌相当大的自由度,沃尔沃也下定决心展开了一场彻底的转型。

瑞典车企被吉利救活

据悉,彼时沃尔沃几乎更换了所有高层管理人员,对组织架构进行了彻底变革,与此同时还押注了可扩展的整车平台架构SPA,并先一步搞出了自主研发的发动机。

在吉利控股的支持下,沃尔沃逐步摆脱了对福特汽车发动机的依赖,走上了自主化道路。

当然,逆袭过程中的沃尔沃并非一帆风顺,因为全球车市的衰退,在2017年到2019年间,沃尔沃汽车销量停止攀升甚至开始萎缩。

与此同时,沃尔沃的颓势还连累了吉利控股,两大品牌同时陷入困境。好在新能源汽车风口的到来,为沃尔沃和吉利控股提供了机遇。

在吉利转型后,沃尔沃最终也选择上市并全力转向电动化。虽然逆袭期间遇到了各种瓶颈,好在目前来看结果值得庆祝,李书福的这一收购决策没有错。

声明: 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阅读(0)

收藏

收藏成功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搜狐“我来说两句” 用户公约

最新看法

已有14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购车信息

瑞典车企被吉利救活

优惠

4S V

400-890-5605

12.1万起

4S V

400-890-5605

12.1万起

4S V

400-890-5605

12.1万起

>相关《瑞典车企被吉利救活》内容:


1、 三步走推进,众车企入局,共享换电时代来临?

三步走推进,众车企入局,共享换电时代来临? 2021-12-25 21:45:00 “三步走”推进,众车企入局,共享换电时代来临? 2021-12-25 21:45 · 华夏时报()记者 于建平 北京报道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上升,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需求量也在同步增...【继续阅读】


2、 “三步走”推进,众车企入局,共享换电时代来临?

华夏时报()记者 于建平 北京报道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上升,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需求量也在同步增加。自2008年起,我国就已经开始在纯电动客车领域开展换电模式的推广,但受限于当时政策环境、技术水平、成本因素和市场规模,换电模式并没有得到...【继续阅读】


3、 “三步走”推进, 众车企入局,共享换电时代来临?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于建平 北京报道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上升,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需求量也在同步增加。自2008年起,我国就已经开始在纯电动客车领域开展换电模式的推广,但受限于当时政策环境、技术水平、成本因素和市场规模,换电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