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理财博客空间

理财鱼

您现在的位置是:理财鱼 > 银行理财 >

银行理财

养娃太心急的后果:你满满的失望,孩子满满的挫败感

发布时间:2021-12-22 23:44银行理财 评论

理财鱼小提示:养娃太心急的后果:你满满的失望,孩子满满的挫败感

  养娃太心急的后果:你满满的失望,孩子满满的挫败感

在孩子的成长路上,是需要考验父母静待花开的能力,而不是急于求成,拔苗助长。

作者:伏蓉(富书作者)

昨天上午,收到女儿老师发来的消息,大意是女儿的运动能力太差,就拿跳绳来说,教了一年,都还不会连续跳,希望家长重视起来。

晚饭时,我跟女儿讲了老师的消息内容,针对跳绳我和她商量每天要坚持练20分钟,她也同意。

晚饭后,我们一起到了小区里,我先给她示范了连续跳绳,然后让她跳,发现她没法做到,我又分解了动作,让她先练习连续甩绳,一连甩了多次,发现她也做不好。

顿时,我心中一股无名火起,就大声吼了她:“这么简单的你都不会。”

这句话吼完,我就后悔了,内在的那个小人在对我说:“教孩子别心急,心急只会办坏事。”

马上,我给女儿道了歉:“不好意思,妈妈刚才心急了,我们一步步来学习跳绳吧。”

  养娃太心急的后果:你满满的失望,孩子满满的挫败感

常听说,孩子是最爱父母的人。

真的是,女儿小小声对我说:“妈妈别生气。”

很快,我放松心情轻声给女儿说:“妈妈不生气了,妈妈陪你慢慢学,相信你会学会连续跳绳的。”

在养育孩子的路上,现在我明白心急会带来很多痛苦。

所以希望在未来的育儿路上,我能做到时时反思自己的言行,做一个不急不躁的妈妈。

春秋时期,老子在《道德经》里说过:“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意思是: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幼苗;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

可见,要想取得成功,心急是要不得的,必须注重积累。

这个道理不仅可以用到个人成长中,就连家庭教育中也需如此。

  养娃太心急的后果:你满满的失望,孩子满满的挫败感

父母养娃太心急的后果:你满满的失望,孩子满满的挫败感

前阵子,“神童”魏永康去世的消息上了热搜,他的一生受妈妈的影响非常大。

从出生2、3个月开始,妈妈就教他认字,读唐诗。

1岁半能写出七十个字,2岁能认1000多个生字,4岁学完初中课程,8岁进入县重点中学,13岁上大学,17岁考入中科院。

在这期间,他只有学习,在妈妈的控制下,他没有正常的社交,不用管自己的生活起居,甚至吃饭都有妈妈喂。

  养娃太心急的后果:你满满的失望,孩子满满的挫败感

最终,在20岁时,没有妈妈在身边,他不能自理,不能完成学业要求,而被中科院劝退。

妈妈的“神童”教育模式,导致魏永康最终还是要回归现实,从普通人一步步做起。

从魏永康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父母们望子成龙的那种急切心情,魏妈妈的教育方式也留给人们在教育子女时,可以进行一些反思。

教育孩子太心急的后果是:你满满的失望,孩子满满的挫败感。

最后,鸡飞蛋打,伤了孩子也伤了自己。

在孩子的成长路上,是需要考验父母静待花开的能力,而不是急于求成,拔苗助长。

曾看到一则视频,里面是卢勤教授讲到一个案例。

有两个大学教授,很焦急地找到她说:

“我们孩子4岁上的学,19岁当了博士,博士毕业后回到家,什么也不干,哪儿也不去,天天在家吃爆米花,吃膨化食品。”

卢勤教授回应:“该吃爆米花时,你没让人家吃,现在人家要找回来,该人家玩的时候,你没让人家玩,现在应该找回来。”

卢勤教授继续分享了卢梭的名言:大自然希望儿童在之前,要像儿童的样子。

  养娃太心急的后果:你满满的失望,孩子满满的挫败感

如果我们打破了这个秩序,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蜜,而且,很快就会腐烂。

是啊,养孩子的过程就跟种树一样,太心急,势必会对孩子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古人言:欲速则不达。

太心急只会导致最终的失败,做任何事情都要一步一步踏实地走稳了,才能走向成功。

家庭教育中,太心急的结果只能功亏一篑,落得一个拔苗助长的笑话。

  养娃太心急的后果:你满满的失望,孩子满满的挫败感

优秀的父母懂得等待,让孩子在自己的节奏里慢慢成长

有句入心的话: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孩子的成长是需要等待的。

孩子的进步,的确是需要一步一步来的,这个过程免不了要考验父母的耐心,要考验父母等待的能力。

  养娃太心急的后果:你满满的失望,孩子满满的挫败感

长篇小说《春宴》的作者庆山,在女儿上了第一阶段芭蕾课后,在回家的路上很疲累,甚至在车上累得睡着了。

她询问女儿的意见,女儿说想休息,于是她尊重女儿的意见,没有上第二阶段。

女儿有时回到家,自己看绘本、画画、做手工,就忘记做数学和拼音作业,她也不催促。

她说:有什么可着急的呢?孩子总是要按照她自己内在的节奏慢慢成长起来的。

不可否认,孩子最终是要按照自己内在的节奏成长,我们身为父母唯有放下焦虑的心,克服内心的急躁,学会等待孩子慢慢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不仅有出色的作家会等待自己的孩子慢慢成长,还有一位影响力非常大的教育家更是明白等待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梁启超的二女梁思庄有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在胆怯地向父母汇报成绩后,梁启超的回信不仅没有责备女儿成绩差,而是告诉女儿:

“好乖乖,不必着急,只需努力便好。”

正是父亲面对女儿的教育不心急,让女儿的内心减少了许多负重,让孩子能感受到父母的爱,而且那份爱会让孩子更加有底气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养娃太心急的后果:你满满的失望,孩子满满的挫败感

一位教育专家曾说过,教育就是30%的启发和70%的等待。

放到家庭教育上,等待,就是父母要尊重孩子固有的成长规律,做到不催不逼。

孩子的成长是有过程的,他什么时候能懂事、什么时候学业成功,都不是家长可以急出来、逼出来的,而是成长出来的。

父母能做的,就是为孩子的成长创造条件,然后耐心等待、静静地看着孩子成长。

  养娃太心急的后果:你满满的失望,孩子满满的挫败感

育儿中父母放松下来,比“找对办法”更重要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周国平在《愿你慢慢长大》一书中讲到:

很多人,当上父母之初,都会惊然发现,原来自己并不比当年的父母更懂教育孩子;

还会发现,自己仍然不知不觉地延续自身的经历教导孩子,当年那些被自己痛恨的做法,依然被施加在下一代身上。

比如,对孩子缺乏耐心而大吼大叫,期待他考第一名,送他去各种培训班,生怕落后于他人………

我们付出很多很多的辛苦,还是常常感到茫然,像被裹挟在洪流之中,停不下来。

后面,周国平提出希望:愿你“慢”下来,静下来。

欣赏(感受)成长本身所具有的另外一些意义。

  养娃太心急的后果:你满满的失望,孩子满满的挫败感

我们觉得养孩子累,其实就是因为心太急了。

要相信,你放松下来,比找到“对的方法”更重要。

因此,父母能做到放松自己,比起那些方法论更重要,你放松了孩子才能放松,你要是每天在急躁中度过,那么孩子也就在急躁中度过。

孩子就是父母的复制品。

所以,父母要学着改变自己的教养方式和行为习惯,并学着接受孩子成为跟自己想象中不一样的人。

樊登的爸爸原本希望他学理工科,做一名工程师。

然而,他大学毕业去了中央电视台,爸爸说中央电视台不稳定,后来,他考了博士,当了老师,爸爸说:“中央电视台那么好的工作,你说不要就不要了吗?”

直到他给爸爸听了一期樊登读书的《论语》,爸爸承认他超乎了自己的想象。

他继续遵循自己的内心,在北京创业,有了自己的公司,爸爸说:“回西安吧,西安好。”

后来他办了读书会,爸爸听了他讲的书,说还挺有意思的。

樊登恳切地说:其实孩子有可能会给你带来很多惊喜,只是他不按照你的方式去做,认识到这一点,父母就容易放松很多了。

只有父母放松了,孩子才能放松,这是真理。

因此,父母能做到放松下来,撇开自己的主观想法,认真倾听孩子心中所想,并能冷静应对孩子的所为,是这个时代很稀缺的能力。

  养娃太心急的后果:你满满的失望,孩子满满的挫败感

千年才开一花的铁树,其间的寂寞、痛苦、忍耐只有它自己知道,也正因如此它才被世人称颂。

但它也告诉父母们一个道理:父母不心急,静待孩子成长,终有一天孩子会成长为更好的自己,那时,父母与子女会皆大欢喜。

“心急”是所有人的天性,可循环往复花了许多时间精力却难有进展,最后让人们收获更多的是痛苦。

与其这样,父母们不如重新审视自己,让自己慢下来,放松下来,陪伴孩子成长。

  养娃太心急的后果:你满满的失望,孩子满满的挫败感

>相关《 养娃太心急的后果:你满满的失望,孩子满满的挫败感》内容:


1、 比亚迪戴姆勒“养娃”,奔驰帮带娃...9年砸70亿,为何奶不大这品牌?

含着“金汤匙”出生的腾势,就像比亚迪和戴姆勒养育出的不争气孩子,而两位“父母”也正在考虑由谁继续“扶养”11岁的腾势。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比亚迪已与戴姆勒签署关于调整其合资公司深圳腾势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腾势”)架构的股权转让协...【继续阅读】


2、 养娃太心急的后果:你满满的失望,孩子满满的挫败感

理财鱼小提示:养娃太心急的后果:你满满的失望,孩子满满的挫败感 在孩子的成长路上,是需要考验父母静待花开的能力,而不是急于求成,拔苗助长。 作者:伏蓉(富书作者) 昨天上午,收到女儿老师发来的消息,大意是女儿的运动能力太差,就拿跳绳来说,教了一年...【继续阅读】


3、 剧本杀作者赚大钱,一个本10万?组团偷本太心塞…

“一个本赚10万”“稿费六位数”“年收入达百万”……剧本杀市场的大火,不仅令国内掀起开店潮,还吸引不少其他领域的从业者,以全职或兼职的身份跨界踏足,成为剧本杀作者。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想要加入创作的大军,创意被私自窃...【继续阅读】